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让数学问题解决更具生命力
2021-11-24钟志伟
钟志伟
项目式学习是教学领域中兴起时间比较短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来开展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强调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模式,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用数学视角看待问题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项目式学习模式的特点
1.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传统课堂上,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动权,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解知识点,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压抑,学习兴趣也难以培养,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不利。
项目式学习模式则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强调学生是整个项目完成、问题解决的核心参与者,教师则是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在项目学习开展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项目内容自己完成组队分工、资料搜集和方案设计,并在项目完成后做汇总演示,形成完整的成果或报告。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其他模式难以赋予的成就感,学习积极性、自信心都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对他们的未来成长颇有助力。
2.强调从做中学
项目式学习模式建立在实用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强调从做中学。与传统教育侧重于理论和教材不同,项目式学习模式侧重于经验、活动和实践教学,强调教学应当以实践为基础,认为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而不是书本。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应用不仅依靠学生已经学过的数学课堂知识,还要求学生应用生活经验并全程参与活动过程,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在实践过程中寻找到应用理论知识的方法。此外,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进行团队的配合、协作等活动,能够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意义和价值,真正养成与人合作的思维模式。
3.引导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精神
数学是一门科学,探究精神在科學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探索的机会和需求,比较容易养成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习惯,不利于成长为具备自主学习、继续成长能力的人才。项目式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围绕项目和问题进行发现,沿着所发现的问题路线去完成项目,最终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所获得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还有获得、发现知识的过程,更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经验,可谓事半功倍。
二、项目式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确定交给学生的项目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项目式学习模式时,首先要根据本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和重点去选择学习项目,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生活阅历和认知基础,还要综合考虑项目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程度,并选择具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项目。
以“认识人民币”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在跳蚤市场出售货物”的项目,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人民币识别、进货、定价、虚拟交易、出售货物并盈利等一系列过程,让学生在仿真模拟的环境中学会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并学会使用人民币。但同时,教师需要认识到,时代在变化,现在是一个线上支付频率远高于纸币支付频率的社会,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已经习惯于跟着父母刷手机购买各种物品,看到实体人民币的机会比较少。因此,教师原有的“认识人民币”学习项目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以应对学生对人民币和线上支付的认知差距问题。
2.组织学生分组分工
一个和谐、向心力强的团队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能够带动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成长。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项目式学习模式,需要学生在自愿的前提下组成一个个合作小组。
学生组队的过程是一个锻炼社交能力的过程,能否说服看中的同学加入自己的团队,以怎样的标准来组成团队,可能都会对学生的小组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分组不必过多干涉,做好对每组人数的规范即可,看似不合适的组队有时反而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让教师看到一些学生不一样的那面。
组内分工是分组阶段的重要一环,学生需要在组内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搜集资料、制订方案、过程记录、总结汇报等环节都需要有专人负责,项目活动中也需要组内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认识人民币”项目中的货物售卖方、购买方等。
3.制订项目实施方案
想要达成一个目标、完成一个作品,中间的过程非常重要,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方案是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项目问题的解决思路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引导学生在组内进行思维碰撞,逐步设计出一套具有可行性、合理性流程和步骤的方案。
以“设计一周午餐菜谱”的项目为例,学生首先需要统计学校食堂午餐中常见菜品,包括这些菜品的热量、脂肪量、纤维量、蛋白质量等参数所占百分比,根据健康饮食标准给出的10岁左右儿童午餐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量不超过50克等相关要求,设计更加科学、健康、合理的午餐菜谱。
菜谱的搭配是该项目的关键,也是完成项目的重要一环,需要学生在方案设计中充分体现对这一环节的思考。有的学生在制订方案时提出对食堂午餐常见菜品按照热量、脂肪量等顺序排序,为高热量、高脂肪的菜品搭配低热量、低脂肪的菜品,并根据这样的原则设计出一周五天的午餐菜谱;有的学生在制订方案时提出,除了需考虑菜品的热量、脂肪量等参数外,还应当将同学们的喜好考虑进去,在口味上进行一定的搭配;有的学生在制订方案时以喜好度为优先考虑对象,将菜品按照荤素划分,共选三道菜品,统计计算热量、脂肪量等参数后符合要求即可算为一天的午餐菜谱。由此可见,在不同的解决问题思路上,学生所设计出的方案不同。
4.汇报演示
汇报演示是项目式学习模式的收尾环节,主要以小组分享的形式进行。每个学生小组都需要用5~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向教师、同学展示自己的项目解决方案和项目成果,并对小组本次项目完成中所收获的经验、教训、启发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学生做完小组汇报演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不足,引导学生在今后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再接再厉。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模式强调学生方面的实践、探究和协作。为了充分发挥这种模式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发展特征和规律筛选项目,给予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应用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进一步钻研和应用。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科带头人专项重点课题“县域中小学‘I-PBL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ZXZD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