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储大千 烂漫写人生
2021-11-24胡湛
胡湛
一
鉴克以书法名世。但画画是他的科班底子。偶见其画作,则为太行山水和文人清供花鸟。深为其笔墨精熟,意境悠远所感动。画山水,鉴克立足燕赵太行地域资源优势,师法太行山水传统笔墨技法,深入太行实地写生感悟,形成了其既有传统师承又有亲历自然感悟的既高古又富有鲜活气韵之画风。
鉴克在传统山水画方面上溯五代宋元北方山水画派之脉,师法荆浩、关仝、范宽,精研郭熙《林泉高致》,精技法、明画理,从而使其画作细腻而浩气,从容勾勒皴擦染之际,营构出太行山悬崖雄伟峻拔、丘壑纵深悠远、瀑布飞泉绮丽、小桥流水人家的真切图景,可谓得荆浩一脉“有笔有墨,大山大水,开笔千里”太行山水之髓。为感悟八百里太行之雄姿神韵,鉴克常进山写生。或登之高峰、凌之悬崖;或掬之清溪,抚之苍松,纵横漫游间,或取笔摹取,或兴来吟诵,诗书画意得之于胸,迹化于纸,以书入画,形成了其清俊典雅的画风。诚可谓:“胸中有丘壑,笔下现乾坤。”
二
诗是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善书画而通诗,则必使其在诸艺学融通中臻至深厚佳妙之境。诗言志,读鉴克的诗,不仅可以让我们领略其诗才,更可以让我们认识其胸怀抱负和艺术之追求。如《题苍松图》诗云:“孤松盘曲径,枝如虬龙起。至老还弥坚,老干叶初青。”字面写松,表达的却是经风雨而不忘初心之理念。再如《题牛惠民<台湾玉山图>》:“宝岛百岳殊玉山,天光云霁升紫烟。旧事幽悠今难释,有待一统去登攀。”作者不是简单地写山吟水,而是在平易日常中发现奇崛真谛,或将其意境内涵之升华。
采风诗在感悟自然社会生活,雅逸诗更讲究对诗人感悟情绪的细腻把握。鉴克的许多诗亦善于巧用、妙用關键字,从而形成诗眼。如《春山古刹图》云:“荒林春静映清晖,断臂崩崖月徘徊。旧寺回眸独凄凉,清梵一度是青春。”其“荒”“静”“月”“独”“凄凉”等字,层层递进,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凉幽思之境。再如《自题兰花》诗:“梦兰不如画兰祥,墨叶纷披王者香。美人不至知何处,信我笔下不寻常。”“梦”“祥”“香”从幻觉到视觉,再到味觉,把兰花的描写从多重的角度转换中,表现出其灿然可掬动人之美。其《题山水画<早春二月>》:“山含嫩绿水拖兰,绿意荫荫日光涵。山叟识得好种田,一帘絮影说春天。”其“含”“拖”“说”诸字,以动势字眼将整诗写活,意蕴悠远。
鉴克有多首书法诗。读之我们能感受到他对书法的认识、感悟、思考和追求。“功夫黑女属媛叟,碑力颜筋刚杂柔”(《读何绍基法书有感》),“半世学颜终叹浅,名公梦见岂无缘”(《学书有感》),道尽其宗法颜鲁工、师承何绍基,作碑帖柔和探索修行之甘苦。
中国文化,儒道互补。每一位文人心中都藏着一位济世报国的诸葛孔明和远离功名利禄的陶靖节。鉴克《自题画菊》云:“兴来写菊解我臆,啸傲东篱心何欤。漫许陶家心在野,秋窗聊作凌云笔。”在他笔下,不仅有一个纯然的安心田园的陶渊明,更有一个胸怀抱负的“猛志故常在”的陶渊明。将兼济与修身融于一身,这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王羲之如此、颜真卿如此、苏轼如此,中国历史上有骨气的书法家尤其如此。鉴克以此自题,亦必为其修身治艺之则。
鉴克作诗并不是太多,但发自真情实感,是其胸襟、思想、品格之流露。诗作意味隽永,读之令人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回味。与其书画交互共臻,堪称“固义理之会归,信贤达之兼善者”。
三
当代人谈书法,多谈技法形式。一些理论家、学者甚至称书法的形式就是内容,内容就是形式。这种强调书法形式特性的观点,导致了中国书法人文内涵属性的丢失。其实,书法的要义是写人、写情、写志、写人格,而书法是人格迹化的艺术。舍弃书法的主体——人,只谈笔墨形式,那只能是刻舟求剑、系风捕影。
