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危机与转机
2021-11-25华正伟
华正伟
(沈阳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
体育产业是21世纪最具前景的新兴产业。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体育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踩了“急刹车”,体育产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体育产业作为以休闲体验为主的新兴产业,它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因其自身的行业特性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使它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免疫力”排行中处于不利地位。[1]那么,此次疫情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有多大?疫情之后,体育产业如何能转“危”为“机”?本文从疫情对体育产业的总体影响、细分市场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变革与机遇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破解体育产业在公共突发事件所面临的困境提供参考。
1 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产业带来的冲击与危机
1.1 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型产业。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2010年的6562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6579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8%以上;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为10078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GDP的比重已达到1.1%。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体育产业遭受到巨大冲击。其一,体育竞赛表演全面停牌了。众多国际国内赛事都被延期或易地举办,特别是民众参与度高的马拉松赛事约有50多场受到了影响。其二,体育场所挂牌歇业。疫情对健身休闲、体育培训,以及体育场馆服务业造成了很大冲击。其三,体育用品制造业受疫情的波及延期开工,对一些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
此外,疫情对体育产业还将产生间接的不利影响。相比直接冲击,这一影响持续的时间可能更长。一方面,疫情结束后,各行各业为弥补疫情防控期间造成的直接损失,会使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个人时间相对减少,特别是闲暇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体育产业前期的损失不可能完全弥补。另一方面,疫情会造成我国GDP增速减缓,从而给体育产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潜在损失。有专家预计我国2020年潜在经济增速水平在6%左右,预计未来大概率进入“5”时代。[3]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总体上仍然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4]此次疫情将会进一步加大经济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疫情而导致民众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及用于必要生活品支出的增加,体育消费需求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体育消费需求只能在保证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后,才有条件实现。因此,体育产业的潜在损失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综上,由于疫情的影响,短期内体育产业增速将进入调整期,产业规模在疫情得到控制前将放缓或处于停滞状态,民众的体育消费需求无法释放,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体育消费总规模目标的实现。考虑到直接净损失与潜在损失有部分重合之处,以及新兴数字产业加速增长,部分传统体育产业也积极开拓线上业务,因此引发的替代效应会部分弥补体育产业的损失。
1.2 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产业细分市场的冲击
按国家制定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体育产业主要分为三大类别:第一类为体育主体产业,即体育产业核心层;第二类是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即体育产业外围层;第三类指体育部门开展的旨在补助体育事业发展的其他各类产业活动,即相关体育产业层。[5]从目前看来,按疫情对现阶段体育产业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危重型”、“严重型”、“轻微型”三类:一是“危重型”,即伤害程度大,难以补救的行业,如以冰雪产业体验为主的各类冰雪度假胜地和大中型滑雪场。二是“严重型”,有伤害但可以补救的行业,如体育中介、体育教育与培训业等。三是“轻微型”,有影响但能自愈的行业,主要是体育装备和用品的制造行业等。[6]现阶段疫情对体育产业细分市场的冲击具体表现在:
1.2.1 体育休闲旅游跌至谷底,冰雪产业遭遇重创
春节假期外出旅游一直以来是我国众多家庭的首选度假方式。据统计,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然而,2020年春节假期受疫情影响,群众居家隔离,降低了外出频次,各大旅行社出台退票、退团、退酒店等退订措施,导致境内参与冰雪、海岛、竞赛观赏、沙漠、户外等体育旅游项目人员急剧减少,体育旅游业因而进入了历史上最冷的行业“寒冬”。即使在疫情过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体育休闲旅游业的自身特点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其增长速度也会适当放缓。
