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熟油菜新品种“湘油420”的引进试验示范初报

2021-11-24李施蒙袁玉婷王晋雄次仁白珍

西藏农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全生育期生育期油菜

李施蒙,袁玉婷,王晋雄,次仁白珍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32)

油菜是西藏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145 万hm²左右[1]。西藏自治区地处高原,区内海拔差异较大,气候变幻无常。西藏河谷农区以育成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为主,高寒农区以育成早熟油菜品种为主。白菜型油菜虽抗寒、抗旱能力较甘蓝型油菜强,生育期较甘蓝型油菜短,适宜高寒农区种植,但其在品质、产量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品种问题是推动油菜生产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为了丰富西藏油菜品种类型,开展了大量引种工作[2-5],但西藏海拔3800 m 左右半高寒农区油菜品种依旧缺乏,主要以品质较差的白菜型油菜品种(藏油3号)和当地小油菜为主。“藏油3号”作为高寒农区的当家品种,种植历史已有20 余年,因其品种退化等导致西藏油菜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亟需选育及引进适宜高寒农区种植的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即引进成熟期与白菜型油菜相当或稍晚,抗寒、抗旱性较好,品质较优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来替代当地白菜型油菜的种植。近年来西藏主推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由于熟期较晚,在海拔3800 m左右的区域,受霜冻、干旱等影响,产量和成熟期也直接受到了较大影响。而早熟品种“湘油420”是由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用“中双9号”作母本、“湘油15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早熟性状定向选择而育成的生育期大幅缩短的甘蓝型油菜[6]。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于2018年,根据高寒农区对早熟品种的需求[7],从湖南农业大学引进“湘油420”品种。本试验于2019—2020年通过对引进甘蓝型油菜品种“湘油420”在拉萨、堆龙德庆县、拉孜县2年3点的试验研究,确定该品种是适应西藏半高寒农区生态环境的早熟、抗寒、高产的油菜新品种,同时配套油菜实用综合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为下一步甘蓝型早熟油菜推广和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油菜品种为甘蓝型油菜双低常规品种“湘油420”,2018年从湖南农业大学引进。

1.2 试验方法

采用油菜直播生产方式,2019—2020年播前施农家肥500 kg/667m2、二铵7.5 kg/667m2、尿素2.5 kg/667m2。采用机播方式,根据各试验地点气候特征,于4月8日至5月18日陆续播种完毕。整个生育期间密切观察其出苗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成熟期等性状。设置2 个对照,分别为甘蓝型油菜“山油2号”,白菜型油菜“藏油3号”。

1.3 试验地点与面积

拉萨试验点(西藏自治区农业所3号试验地),海拔3658 m,2019年面积333.5㎡,2020年面积667m2。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试验点,海拔3850 m,2019年面积3333.5m2,2020年面积6667m2。日喀则市拉孜县夏杂村试验点,海拔3970 m,2019年面积6667m2,2020年面积6667m2。

1.4 栽培管理技术

栽培管理水平略高于当地水平或与当地大田生产水平相当。2019—2020年分别对示范品种全生育期灌水3 次,中耕除草3 次,间、定苗各1 次,并及时进行松土培根。苗期、蕾苔期各追施尿素7.5 kg/667m2。蕾苔期及花期分别使用氯氰菊酯、吡虫啉防治小菜蛾及蚜虫2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熟期

“湘油420”在4月8日至5月18日播种的情况下,8月7日至9月20日左右均可成熟。在拉萨试验点,2019年“湘油420”全生育期129 d,“山油2号”142 d,“藏油3号”116 d;2020年“湘油420”全生育期121 d,“山油2号”141 d,“藏油3号”118 d。堆龙德庆县古荣乡试验点,2019年“湘油420”全生育期133 d,“山油2号”143 d,“藏油3号”118 d;2020年“湘油420”全生育期134 d,“山油2号”145 d,“藏油3号”120 d。日喀则拉孜县夏杂村试验点,2019年“湘油420”全生育期130 d,“藏油3号”118 d;2020年“湘油420”全生育期126 d,“藏油3号”120 d。“湘油420”较白菜型油菜“藏油3号”相比生育期延长,与甘蓝型油菜“山油2号”相比,生育期明显缩短(表1)。