鉴克是当代书法的亲历者。当代书法经过1980年代的复苏,于1990年代曾经兴起高扬民间书法的流行书风、迎合西方美术的现代派书法等,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当代书法在回归传统思潮中,兴起二王小行草手札风。鉴克亦曾师法并精熟于经典二王。但在经过诸多求索后,他没有止步于漂亮的逸少、大令,也没有留恋于二王一脉的苏黄米蔡之宋四家和元代的赵松雪,而是选择了貌似粗疏的汉隶和颜真卿、何绍基颜体行草作为自己的主要风格取向。何哉?鉴克曾自述:“书写的过程是对每一个作者自我生命状态的知觉。”鉴克善思考,他借鉴现代文艺理论,认为书法就是对主体知觉或不知觉“意象”之表达。知觉条件下的创造则是具有明确指向的作为。取法汉唐是他传承儒家“充实之为美”,道家的“磊落”赤子之心,释家的无拘无束、了无挂碍之思维定势。刘熙载有言:“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 书法就是书家思想、学养、人格的迹化。这个人格既是个人之人格,也是时代精神之烙印。
鉴克的隶书以汉碑为主要特征。细品之,会发现其既有汉碑沉厚之气,又有先秦钟鼎高古之意,还有秦汉简牍之率意。其行笔稚拙质朴,多方直笔画,又奇巧多变,其或粗重沉厚,或干枯浅淡,整体端庄平正中寓奇异跌宕之姿。其静也,复有行意;其行也,又具静穆之敛态。其融汇金文、碑版、简牍诸书,沉厚简朴中呈灵透奇巧独家风貌。
鉴克以超越寻常之颖悟,避开时风,及早敏锐抓住契合时代精神的颜体书法,在宗法颜真卿、何绍基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探索。他行书作品用笔上既有逸少内掖使转,又有大令、鲁公外拓,既有内含之中锋,又有捺挑之隶意;墨法或饱或润、或湿或焦、或浓或淡、或干或枯、或粗或细,或轻或重;结字章法或开或合,或纵或敛,左右摆动,纵横颠倒,虚实相生。其诸体融汇,似农家之大锅菜,诸味俱全,香味浓烈。其《录古人题画诗二首》《清石涛诗》《黄宾虹题画诗》等诸作是也。鉴克以画入书,得墨色变化之秘,计白当黑,经营织构,成烂漫意象。他的书作融汇众家而成简洁平淡之作,个中吸收、扬弃、消化、再造,非功深、善思、善悟、善取舍而不能成。正如坡翁云:“笔势峥嵘,辞彩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非平淡,绚烂至极。”
作为抒情表意性最强的书体当属草书。鉴克令人激赏之作亦为其草书。颜真卿继王献之行草夹杂破体书之后,首创楷行草三体破体融合书。何绍基承继之,将隶、草书融合于楷行,而将连绵映带之草书笔法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在整体端庄静气中,呈现活脱之美。鉴克则将其草意夸张放大,突出其连绵映带、行云流水之笔墨意象,从而在圆润、中实、饱满行书基础上营构出疏放、迭宕的浪漫华章,《录古诗四首》《白鸟青山联》是这方面的典型作品。
纵而观之,无论隶书、行草,鉴克书法的意境特征乃散淡清逸、茂密绚烂。所谓散淡清逸,乃其点画凝练明净,多笔笔独立,绝少逞强使力,矫揉造作,即使草书连绵,亦无繁多无意缠绕,其在省简空灵之间,已见超逸象外之意蕴。所谓茂密绚烂,乃其笔墨丰富,层次深厚,锋出八面,墨见五彩,用笔或方或圆,结字随行就势,行有错落,篇有起伏。短点长画,温润苍茫。随意烂漫之间,尽显大千气象。
当代书画家多关注形式,而鉴克则在笔墨锤炼基础之上,善思、善变,善于将审美理想化为笔墨的表达。他在融汇众家的自我抒发表现中,善用辩证法,善于诗书画互染、互通、互用、互变。艺术的创造表现,无非是既对立又统一笔墨语言的组合织构,那些点线用笔、墨色变化及其织构的汉字或画面或概念之意境,无非是主体情怀的表达和释放。
气韵生动是中国诗书画的一个至高境界。而宋代郭若虚则将气韵生动的关键归为人品。其《图画见闻志》云:“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鉴克以自己的临池耕耘和人生修为品格,打造了非同凡响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也描绘了这个繁盛的自然、社会、生活与时代。因而鉴克和他的诗书画艺术必将与时代相共鸣,为时代所认可,为时代所铭记。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