在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于2020年1月14日发布的“2020年春节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公告中,其中7条是冰雪体育旅游线路。冰雪从业企业早已在雪道、滑雪设备、造雪机、服务培训、酒店、物料等方面做好充足准备。但国内冰雪体验活动在春节假期因疫情而全部停止,已经建成770多座滑雪场,客流量呈断崖式下滑。更严重的是,疫情过后,冰雪季节随之结束,当季的冰雪消费收入微乎其微,成为难以补救的“危重型”产业。
1.2.2 体育赛事相继取消,观赏型体育消费受阻
疫情发生以后,各大体育组织先后宣布取消、推迟或易地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如国际篮联、ATTU亚乒联、世界台球联合会等国际体育组织相继做出推迟或易地办赛的决定。中国篮协宣布CBA 推迟,中国足协宣布推迟全国各级各类足球赛事。各省市在疫情防控期间也要求取消或延缓非必需的室内外体育赛事活动,暂停省域范围内各类室内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而且随着赛事活动的取消,中小型赛事企业可能面临无赛可办的局面,直接影响其营业收入。
近几年,被认为具有参与性和亲民性的马拉松赛事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正处在不断爆发的上升期。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所披露信息,2018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总消费额达178亿,全年马拉松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288亿,年度产业总产出达746亿,对比2017年增长了7%。[7]根据目前疫情形势,今年上半年将有50多场全国马拉松赛事面临延期或取消,约占全年该项赛事的1/3,因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肯定会出现大幅下跌。
1.2.3 体育用品销售缓慢,相关产品生产受限
与制造大国的地位相适应,我国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在体育产业增加值中占比最高。受此次疫情的影响,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企业复工复产延迟、上下游产业链流通受限,导致供销两端都受到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冰雪运动器材销售因错失冬季的黄金时段而经营惨淡,损失更为明显。但疫情对体育用品消费需求的抑制是暂时的、相对有限的。第一,体育用品的生产制造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集聚特征,且主要聚集在福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仅上述六省市的体育用品制造的产值就占到全国七成以上。[8]这些地区在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率先实现了有序地复工复产,尽力降低经济损失。第二,相关企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把一些线下销售与服务通过线上来完成,使短期内的销售困境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第三,根据以往的经验,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在疫情结束后将会迎来报复性与爆发性反弹。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民众因居家时间的增加而对一些家用健身器材产生更多的需求,线上销售出现上升趋势。
2 疫情过后体育产业迎来的变革和机遇
2.1 疫情过后体育产业面临的变革
2.1.1 改变民众生活方式,健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此次重大疫情将促使广大民众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魄的重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理念,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方面,疫情改变了民众的生活习惯,民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更加高涨,体育消费得以空前释放。另一方面,疫情改变了民众的出行习惯,由过去的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工具,转变为尽可能多使用单车或步行,从而对社会体育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1.2 改变体育产业模式,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此次疫情加快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进程,培育民众新的体育消费习惯,形成了线上培训、直播健身、竞技游戏等新兴产业模式,“互联网+体育”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体育产业迎来了新一轮自我蜕变。例如,互联网技术将体育竞赛表演的运动数据及时呈现给体育迷,使体育迷的体验更加真切,为体育竞赛表演的赛事信息传播带来了新的商机。可以预见,随着智能化产业的兴起和5G技术的进步,借助于“互联网+”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必将实现体育产业的资源优化和结构改造,加快体育产业的全面升级。
2.1.3 改变体育产业运行机制,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全面构建
2.2 疫情过后,体育服务业面临的新机遇
2.2.1 体育赛事或将出现集中举办的现象,并促进体育营销快速升温
受疫情影响,国内外许多重大比赛推迟举办,未来3年内体育赛事将迎来举办高峰。如2021年将出现国际羽坛四大赛和乒乓球三大赛同年举行的情况,这是体育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局面,田径及马拉松等赛事也会密集举行。国内随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有序恢复体育赛事活动的指导意见》的发布,运动场馆的陆续开放,在CBA、中超先后复赛后,各地体育赛事开始“扎堆儿”上演,如浙江省举办了马拉松、自行车等十余项系列赛事,上海举办的“宝体杯”四项赛事同日上演,据统计,观看比赛直播的总人数超过30万人次。[9]更重要的是中国防疫成就使得办赛环境受到国际认可,一些赛事将选择在中国重启。因此,围绕国际、国内赛事的赞助与营销活动将会明显增加。
