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对策与路径
2021-11-24杨敬芹
杨敬芹
王凤楼镇人民政府 山东德州 253109
1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成效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农业机械化在粮食生产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农业机械化取得了新的进展。推动了复合、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农机融合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示范和驱动能力。
(2)社会服务的新发展。作为农机服务的拓展延伸,农机合作社有效地组织了手机用户,提高了农机经营规模。
(3)规模化农业的新成就。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承包耕地、农地托管、土地承包、等合作方式组织大规模经营,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有效的解决了部分农地的放弃、废弃问题[1]。
(4)通过合作来增加收入。农机专业组织涉及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域,农机劳动市场的扩大,技术装备的更新以及劳动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增长点。
2 弱项短板及成因
2.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山区耕作条件不适应
现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重点是高性能、低能耗、重点生产环节的大中型农机。小型机械未列入省级补贴目录,补贴程序制约了农民购买大型机械的积极性。此外,小型机具成本较低,国家补贴资金相对较少,经销商的经营积极性不高,技术服务,特别是调节器滞后,小型农业作业“无机可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适应当地农机需求。
2.2 农机服务能力水平与机手技术需求不适应
农机技术服务体系没有实名制,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大多数乡镇农机技术和管理人员被占用,导致农村缺乏青年劳动力,“小农”的自给自足影响了新机械、农业机械化的正常发展[2]。农业机械服务,特别是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维修和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机械技能不匹配”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粮食、水果、蔬菜、马铃薯、医药和动物不能适应发展农业机械的需求。
2.3 农业废料处理利用与生态环保要求不适应
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原地消化和循环利用,将秸秆还田,经过腹部还田,可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沼气能源生产,堆肥有机肥,有利于粮食生产和农业环境保护。但是,在小农生产中,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消化而不被利用,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农村“六乱”难以治理,生活环境肮脏恶劣。现阶段农业机械以种植、播种、收获为主,但在杀灭、脱胶、添加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农业废弃物处置的“无机可利用性”问题亟待解决。
3 对策与路径
3.1 强化农机装备配置,全力解决“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难点
3.1.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统筹推进耕地标准化治理、山区机耕公路、配套管网、梯田、堰坝等粮食生产功能区使用的基础配套工程,修复和加强建设5年以上自然灾害破坏的基础设施,使其适合大中型农业机械进入,为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创造条件[3]。
3.1.2 简化农机补贴流程
扩大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范围,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比例,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在耕作、种植、收获、灭绝等作业环节的补贴程序,使贫困地区的农机购置补贴与平原地区的农机购置补贴不同,有利于山区农业生产。
3.2 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全力疏通“机棚不配、机艺不合”的堵点
3.2.1 制定操作规范标准
整合和协调现有农业设施、农业机械设备、资源资产,积极发展耕作技术与农业机械技术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安全储存、维修、备件配送等服务渠道;制定严格的“粮食、水果、蔬菜、马铃薯、药品、动物”和废弃物处置机械化的《农业机械服务标准》。通过建立规范化运作和专业化服务队伍,确保粮油作物、经济水果、废弃物处理机械化作业和社会服务遵循规范、标准。
3.2.2 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
尚不具备流通条件的山区或者农产品主产区,农民不愿意转让土地的,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社会资本,在山区采用“托管”或者“半托管”的方式,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贫困山区农民提供农业机械化的前期生产、生产、后期生产和废物处理的全过程进行机械化服务[4]。对于耕地面积小、种植品种多的村组,重点培育集耕、播、收、还田的农机综合服务机构。金融部门要研究适应农业机械化贷款发展的新产品,提供抵押贷款和低息贷款,解决山区贫困农民买机没钱的困难。
4 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全力消除“认识不足、措施不力”的盲点
4.1 政府重视是前提
粮食储备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口粮,还关系到国家应对风险的能力。各级政府要重视农业机械化和粮食生产安全,有效整合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优化支撑倾斜配置。首先,要提高农机大项目一体化程度,通过项目支持、经营补贴等多渠道、多方式增加投入。第二,要扩大农机购置补贴的支持范围,把现有的农业设施和耕作技术纳入各级财政支持的范围。第三,落实国家补贴政策,完善扶持机制,重点支持服务模式、经营补贴等机制,稳步提高生产效率。
4.2 模式创新是重点
结合路线装备调农艺、改模式;围绕成熟技术定规范、建体系;依托体系成果强示范、促推广,从根本上解决粮油生产规模小、质量差、效益低的问题,实现粮油生产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5]。根据路线和设备,调整农艺,转变模式,按照成熟的技术,规范和建立制度,依托制度成果,强有力的示范推广,从根本上解决粮油生产的问题,实现粮油生产持续发展的目标。
5 结语
为提高粮食的产量,应在粮食主产区采取技术手段,实现粮食的高产量,加大财政政策投入。以农机社会化服务巩固生产为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解决粮食安全隐患,保障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