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建造与碳达峰碳中和的思考
2021-11-24边巴
边巴
摘要:目前,在我们的工业、服务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部分人类竭泽而渔的心态,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受到了不可逆转的伤害,由此可知,我们的科技与生活条件的进步是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的。面对人类的生存法则,我们有能力且有必要去为保护家园做出努力。
关键词:绿色建造;碳达峰;碳中和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开始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把大力發展重工业放在了首位。一声令响,全国上下把农业手工业放在一边,铆足了劲儿开始发展重工业。当时的国际形势所需是能够在国际这个多元的大舞台上站稳脚跟,所以当时的中国要尽快提高国家的实力。
一、当今绿色建造与碳达峰碳中和现状及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成为了当今热词。由此而发的疑问就是什么是新能源?所谓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娶变能等,现在已经有很多新能源走进了千家万户,比如天然气。天然气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古生物经过亿万年的高温和高压等作用而形成的可燃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热值高、燃烧稳定、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煤炭使用量居高不下,甚至很多的城市都依靠煤炭发展经济。但是煤炭不易开采,开采风险大,危害人身安全。其次,煤炭的利用率不够高,且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而天然气则不是,它不含有一氧化碳,密度较小,质量较轻,与空气融合后,由于自身的特质,它会飘到空气上层,一旦发生泄漏,立即会向上扩散,不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气体,安全性较高;采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可减少煤和石油的用量,因而大大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饮用水、身体健康、城市整体面貌等方面。
二、绿色建造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
自2003年起,我国将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周所周知在人体中,若二氧化碳含量超标会有不同的病理状态发生。比如体内存有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出现高碳酸血症,伴随低氧血症,导致呼吸衰竭。人体内二氧化碳含量超标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大气中二氧化碳超标也一样威胁着我们的生态家园的平衡。虽说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是不可缺少的,二氧化碳作为大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地球发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二氧化碳就会形成一道“玻璃”屏障,阻碍着地球的正常散热,地球表面温度将随之升高,由此便有专家和学者提出了“温室效应”理论。全球气温升高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甚至有些赖以生存在低温环境下的小动物也会死亡,这将是全人类的灾难。面对这一全世界的挑战,中国率先提出来本国的解决方法,并付出了行动。
根据这一现状,我国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制定2028-2030年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在上升并在其达到峰值后再逐渐下减,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碳达峰”。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同时,我国还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2060年之前使我国全体公民个人和企业所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可以被我国所有植被吸收净化,从而达到我国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即是“碳中和”。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我国给了自己三十年的时间,三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突破,对世界来说中国率先树立了标杆,中国在一步步稳固自己在国际的地位。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提出,促使着我国产业链接的转型,也展现着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我国的经济深刻变革将发生在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社会运转方式,在未来的四十年极大促进我国产业链的清洁化和绿色化。加速转型之首的就是加速电力及能源产业链的转型,煤电效率的提升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驱动因素,我国将淘汰落后的机组,实现对燃煤发电机组的有效管理。这不仅展现着我国的大国胸怀,也展现着我国建设绿色国家的决心。
近年来,我国的绿色产业不断壮大,由绿色能源支撑的绿色硅和绿色铝产业不断壮大,位打造万亿元级绿色制造业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我国森林植被覆盖率持续提高。其中云南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04%,未来的森林碳汇量也会随着森林覆盖率的提高还将持续增加,降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加草原、湖泊、湿地、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从而减少我国的碳排放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这有助于我们实现“碳中和”。
三、绿色建造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性
保护环境,实现绿色生活。不仅是为了让山更清水更秀,更重要的是为了我们的未来生存发展而考虑。我们的百年大计、民族伟大复兴还没有实现,所以,我们不能把环境当成消耗品,它是与我们相互依存、共生的。就像最近热播的《长津湖》电影里所说的“抗美援朝这一仗,我们如果不打,我们下一辈就要去打,我们打了,下一辈就不会生活在满是硝烟的时代”,绿色发展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这一辈不进行改革转型,我们的下一代要进行改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环境被破坏的更加严重,改革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我们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更要做好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积少成多,在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国际的大趋势下,我们不断地努力奋进,我们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
在生活中,我们一个人相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我们是渺小的,在自然环境面前,我们更是微乎甚微,但是我们能做的却很多。出门少使用私家车,做到尽可能的绿色出行,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满足日常的生活所需。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因为它们是我们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发现生活中有工厂乱排乱放的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减少碳的排放量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同时做到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
结束语
在困难面前,中国有决心,有战略目标,有行动,有责任,更有中国力量。坚信在未来我们能实现绿色建造,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从而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闵佳鑫.“双碳”战略下绿色建造需先行[N].中国铁道建筑报,2021-10-16(001).
[2]栾德成.坚持“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协同发展[N].中国建设报,2021-09-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