2.2.2 体育旅游与户外休闲运动呈现爆发式增长
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体育旅游与户外休闲运动本就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和生活方式的构成内容,是多数家庭都极为重视的健康教材。作为假日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体育旅游及户外体育运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红动中国”、“寻找美丽中华”等定向系列赛事逐渐成为群众性活动品牌,攀岩、滑板、山地赛车等多项体育赛事已成为户外运动的新时尚。体育旅游与户外休闲运动爆发式增长带来的户外运动装备的产值也随之快速增长。以赛事观赛游为代表的健身休闲产业将再次步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极有可能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2.2.3 线上营销稳中有升,线下服务业迎来高峰
疫情后,以健身房、体育培训场馆、体育场地等为代表的线下场景将得到逐步恢复,经过一定时间后会迎来高峰。线上营销成为今年上半年的主战场,拥有线上教育、赛事版权的企业或将迎来爆发。PP体育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在免费直播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同比去年PP体育平台春节期间的场均观赛人数上涨了151.4%,其中OTT大屏端“聚体育”增长超过300%。[10]安踏品牌的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40%,累计成交14.3亿元,其他运动品牌以及电竞行业也在疫情期间迅速向数字化转型。
2.2.4 体育运动装备制造全面激活,产品销售急剧增长
体育运动装备企业的机会主要在生产制造和产品销售两个层面。后疫情时代,居家运动及全民健身项目持续加热,基础性的体育运动装备销售必然会随之攀升。苏宁易购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家用健身器材销量同比增长269%,哑铃、呼啦圈、瑜伽垫销量同比增长更是高达500%、391%、332%。家用健身器材行业的总利润达到6.1亿元,同比增长50%。[11]
同时,布迪厄认为“场域”的压迫性力量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根本性原因,学校作为独立的“场域”是一个社会空间,高校管理者、基层管理人员、教师、其他人员等都处于“场域”空间的不同位置上,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关系网中的全体成员存在着各种冲突和压力,在保持正常压力系数的前提下可以促进 “场域”的健康发展,保持个体积极的进取心和健康的工作状态。如压迫力过大,超过了“场域”内个体的承受能力,则会引起个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形成压迫性环境,导致工作热情降低,形成职业倦怠。
2.2.5 体育人口迅速增长,体育消费进一步扩展
此次疫情唤醒了人们对健康的渴望,使健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全民健身将作为健康中国的“新标签”,必将使大量的青壮年加入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队伍中, 20~40岁年龄段体育人口比重还会进一步提升。他们更具消费能力,有望进一步刺激体育消费市场,推动体育产业的爆发增长。据《2020年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超过86%的受访者预期将在疫情结束后加大健身行为参与度,超过80%的受访者计划增加健身活动相关消费,预计将达到人均5435元。[12]因而,未来的体育产业空间会越来越大。
3 体育产业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冲击的措施
3.1 保持定力: 坚定体育产业积极向好的发展信念
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基础稳定,发展迅速,已成为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即便受疫情影响,短期发展受挫,但总体来看,我国体育产业仍处于高速增长期,发展潜力突出,未来不会改变其昂首向前的良好态势。一是源于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1%,对标发达国家2%-3%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二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要让各个年龄段的民众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其参与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会远超现阶段的33.9%,体育消费将翻一番,特别是家庭体育消费的需求急剧增长。未来三年,健康产业总需求将达8万亿元。[13]这就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我们的信心所在。
3.2 紧扣目标:准确把握新时代体育产业的发展战略
多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确定了新时代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2014年,国家首次将全民健身列为国家战略,随后,在国家制定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中进一步明确体育产业的战略地位和发展目标。近期目标是到2020 年,体育产业的总规模要达3 万亿元;到2025年体育产业生产总值达到5万亿,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2%。长远目标是实现体育产业的规模扩展和高质量发展,逐步推动体育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因此,经过“战疫”洗礼后,我们更要准确地把握国家提出的建设新时代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确保体育产业发展总目标的全面实现。
3.3 深化改革:形成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效应
