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灵岩寺新发现三通北宋摩崖释考
2021-11-24石志刚詹绍文
石志刚 詹绍文
关键词:略阳 灵岩寺 王震 赵丙 鲜于侁
陕西略阳,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被誉为『秦蜀襟带』『蜀门秦塞』,是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间的战略要津。境内群山屏列,危岩高耸,林木茂盛,尨茸蔽日。嘉陵江和故道从北向南纵贯全境,水陆交通十分发达。略阳自古就是北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也是故道、祁山道、褒斜道的交汇处。由于地处蜀道嘉陵江航运和故道的中心位置,自汉唐以来,那些赴长安求取功名的巴蜀学子、宦游蜀地的政客要员、茶马盐运的大小商贾、征伐戍边的军旅将士,无不行经略阳并在此中转或休憩,而游历灵岩寺就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
灵岩寺位于略阳县城南嘉陵江东岸玉文山腰,寺庙依托两个天然溶洞而建,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处独具神韵的宗教、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宦游的文人墨客系辔登临,吟咏留记。久而久之,灵岩寺便成了古碣如云的『陕南碑林』。明代周梦旸称:『穴中不见通仙路,壁上空存览胜篇。』[1]清人许良咏说:『个中谁得碧纱缘,古碣如云断复连。』[2]白启华谓:『流泉曲折方塘注,古碣纵横峭壁连。』[3]由此可见灵岩寺古碑纵横,诗碣尤多。笔者在灵岩寺博物馆工作人员翟文勇、姚文斌、田婷等人的协助下,对灵岩寺碑刻逐一进行了编号统计,确認碑刻一百四十通。碑文见录于拙著《略阳灵岩寺碑石》[4]。另外,二○二一年夏天又发现三通北宋摩崖,从而使灵岩寺确存碑刻数量增加至一百四十三通。灵岩寺这一百四十三通石刻,从东汉建宁五年(一七二)至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时间跨度近一千八百年。其内容涵盖修路建庙、题诗游记、墓碑志铭、战争纪事等。这些石刻承载着灵岩寺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录着略阳千百年来的风土人情,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民俗、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灵岩寺汉唐至两宋石刻多达四十一通(汉一,唐三,北宋十一,南宋二十六),最早为一九七九年移至灵岩寺、镌于东汉灵帝建宁五年(一七二)的《郙阁颂》摩崖,最晚者是南宋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的《田克仁仿刻〈郙阁颂〉题记》摩崖。
二○二一年五月,略阳灵岩寺博物馆馆长姚文斌在灵岩寺后洞前崖坎下新发现三通摩崖石刻并进行了椎拓,经笔者现场鉴定,分别为北宋仁宗嘉祐七年(一○六二)《黎錞、王震等游记题刻》、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杨宁、赵丙游记题刻》和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鲜于侁、计良辅、杨沨游灵岩寺题记摩崖石刻》。笔者就此三通北宋摩崖石刻进行简要释考。
宋《黎、王震等游记题刻》(嘉祐七年,一○六二)
黎錞、王震等游记题刻》,北宋嘉祐七年(一○六二)摩崖石刻,纵95c m,横75c m。铭文楷书七行,满行九字,字径6—9cm,计五十一字:
壬寅七月丙辰,郡守王震叔仁受代还朝,行有日,率僚属钱衮去私、赵舜臣和叔、王景子山游药水洞语别。过客黎錞希声同会,谨题。
