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在道路景观绿化中的设计思考
2021-11-24黎小铭
黎小铭
(广州市公用事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0 引言
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民追求美好的愿景就是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高度和谐,在此目标前,我们不断探索。如今,建设“绿色城市”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海绵城市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建设理念,把理论实践到现实中是很重要的环节,城市道路景观吸水、蓄水、过滤等特性决定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海绵城市理论”实践的重要手段之一。把“海绵城市”理念充分融合到景观设计中,可减少雨水灾害的发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实现“绿色城市”建设目标。
1 海绵城市理论相关阐述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能更好更弹性地适应环境气候变化,在雨水过多时可吸收、储存、渗透、净化等,将储存的雨水在一定时间段释放出来,达到绿色生态循环。“海绵城市理论”贯彻生态优先原则,把人工措施与自然生态结合起来,在保证城市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质量。当然,“海绵城市理论”不仅涵盖了自然降水,而且囊括了地表水、地下水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协调与循环利用[1]。
在传统的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中,大多数采用“硬化”道路。雨水排水都是通过管道系统、泵站系统等实现的,在设计中融入了“快排”“末端集中”的理念。“海绵城市理论”中强调的是利用植被、花园、绿地等自身功能,自然组织排水,设计思想是“源散射”“慢排缓释”,与传统的道路设计理念差异较大。
2 城市基础绿化与雨水处理系统现状分析
从横断面设计角度看,城市道路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传统的道路绿化带比路面要高一些,故路面雨水不会自然地流入绿化带。路面的雨水除了绿化带吸收的极小一部分外,大部分依靠道路雨水管网系统收集排走。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遭遇了严重的暴雨天气,增加了城市内涝的发生率,发生了大量的内涝事件,由于城市建筑设施的快速扩张,非透水面积的减少,使城市整体渗水性能下降,如果排水管道不能承受暴雨的排水压力,就会产生积水甚至内涝问题[2]。
3 海绵城市在道路景观绿化中的应用
3.1 设计原则
在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过程中,科学收集所在地区气候数据,严格调查分析项目周边地理、水文环境,摸查调研当地的植物生长环境,以制定实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符合当地特色的海绵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规划。
3.2 科学应用海绵技术优化道路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表现为降水量控制和城市布局,借助基础设施、绿色植被等加强城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质量。
3.2.1 截流技术
在城市道路整体绿化体系中,设计重点是道路绿化带、红线外的绿地,结合“海绵城市理论”,可设置成生物滞留带、下凹式绿化带、雨水湿地、生态树池等,任何设计形式,都离不开截流技术的支持。我们所说的截流技术就是通过提升汇水面积来减少降水所形成的径流。这种方法能提高径流产生的时间,避免降水初期径流突然增加对排水管道造成的巨大压力,也能减轻地表径流对地面冲刷的水体污染。道路景观绿化设计中,宽广的隔离带可采用下凹式绿化带形式,这种设计方案同时具有雨水净化、景观绿化等功能。下凹式绿化带应低于道路两路面5~10cm,雨水逐渐汇流后,穿孔侧石将雨水汇入下凹式绿化带中,下凹式绿化带中设置蓄水净化土层,从而实现雨水的科学管理。在暴雨的天气,绿化带会吸收大量的雨水,减少排水管的承载压力。生态蓄水带、雨水湿地也能实现雨水径流的处理,不仅能去除雨水中的大颗粒污染物,还能降低径流速度,避免造成城市生活水体的污染[3]。
3.2.2 渗透技术