体育产业大多是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国家及各地政府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企业出台的一系列帮扶支持政策,如税收优惠、水电费减免、降低招聘和用工成本等,企业要及时了解和充分利用好政策,可实现短期内的“止血求生”。疫情过后,进一步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加大“放管服”力度,要着眼于体育产业的结构性矛盾,补短板、强弱项,探索多样化的经营方式。要从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短期救助与中长期产业促进的各项配套政策,刺激体育消费需求,释放体育消费潜能。要利用市场机制,主动配置各种资源要素,切实发挥好社会资本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体育产业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体育服务及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支持和帮扶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
3.4 调整结构:加快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疫情影响下,虚拟经济得到加速发展,智能化、数字化对于未来体育产业的线上发展已成为不可逆的过程。传统体育产业的核心内容在线下,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又是无法替代的,因此,通过借助部分线上形式更好地满足客户的现实需求,成为当前化解供需矛盾的最佳途径。一方面,培育以“体育+”为发展方向的新业态,积极推进体育与旅游、文化、商业、游戏等融合发展,拓展体育产业的宽度,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增强产业活力;另一方面,拓展以“+体育”为产业载体的新功能,促进体育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强化体育服务产品创新,加快体育产业升级。
3.5 创新驱动:拓展体育产业的智慧功能
坚持创新驱动对于实现体育产业的战略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这场疫情,暴露出了我国体育产业抵御市场风险方面尚有诸多弱点,让众多市场主体更加意识到了创新驱动对保持产品竞争优势的作用。因此,疫情之后,加快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将成为众多企业渡过“寒冬”的必然选择。一是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整合体育院校、科研机构、体育企业及社会的科技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运行机制。二是创新融资机制,创设体育产业发展基金,为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项目的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以加快形成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进一步提升体育品牌竞争力。三是创建体育项目孵化基地,为新产品培育、项目示范、成果推广搭建发展平台,以打造具有先进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优势。四是发展智慧体育,利用5G、大数据、智能互联、区块链等新技术,打造“互联网+体育”,让体育“智”造换道超车。
3.6 打造平台:构建健康休闲服务综合体
体育特色小镇是在大健康、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业态,是我国体育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结合下的健康休闲服务综合体,集合了旅游观光、运动休闲、文化体验等多重功能,能够满足人们对健身健康的强烈需求。因此,在疫情结束后,体育特色小镇将成为人们体育消费的首选之地。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以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为基础,积极探索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强化示范引领,打造体育产业发展的平台。要以体育产业基地(项目)为载体,以运动休闲、健康生活、品牌文化等要素为发展核心,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增长极,推动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3.7 补齐短板,提升风险防控和化解能力
此次疫情对体育产业的冲击,暴露了体育产业发展中还存在风险防控机制的短板,因此,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补齐短板,建立健全体育产业的风险防控机制,提升风险防控和化解能力。一是持续跟踪后疫情时代体育行业的发展动态,为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经验。二是建立各类体育行业的风险评估体系,全面识别和评估风险等级和影响程度,为受公共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的体育行业提供有效化解风险的发展模式。
4 结束语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人们体育消费能力的提高,我国体育产业迎来了历史发展的黄金期。此次疫情虽然对体育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这种阶段性的短期影响,不会改变我国体育产业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其朝阳产业的发展定位,不会改变其未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疫情过后,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空间充足,各类针对性政策的出台将为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面临着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我们相信,只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市场上主动寻求转型,就能在激烈竞争的体育产业中发现“蓝海”,实现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