表1 2019—2020年各示范点”湘油420”生育期

2.2 抗 性

通过2年3 点的试验示范,“湘油420”抗倒、抗病能力较好,植株长势整齐,成熟度较为一致,菌核病发病率为0。该品种在2.5 万~3.0 万株/667m2密度下,株高在129.59~138.56 cm 左右,抗倒伏能力较强。

2.3 产量

2019—2020年示范结果显示:拉萨试验点(农业所3号试验地)2019年和2020年产量分别为109.39 kg/667m2,165.68 kg/667m2;堆龙德庆县古荣乡产量分别为110.76 kg /667m2,151.80 kg/667m2;拉孜县夏杂村产量分别为119.80 kg/667m2,144.20 kg/667m2;平均产量133.61 kg/667m2(表2)。

表2 2019—2020年各示范点“湘油420”产量结果

2.4 品质

拉萨试验点(农业所3号试验地)“湘油420”含油量为46.41%,油酸为68.55%,芥酸为0,硫苷为19.38 umol/g。

拉孜县夏杂村试验点“ 湘油420”含油量46.10%,油酸49.36%,芥酸1.21%,硫苷23.75 umol/g。

堆龙德庆县古荣村试验点“湘油420”含油量46.01%,油酸50.23%,芥酸1.03%,硫苷20.03 umol/g。

2.5 特征特性

子叶较大,幼苗直立,叶片较圆、中等大、淡绿色,叶柄长度中等,茎秆坚硬,抗倒性强。在每667m22.5 万~3.0 万株密度下,长势较好。株高129.59~138.56 cm,一次有效分枝数4.56 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239个左右,其中主花序有效角果数36个左右,角果较大,每果粒数24.56粒,种子黑褐色,千粒质量4.05 g左右。

3 讨论与结论

3.1 关于品种的生育期

通过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湘油420”在西藏海拔3658~3970 m 区域种植,4月初~5月18日左右播种的情况下,最晚9月20日左右可以成熟。生育期121~134 d,与白菜型油菜116~120 d 相比,晚熟1~18 d,与甘蓝型油菜141~145 d 相比,早熟7~24 d。

3.2 关于品种的栽培技术

(1)播种期。“湘油420”在西藏播种过早,幼苗会遭遇晚霜霜冻,影响苗全苗壮。播期晚于5月20日以后,9月以后会遭遇早霜危害,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2)密度。“湘油420”播期一般在4月8日至5月18日左右,此时西藏气温逐渐升高,油菜一般14日左右出苗,生长较快,植株较壮,分枝多,抗倒能力较强。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必须确保油菜田间密度在2.5万~3.0万株/667m2。

(3)施肥。一次性施足底肥,苗期及蕾苔期各追肥一次,利于早熟高产。

(4)除草。从苗期、蕾苔期田间出现小草时,及时进行除草。

综上所述,引进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湘油420”发现,其生育期较当地甘蓝型油菜品种明显缩短,熟期稍晚于当地白菜型油菜品种,在西藏海拔3658~3970 m 农区能够完全成熟,抗寒、抗旱性强,且产量、品质方面优于当地白菜型油菜品种。品质相较于“湘油420”在湖南的种植情况,该品种在西藏种植后含油量、硫苷含量有所提升,说明高原生态环境有利于油菜油份的积累,与前人[8-9]研究结果一致。焦国成等[10]的研究表明,“湘油420”在西藏海拔4200 m的拉孜县拉孜镇拉龙村不能成熟。因此,“湘油420”适宜在西藏河谷农区及半高寒农区(海拔3970 m 及以下)种植,可以丰富半高寒农区甘蓝型油菜品种类型,同时配套油菜实用综合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亦可作为西藏半高寒农区白菜型油菜品种的替代品种,可进一步扩大示范,以促进西藏油菜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全生育期生育期油菜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干旱与氮肥施用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落成仪式在黑河举行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2014年峄城区花生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