如遇大暴雨天气,降水速度大于绿化带渗透速度,会导致雨水不断累积产生内涝,这就需要更高效的渗透技术来支撑。渗入技术是指增加渗透材料的渗透性,扩大材料间的间隙等,使雨水能够更快地渗入地下系统。渗透技术主要应用于城市道路的各个方面。通过铺设透水性人行道砖(见图1),可快速渗透雨水至人行道底层。除用于人行道外,在自行车道上铺设多孔透水沥青路面、碎石基层等,可以起到良好的透水作用。还可以设置下凹式生态树池,利用细孔树池盖板、含沙种植土等措施提高树池渗水速度,可有效吸收部分路面的雨水。
图1 人行道透水砖铺装
3.2.3 调蓄技术
对雨水资源的科学储存和利用的影响技术,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储存、补充、二次利用、降低峰值流量等功能。道路景观设计采用“乔木—灌木—地被”的复合种植模式,其中种植的地被可增强植物带雨水的缓冲作用,提高整个结构的水资源集约性。结合绿化带周边的结构、设计要求及当地种植环境,选择生长枝叶密度较大的植物,借助植物茂盛枝叶的缓冲性来过滤雨水杂质,同时让雨水缓慢释出,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日常审美,可起一定的蓄水功能。尤其大型灌木带的景观设置,可一定程度满足实现防尘、降噪、降污染、雨水调蓄等功能。
最后设置自动调节系统,包括草坡下面依次设置渗透带、雨水输送面、净化系统、储存系统、排放系统(雨水应用系统),实现雨水资源的二次利用。使用生态智能的排水方案,如降雨过大红线内绿地面积不足,加强溢流系统与雨水系统的连接,将雨水引入道路红线外的绿地,减少对基础设施的影响,实现雨水均匀分配。
3.3 设计海绵绿化带,更好地发挥海绵功能
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中,科学利用新型透水材料、优化排水方式、选用合适的植物等措施优化道路绿化带,构建海绵型道路。
3.3.1 下凹式绿化带
下凹式绿化带通常用在道路的中央绿化带或人行道绿化带。如果道路横断面条件允许,预留设置绿化带的宽度较多(大于2m),可选择下凹式绿化带(见图2)。下凹式绿化带由蓄水层、渗水层、排水系统组成,蓄水层表面种植耐涝生长率较好的地被,如台湾草、大叶油草等。蓄水层的植物土壤要使用掺沙的种植土,利于雨水往下层渗排。渗水层多采用级配砂石垫层,最大限度对雨水进行渗排。最后收集起来的雨水,通过排水系统收集排走。
图2 下凹式绿化带
3.3.2 生态型树池
由于城市发展快速,且部分地区市政基础配套用地较少,导致道路建设无法设置大型的海绵城市设施。在这种情况下,可设置生态型树池。生态树池由树穴篦子、碎石蓄水层、掺沙种植土层、碎石排水层、穿孔排水管等组成。生态树池种植土要比周边人行道低10cm,防止积水过多漫出人行道。同时应选择耐涝的乔木作为行道树,如小叶榕、秋枫、樟树等。土壤需要选用掺沙的种植土,且树穴深度应达到1m。种植土层下是碎石排水层,采用级配碎石,可过滤积水也一定程度防止行道树树根往下生长,破坏树池最底层的穿孔排水管系统。
3.3.3 生物滞留带
在设计道路外侧绿地时,可选择设施生物滞留带。利用生物滞留带有效储存雨水,对周围植被进行灌溉,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该设计利用路边生物滞留带来缓冲水流流速,提高道路使用年限。利用生物滞留带里的卵石、沙土有效地过滤水资源,缓解城市雨水等自然灾害带来的隐患。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污染现象的发生。生物滞留带的搭配应选择易于管理、后期养护费用较低的植物品种,如凌霄花、榔榆、万年青等,植物应符合耐涝的生长习性。
3.4 科学选择适合海绵城市的植物
在对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时,应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发展,科学地选择植被,确保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确保绿化带设计质量得到保证。当选择绿化植物时,应尽量选择耐涝、耐旱、存活率高的植物,这类植物更能适应城市道路的生存环境,有效降低后期道路绿化的养护成本。而且所选植物应兼具防尘、抗噪音等特点,可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最后应考虑关注植物的色彩及形态,形成多种植物结合的植物配置,建设高品质的道路景观。
4 结语
为了全面提高道路绿化设计质量,丰富城市绿色生态功能,将“海绵城市理论”融入到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不同的海绵设施特点,设计相应的植物品种,同时应根据海绵设置的形式制定相对应的景观方案。可让海绵城市建设更具观赏性与实用性,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景观建设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