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的兰州市健康教育应对策略探究
2021-11-24张勰杨丽王静雯张悠然
张勰 杨丽 王静雯 张悠然
摘要:立足于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机,推动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全面提高;加大高校、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实施分类健康教育等八方面,提出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的兰州市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一、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机,推动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全面提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借机推动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提高。首先,推进城乡居民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出行戴口罩、勤洗手等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每个城乡居民家庭和肥胖、慢性病等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及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的指导与干预,开展健康优先、健康生活、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心理、健康环境等专项行动。开发推广惠及城乡全体居民的促进健康生活、健康心理、健康环境的适宜技术及其生活用品。强化个体健康责任,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相结合,建立覆盖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科学知识,提高基层健康教育服务能力。
二、加大高校、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
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中小学健康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及幼儿教育等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学、小学为重点,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健康教育推进、应用、效果评估机制。构建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等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健康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健康教育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创新模式。培养高校、中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各类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
三、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实施分类健康教育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强化个体健康责任,推进城乡居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依据个人健康出行信息,准确区分普通感冒与疑似症状,实施分类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同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开展健康教育,使市民、社区采取健康优先、健康生活、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心理、健康环境等专项行动的同时,认真做好公共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此外,还要做好健康教育网络运行保障工作,确保健康教育信息畅通,健康教育内容及时普及到人、到社区。
四、打造健康教育社会,营造健康教育氛围
加强健康社区、健康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强身健体、健康生活的文明公约,发展健康文化,培育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树立健康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各级各类媒体加大健康科学知识宣传力度,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建设和规范各类广播电视等健康栏目,利用新媒体拓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生活,营造健康生活的社会氛围,完善健康保障,加强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五、普及疾病防控知識和技能,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除了对社会大众的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宣教以外,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从容的应对。面对紧急事件时,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导,社会大众的情绪,自我处置,以及集体应对的能力都有明显改善。在开展健康教育时,专业人员对公众开展的紧急事件应对培训,可以使其面对此类事件时,尽量缩短从出现状况、了解事件发生的事实再到应对过程的时间。而这一过程越短,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越小。
六、发挥公立医院区域健康宣传引领作用,扩大健康教育的受众面和惠及面
利用综合医院自身丰富的健康教育科普团队教学资源,为公众提供一种居家健康科普学习渠道,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在家接收防疫相关的健康知识,正面宣传报道健康科普知识,打击网络流传的“健康谣言”,通过微信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网络自由性强(不受时空限制)、及时和高效性,扩大健康教育的受众面和惠及面。
七、通力合作,促进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形成
在日常工作中普及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知识尤为重要,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政府部门不懈的努力。政府部门应该针对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传播进行整体规划,加强健康教育专业组织和服务体系的形成,在组织机构、人员、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建立合理的信息公开制度,由政府部门和媒体机构担当信息传播者,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健康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由个体、家庭、社区、医疗机构、政府等各个方面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立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由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作为主要健康教育骨干,基于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利用,与社区组织密切合作,开展一系列健康教育与宣传活动。重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健康管理“零级预防”的贯彻,实现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向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策略[J].慢性病学杂志,2013,14(07):529-534.
[2]庞烨.浅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健康促进工作的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09):156-158.
作者简介:张勰,博士,甘肃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健康管理学及卫生服务。杨丽(通讯作者),甘肃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王静雯,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1级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张悠然,女,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2021级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音乐学与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