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2021-11-24陈大建

商品与质量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抛石软土含水量

陈大建

重庆市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 400060

对于公路工程建设来说软土地基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其他施工作业开展的基础,会对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过,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其处理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以及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技术进行处理,不但要考虑到处理的效果还需要考虑经济性方面的问题。如果地基的含水量比较大的话就会降低它的承载力,只有经过了有效措施的处理以后才能使地基变得稳固,承载力增强。软土地基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必须要不断的创新和优化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处理的效果,简化处理过程。下面我们对软土路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只有了解了它们的特点才能确定选择哪种方式来进行处理才会比较合理[1]。

1 软土地基

所谓软土,就是指强度值比较低,同时,具有较高的压缩性的软弱土质层,通常情况下,会与淤泥、软黏性土结合起,以此形成软土。一般情况下,在软土地基中含有较大的水分,含水量基本在35%-75%,而饱和度则在90%以上,软土的塑性指数在15-30。由于存在的软土,在空隙方面比较小,同时,较低的抗剪强度,因此,对于软土地基来说,强度普遍偏低。因此,在软土地基中进行路基的修建,一旦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不合理,就会导致路面发生沉降,或者导致路面的失衡现象,对公路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为了保障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提升强度,就需要对软土地基上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

2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 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根据图纸的要求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向实施,开挖产生的土方由挖掘机与自卸汽车及时外运。在开挖过程中如果土层的性质有明显变化,则应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同时上报至现场监理工程师审批,待审批通过后,现场严格按照相关指示进行施工。在不同的段落与开挖深度条件下,应采用适宜的开挖方法,保证开挖施工质量。

(2)在开挖深度不足10m的段落,应一次性开挖完成;而在开挖深度超过10m的段落,需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开挖,同时根据设计平台标高实施分台阶开挖施工,为台阶位置现场控制提供便利[2]。在陡坡段,路基形式为半填半挖,当挖方段实际宽度比行车道宽度小时,应将一条行车道上的所有路基土都开挖干净,以此使行车道中的路基保持均匀。在路堑开挖过程中,需利用不同机械设备进行相互结合,以加快施工进度。另外,为避免边坡与基床部位超挖,需在坡面与基床上保留30cm左右的土由人工进行清理。如果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遇到地下水,应做好挖沟排水,以降低这一范围内的地下水位。将路堑开挖好以后,及时开始边坡防护与排水设施施工,根据设计要求的标高对路床表面进行整平。若路床上的土,其密实度与含水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则要进行适当的处理,比如当实际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时,应进行翻晒处理。

2.2 强夯法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强夯法,就是利用重锤的方式,在自由落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反复地对地基上的土层进行桩基,使得能够对夯面一下一定深度的土层进行夯实处理,这样便可以很好地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和土地的整体稳定性,进而起到减少压缩性的效果。但是,在夯实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较大,因此,就会进一步地提升加固的深度。对于一般的软土地基加固的方法,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在现阶段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集中加固方法有挤密碎石桩加夯法、砂桩加夯法以及强夯碎石墩法。

2.3 换填法

换填法一般运用的是软土层中比较深的土层,市政道路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的软土层的深度如果是在0.5到3米之间施工人员就可以运用换填法来进行技术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运用换填法的时候,往往会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抛石挤淤法,第二个部分是开挖换填法,第三个部分是爆破排淤法,在这三个部分中,抛石挤淤法一般都会运用在一些积水比较多的地势,在这种地方抛石挤淤法就可以更加有效的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排水困难的问题,在运用抛石挤淤法的时候,首先应该从绿堤的中间开始抛石,这样就能够非常有效的排出地势较低地方的淤泥,其次,如果所处理的软土层中存在横陂,就应该先对处在较高位置的横坡进行抛石处理,在处在较低位置的横坡进行处理并在堤侧增加抛石的数量,在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处理之后,才可以进行之后的处理,此外,如果遇到淤泥的稠度与厚度比较大的问题的时候,技术人员就可以采用爆破排淤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还有在处理雾软弱表层地面的问题就可以采用开挖换填法,一套流程下来,对展开施工具有很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3]。

2.4 表层排水技术

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通常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必须要实施必要的排水措施,否则就会对施工产生影响,工程的质量也就得不到保障。为了保证排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必须要充分考虑地形和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与方案。因为公路工程所处的地势都会比较低,容易形成积水,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还要设置好防渗漏装置和措施,对于软土地基含水量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措施,一是铺设吸水性比较强的材料或者是装置,还有就是要开挖沟渠将积水排出去。

3 结语

软土地基是进行公路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是施工方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软土地基的处理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选择处理方案的时候不但要考虑气候以及地质等方面的因素,还应该考虑到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影响,要经济、实用、有针对性,有着良好的处理效果才能够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

猜你喜欢

抛石软土含水量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两种新型抛石护岸工艺在深水区应用效果对比*
结合Sentinel- 1B和Landsat8数据的针叶林叶片含水量反演研究
一次冰雹过程成雹机理的数值模拟
沉箱抛石基床整平施工技术
浆喷桩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基于两相混合流理论PEMFC含水量特性分析
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软土一维非线性固结分析
液氯中含水量测定注意事项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