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案例分析
2021-11-25云星
云星
(陕西省信息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6)
在推进普惠金融,助企融资的背景下,面对如何在促进中小企业便利化融资的同时,让银行敢贷、愿贷、放心贷这一问题,社会信用体系给出了解答。相关部门以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用风险监测为核心,以信用联合奖惩为重要手段,建设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信易贷”平台),推动实现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互惠共赢。
一、基本情况
(一)建设背景
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缺少抵押担保、信息不透明等原因,融资能力较弱。据统计,民营企业贡献了我国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城镇就业,但使用贷款仅在25%左右。融资难已成为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拦路虎”[1]。
2019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通知》,提出要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发“信易贷”,提高信用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的贷款可得性。
(二)进展和成效
为贯彻落实一系列部署和要求,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中小企业发展,陕西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信息共享、信用支撑、合作多赢”的模式,建设“信易贷”平台,打造畅通高效、规范安全的融资对接与信用服务平台。
陕西“信易贷”平台依托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而成。平台于2019年11月14日上线运行,截至2020年8月11日,平台已有注册企业568家,中小企业占比89%。219家金融机构入驻平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23家银行共发布82项金融产品,其中信用融资产品44项,单个信用融资产品最高可融资3000万元。571家企业提交融资需求,其中共计2亿多元的190笔融资需求已得到解决。
二、特色做法
信贷市场上,银行在叹息缺乏优质客户的同时,又因风险考虑,对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心存顾虑。要改善这一现象,不能仅靠政策驱使和情怀促动,还需要凸显信用力量,发挥信用在促进企业便利化融资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服务支撑作用,这既能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贷款可得性,又能助力金融机构优选客户、精准施贷。在实践过程中,平台通过特色做法改善现状。
(一)扩大征集范围,全方位归集涉企信息
信用信息归集整合是平台的基础性工作。要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既要强调信息数量,又要保障信息质量,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金融机构“少跑腿”。平台依托公共信用大数据,通过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企业自主申报等渠道,全方位归集、整合涉企信息。目前,平台与省人社厅、省高院等11家部门(单位)完成了数据对接,汇集整合了全省企业的社保、纳税、诉讼、产权、政府补助等100多项识别信息,累计归集信息7500多万条。此外,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动“政、银、企”信息共享,丰富了金融机构数据维度,降低了尽职调查成本。
(二)创新监测方法,实现多维度“信用画像”
充分发挥信用信息价值,帮助金融机构更便捷、高效地进行信贷评估决策和贷后风险管控。运用大数据技术,在全方位归集、整合企业6大类100多项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评分模型对企业进行信用评分,并按照可视化、场景化、细分化要求,形成“大数据画像”,使金融机构经授权可查询,从而更清晰、直观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此外,平台发挥风险监测预警功能,将企业注册变更信息、经营异常、行政监管、司法判决等预警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根据企业还款可能性进行分层管理,帮助金融机构强化贷后风险管控[2]。
(三)“红黑名单”管理,推进信用联合奖惩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通过信用奖惩,增强中小企业信用意识,营造守信、互信的金融生态环境。平台归集了税务、法院、政府采购等20多类近800万条“红黑名单”信息,对提交融资需求的企业进行信用信息核查。对纳入“黑名单”的企业进行在线拦截和自动限制;对纳入“红名单”的企业,鼓励金融机构采取简化信贷程序、缩短办理时限、提升授信额度等优惠措施。
(四)全流程广覆盖,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坚持用户思维,不断提升平台效能,推动平台服务更便捷、更高效。通过优化完善,平台现已具备供需对接、信用评价、风险监测、联合奖惩、增信服务等功能,多场景、全流程提供银企融资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线发布、查询、更新各类金融产品,实现供需双方线上高效、精准对接,提高了融资服务效率和便利度。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信息归集有待加强。信息归集不全面,缺少社保、住房公积金缴纳、不动产登记,以及水、电、气、暖、仓储物流等信息,而这些信息正好是金融机构迫切需要,能补充考量企业经营、资产等状况的重要信息。此外,信息自动采集和实时更新机制不健全,一些部门信息还采取手工填报的方式,影响了信息归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是供需效应有待提升。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银行不敢贷、不愿贷问题依然突出,出现中小企业“喊渴”,银行心里“打鼓”的矛盾局面。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11日,571家企业提交融资需求共计38.5亿元,金融机构解决了190笔融资需求共计2亿多元,未解决的融资需求381笔,占需求总量的67%,说明企业大部分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融资解决方案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是宣传推广有待强化。存在“重建设,轻宣传”的问题,对平台的宣传主要通过信用网站、报纸期刊、微信公众号等手段,宣传形式和内容单一,宣传覆盖面不广,宣传推广效果不明显,中小企业对平台的知晓率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银企供需对接效应。
四、改进建议
受疫情不确定性、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诸多困难。在进一步开展助企纾困的背景下,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金融赋能,不断提升“信易贷”平台融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从四个方面发力,打好“组合拳”。
一是夯实基础,加快推进信息归集。持续加强涉企信息采集和数据汇集,进一步归集整合公共信用信息以及水、电、气、暖、仓储物流等公共事业缴费信息,实现政、银、企信息共享。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和更新机制,明确信息报送渠道和更新时限,严格把好数据处理、审核、评估关,增强信息归集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3]。
二是拓展范围,逐步实现“一网通办”。创新“信易贷”“税易贷”“政采贷”等产品,逐步扩大纯信用贷款规模,降低信用贷款利率。开发政府投资项目中标融资、应收账款抵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专栏,丰富贷款产品体系。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小额贷款、信托、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入驻平台,拓宽服务范围,打造“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标杆平台[4]。
三是强化宣传,积极推广平台模式。集中策划举办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包括平台成效展板、宣传手册、宣传短片等,提升平台知名度。此外,推广使用“信易贷”模式,推进平台旗舰店向各市(区)覆盖延伸,推动有条件的金融机构与平台互联,积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线上融资的系列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融资解决方案。
四是提升服务保障能力。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丰富贷款产品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融资解决方案。完善“信易贷”平台运维管理、银企对接、宣传推广、绩效考核机制,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对平台进行迭代升级,不断提升平台技术运维和融资服务水平。
五、结语
“信易贷”平台提高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能力,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放贷的成本与风险,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探索出了一套可行方案。随着信用信息征集、宣传推广、机制建设的日益强化和完善,“信易贷”平台将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