《黎錞、王震等游记题刻》,为兴州知州王震离任前与僚属钱衮(字去私)、赵舜臣(字和叔)、王景(字子山)等同游药水洞话别,时遇黎錞(字希声)过兴州,于是同会于灵岩寺,并题刻留记。王震,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今略阳七里店崖壁有同年王震题刻《翠峰亭铭》曰:『太原王姓,河南人,名震,字叔仁。宋嘉祐岁壬寅,尚书中郎守武兴。郡四境,山嶙峋,构新亭,迓佳宾,曰翠峰,景寔真。唐天宝,房史君,上赐晏,刊坚珉。亭之右,名不泯。』[5]读此铭,知王震,字叔仁,河南人,以尚书殿中郎守武兴。『房史君』者即唐兴州刺史房涣,他曾于天宝八载(七四九)刊《宴游记》摩崖于此。王震读《宴游记》,构筑翠峰亭,并留记于旁。
官吏任满由新官代替为『受代』。北宋的地方官员任期普遍实行一年一考、三年一任的任期制度。宋庆历八年(一○四八),诏:『应中外官,自今须满三周年方许差替。』[6]可见仁宗朝知州还是以三年为一任。那么,王震初任兴州知州,当在嘉祐五年(一○五九)七月前后。黎錞(一○一五—一○九三),字希声,北宋渠江县(四川广安区花桥镇)人,经学家,曾撰《春秋经解》十二卷、《校勘荀子》二十卷。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授利州节度推官,除成德军观察推官,转大理寺丞,改殿中丞,知阆州南部县。迁太常博士、屯田员外郎。再荐为学官,得国子监直讲,守雅、蜀、眉、简四州。元丰七年(一○八四),以朝请大夫致仕。哲宗即位,加朝议大夫。元祐八年(一○九三)五月二十九日卒,享年七十九岁。[7]
题刻书宗柳体,骨力劲健,棱角分明,字随石势,结构自如,方折峻整。
宋《杨宁、赵丙游记题刻》(治平三年,一○六六)
《杨宁、赵丙游记题刻》, 摩崖宽6 7 c m , 高6 3 c m。铭文楷体七行, 满行六字, 字径6 c m , 约三十五字:
转运使、太常少卿杨(宁),与知州、职方郎中赵丙同游。时治平三年十月十九日。奉礼郎□侍行。
摩崖『杨』后字略小,漫泐不清。据宋韩维《南阳集》卷一七《利州路转运使司封郎中杨宁可太常少卿差遣如故》可知,治平初年,杨宁以司封郎中转太常少卿,出任利州路转运使。赵丙(一○○八—?),字南正,举进士。以太常少卿致仕,居洛阳。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与司马光、富弼等为耆英会,时年七十五。[8]《全宋诗》卷三四七选有赵丙《东池》诗云:『东池风物往来亲,兴在那能计酒巡。尘外留心曾待月,壶中满眼只知春。小诗前后题青竹,幽梦寻常访白苹。鸥鸟亦知今日恨,主人别得两朱轮。』然而,此诗实出自《永乐大典》卷一○五六引《诗海绘章》,作者佚名,原题作《武兴东池入蜀之胜赵南正曾典是郡往来熟游诗》。据卞东波先生考证诗作者并非赵丙,『此处《全宋诗》盖误,将诗题中人物误署作者。』
读摩崖得知,赵丙治平三年(一○六六),以职方郎中知兴州。『职方郎中』全称为『尚书省兵部职方司郎中』,为文臣迁转寄禄官阶,属前行郎中,从五品上。元丰改制后,其阶易为寄禄官朝请大夫(《宋会要·职官》),定为从六品。『奉礼郎』全称『太常寺奉礼郎』,宋前期为文臣寄禄官,多为公卿子弟门荫得之,从九品上。元丰改制后,为太常寺从八品职事官。
《杨宁、赵丙游记题刻》,书体隽秀,行笔柔和,崇尚自然,略有东坡先生意趣。
《鲜于、计良辅、杨沨游灵岩寺题记》(熙宁六年,一○七三)《鲜于侁、计良辅、杨沨游灵岩寺题记》,摩崖正方,楷体书五行,行六字,计三十字:中山鲜于侁子骏、会稽计良辅圣邻、华阴杨沨和甫
同游。熙宁癸丑十月三日。
