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中国成就
2021-11-25厉彦林
厉彦林
新中国成立70 年是我国持续向贫困发起冲锋的70 年,特别是跨入新世纪、步入新时代的这场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崭新篇章。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针对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确立以贫困地区为重点,实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扶贫开发政策,先后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两个为期10 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农村贫困程度进一步减轻,贫困人口继续大幅减少。以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2012 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9899 万人,比1985 年末减少5.6亿多人,下降了85.0%;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2%,比1985 年末下降了68.1 个百分点。2019 年年底贫困人口减到551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
2017 年1 月6 日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刊登了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中国如何摆脱贫困陷阱》一书作者昂媛媛的文章《中国脱贫减困的经验》。文章指出,仅中国一个国家的脱贫人数就占全世界总数的3/4。1980 年时,中国比孟加拉国和乍得还要穷,然而只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时间,这个国家就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诚然,中国现在仍然存在非常悬殊的贫富差距。许多人没有从繁荣中获益。但是,中国的发展已经使超过7 亿人摆脱了贫困,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2013 至2018 年,我国农村累计减贫8239 万人,每年的减贫人数分别为1650 万 人、1232 万 人、1442 万人、1240 万 人、1289 万 人、1386 万人,每年减贫人数都超过1000 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 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其中,10 个省份的农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0%以下。截至2020 年2 月底,全国832 个贫困县中已有601 个宣布摘帽,179 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 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钱袋子里钱开始多起来。2013 年至2019 年,832 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 元增加到11567 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 年的3416 元增加到2019 年的9808 元,年均增幅30.2%。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增收水平连续几年窜高,虽然整体水平还在追赶之中,但已经创下奇迹,令人充满信心和希望。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三区三州”(三区是指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南疆的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四区州;三州是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8 年的172 万减少到2019 年底的43 万,贫困发生率由8.2%下降到2%,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出3.6 个百分点。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也是人类社会无法摆脱的顽疾,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这一组组数字看起来,可能显得干巴、枯燥和乏味,但它闪耀着思想和情感的光芒,是智慧与汗水的凝结,是惊人奇迹,鲜活可敬,讲述着感天动地的故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正走进贫困群众的小院,走近沾着泥浆的犁耙镐锨和横七竖八的锅碗瓢盆,真切感受他们每天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奔波,就知道这些数字背后的分量和温度。每个村子、每个人都在发生着变化。
中央农办负责人表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有7.7 亿,2018 年底减少到1660 万,2020 年即将全部脱贫。农村民生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扣除物价因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 年实际增长40 倍,达到14617 元,超过99%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全覆盖,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0 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还有一些最后的堡垒必须攻克。这些堡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基础条件薄弱、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不足,是多年想啃没啃下来的硬骨头。必须集中力量进行强力帮扶,确保如期脱贫。还有一个是特殊贫困群体,也就是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对这类缺乏劳动能力的群体,通过统筹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国务院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到2019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脱贫攻坚战打响6 年来累计减贫8239 万人,相当于德国的人口数量。”
延安避开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恢复和留住了青山绿水,记住了原味乡愁。出行的路,连着发展;出行的脚步,丈量着国家进步。目前,国家正在建设通往延安的高铁,延安也将迈入高铁时代。
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点多、面广、环节多,出现个案、局部问题实属正常。归类梳理起来,这些问题不是政策原因,而是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必须更加注重精准落地,更加注重薄弱环节,更加注重综合施策,更加注重脱贫质量,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当然也不是说“整体脱贫”以后,就一个贫困群众也没有了。按世界银行测算确定的口径,仍然允许贫困发生率在3%以下。脱贫以后,还有可能因为自然灾害、因病、车祸等各种不可逆的突发变故,又返贫。中国的《退出机制》把握得更严格,规定:中部地区控制在2%、西部地区控制在3%。各地正在探索建立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