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完善
2021-11-24李明
李明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6)
一、引言
中小民营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必须加强人才管理。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加入,留住现有的人才,不断壮大企业人才队伍,推动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的作用
(一)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不仅能够提高民营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帮助员工实现自身价值,而且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应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能够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将个人的优秀表现展示出来,保持积极上进的工作状态;也能够使员工通过自我反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成长。同时,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下,民营企业能为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同时,将员工的工作动机、工作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大大提高工作效率[1]。除此之外,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还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
(二)增强企业凝聚力
将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应用于员工管理工作,站在民营企业的角度来看,不仅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员工自愿留在企业,与企业共同发展进步,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三)提升企业吸引力
民营企业想要持久稳定发展,必须提升人才竞争力。大多数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都有共同的特点,即薪酬福利待遇及优惠政策非常全面,并具有很强的人才吸引力[2]。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能够提升人才吸引力,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使中小民营企业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企业员工在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积极主动地工作。同时,企业员工受良好竞争环境的影响,能将工作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
三、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不足
(一)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效果不明显
许多中小民营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只注重企业内部物质资源优化配置,激励机制主要针对销售部门。因此,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效果不明显,留不住人才,而其他非销售岗位的人员流动性强,吸引不到新的人才加入。最终,企业内部各部门发展不协调,整体发展不稳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效果不明显。
(二)企业对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投入力度不够
许多企业对激励机制的重视度不够,对激励机制的开发力度不足。有的民营企业虽然建立了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但激励效果不明显,人员管理问题依旧存在。例如,许多政策是应急性的,要么吸引力不够,要么延续性不足,员工参与意愿不强。
(三)员工个人需求被忽略
中小民营企业在进行激励宣导时,缺乏有效的沟通,没有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激励机制由企业以命令形式传授给员工,员工的实际需求得不到回应。在激励手段上,中小民营企业只注重物质方面的激励,忽略了员工的精神需求,导致员工看不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和发展空间,得不到企业管理者对其工作的认可[3]。久而久之,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工作效率降低。
(四)企业激励氛围不够浓厚
受企业长期思想管理的限制,许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缺乏相关激励机制理念和新思路,在拟定激励机制时着重关注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员工个人的发展和利益,对现有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除此之外,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完善,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导致许多激励条例形同虚设,整个企业的激励氛围不够浓厚。
四、完善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措施
(一)提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中小民营企业应该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提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企业,留住现有的人才。在进行激励时,必须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的薪酬体系和奖惩制度[4]。企业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及时弥补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并监督人力资源部门将激励机制落实到位,以此提高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二)提高对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重视程度
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提高对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重视度,及时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人力资源部门也要及时向企业管理层反馈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有效的沟通能让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工作得到改善,及时反馈有利于加深企业管理人员对员工的了解,并及时调整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三)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中小民营企业应该将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相结合,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不仅要注重员工的薪酬福利需求,而且要注重员工的晋升发展需求。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可以增强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激发员工的工作兴趣和积极性,对发挥其个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外部激励就是对员工进行物质方面的激励,如工资、奖金、福利等。物质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对物质奖励的追求欲望,促使员工的工作行为符合企业规定,同时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进行物质激励时,企业应该注重激励机制的公平性,既要满足底层员工的物质需求,也要满足高级人才的需求。员工受到相应的物质激励后,会感受到企业对个人价值的重视,从而自尊心得到满足[5]。
内部激励能满足员工的自尊心和成就感,使员工在企业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晋升机会。中小企业在进行内部激励时可以采取榜样激励法,通过表彰表现优秀的员工,在企业内部宣传先进个人的事迹,激励更多的员工向榜样学习。
(四)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
中小民营企业想要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良好的激励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工作氛围,提升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离不开有效的激励手段[6]。例如,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对员工采取管理激励,建立合理、严密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员工进行阶段性考评,不断激发员工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考评结果优秀的人才参与企业管理工作,满足优秀人才的发展需求,同时提升其他员工争优评优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
(五)科学合理地设定员工绩效目标
中小民营企业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员工设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帮助企业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只有设立合理科学的绩效目标,员工才能按照目标开展工作,从而进一步落实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实现企业利益与员工个人利益的共赢。
五、结语
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人才竞争优势,应该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及员工实际需求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发挥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作用,改变传统激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