鲜于侁(一○一九—一○八七),字子骏,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人。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调栎阳县主簿,授江陵右司理参军。嘉祐末,改通判绵州;治平四年(一○六七)正月,神宗即位,拜为御史中丞,除利州路转运判官。熙宁四年(一○七一),以『利州路转运判官、屯田郎中鲜于侁权发遣转运副使』[10]。熙宁十年(一○七七),任京东路转运使,兼管莱芜监。元祐元年(一○八六),拜右谏议大夫,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元祐二年(一○八七),卒于陈州任上,享年六十九岁。鲜于侁事迹,载录于《宋史》卷三四四《鲜于侁传》[11]。摩崖题记鲜于侁称自己为中山人,苏辙《书鲜于子骏父母赠告后》一文亦云『中山鲜于子骏,世居阆中』。鲜于侁《九诵·箕子》诗中亦有『朝鲜分封佤夷貊化行,传国中山兮蕃子以孙』[12]句。秦观《淮海集·鲜于子骏行状》对此记录尤详:『公讳侁,字子骏,其先成汤之裔箕子封于朝鲜,子仲食采于于,为鲜于氏。世家渔旸,唐初诏为阆州刺史,殁于官。子孙家焉,遂为阆中人。』[13]鲜于侁刻意经术,为诗平淡渊粹,尤长于楚辞,著有《诗传》《易断》《刀笔集》等,均佚。今灵岩寺存鲜于侁《游灵岩寺题诗碑》云:
鲜于侁游灵岩
千峰环郡宇,弍水绕城堞。每怜山水佳,况复开岩穴。川流数里近,放棹攀嶻嵲。灵崖骇神化,环荫数亩阔。何人营佛祠,栋宇殆天设。前轩瞰溪山,眺听心耳豁。径穿巨水下,碧玉耸高节。涓流泻石谼,玉乳甘且洁。其东乃小岩,洞户敞深彻。嵌岩见石柱,任重立精铁。昔人遇真仙,相携观金阙。川平听鸡犬,始觉人世别。屈曲沿清溪,桃花正开发。尘缘念乡县,归思若弦涉。寤寐瞬息间,岩扉已严鐍。时迁等陵谷,事胜存图牒。独有沧江流,青霄鉴明月。予来秋之季,气象颇凄切。草木自变衰,山花常发活。青晖沃赏适,异境差胜绝。薄暮上归艎,依然望林越。
鲜于侁《游灵岩寺题诗碑》,纵36c m,横47c m,隶书十六行,满行十四字,字径2c m。石刻文字已大半漫漶,落款无法辨识,其内容收录于清道光《重修略阳县志》[14]。此诗碑尚有序:
熙宁三年秋,侁行部偶公暇,与太守虞曹李茂先晋弼,佥谟、殿省臣文绅仪公游药岩精舍。舟南下数里,乃并崖登山。又数百步,有一岩,环覆可十亩,(佛)宫构其下。岩壁飚呀,石色乳窦,怪不可名。品像殿之前有一轩,瞰临溪山,俯仰可爱。又东行,迤逦行间,见石脉出泉,玉色如乳,云饮之可蠲疾。又数十步抵小崖,崖后数丈、广二寻,中有一石柱承载岩崖,殆非耳目所闻见也。其后有洞穴,云昔人常误入其中,行数里,见川源花木,如桃源之迹。或忆其家,遂恍然欲行,迷失处所。予爱其景物之异,徘徊久之,因为诗,以记此山之胜事云。[15]
从序文获悉,此诗刊于熙宁三年(一○七○)秋,二石刻间隔三年。鲜于侁诗文平淡质朴、清丽闲适,在北宋文坛独树一帜。马端临《文献通考》称:『文章但取简易和缓,不必奇险,如诗言。』[16]鲜于侁在利州路为官九年,直言敢谏,清廉不阿,『上不害法,中不废亲,下不伤民』,深受民众爱戴。范纯仁评价:『治民则惠,执义则强。柔亦不茹,刚亦不吐。邪则吾仇,正则吾与。』(《祭鲜于子骏文》)计良辅,字圣邻,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杨沨,字和甫,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宋神宗时曾任知衢州军。
鲜于侁《游灵岩寺题诗碑》隶书,方正秀雅,笔画楷、隶、篆三体相杂,意气平和。《鲜于侁、计良辅、杨沨游灵岩寺题记》楷书,点画竣厚,行笔果敢,如锥画沙;结字开张,笔势跌宕,神采飞扬。
北宋之初,由于川蜀地区道路艰辛、地势险固,容易形成割据政权,因此,宋廷对蜀地官员十分疑忌,时刻保持戒心。宋太宗太平興国七年(九八二)朝廷诏令,川蜀本地人不得任『本道知州、通判、转运使及诸事任』[17]。这一政策和北宋文官治政的政策,使得往来于蜀道的宦蜀官员明显增加。与唐代贬谪川蜀的官员不同,两宋宦游山南西道官员深受朝廷器重,肩负着朝廷陈布道德、张弛风化、抚育士民、维护安定的重大责任。因此,他们过往或驻守略阳时留下的碑刻文字,不再隐晦低沉、消极多愁,而更多中和平正,格调高雅,展示他们作为政治主体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道德自律和正统教化色彩。从新发现《黎錞、王震等游记题刻》《杨宁、赵丙游记题刻》《鲜于侁、计良辅、杨沨游灵岩寺题记》及鲜于侁《游灵岩寺题诗碑》等石刻,可以看出他们悠然自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