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研究
2021-11-24杨锴
杨锴
宿松县城区路灯管理所 安徽安庆 246500
在科学化以及工业化生产的背景下,近年来装配式建筑以标准化成产、节能环保的特点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但是由于装配式建筑发展处于初期,在建设的过程中过多的追求工期和成本,出现了很多的质量和安全问题[1]。
1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设计因素
装配式建筑设计为工程施工与工程管理的基础,部分设计人员未在前期考虑建筑结构构件的分离、运输、堆放、拼接等要点,使设计方案较为模糊,加大了工程管理难度,难以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各项要素,引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或进度问题。
1.2 管线与预埋件问题
管线与预埋件问题在施工现场主要的体现为预埋管线堵塞、移位,在穿线时遇到障碍,以及预埋件脱落、移位等问题。其主要产生原因为:①设计时未很好地考虑转角问题,导致预埋管线出现直角,穿线困难;②在构件生产时,管口防护不到位或管线连接不紧密,振捣时易使部分混凝土进入管线造成堵塞;③管线与预埋件未固定好,导致其振捣发生脱落与移位。
1.3 构件存放问题
预制件如果不能够被放置到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妥善存放,很容易遭到损坏。如果预制件存放区域的封闭措施不够严谨,无关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闯入的话,很可能会存在吊物砸人的隐患。此外,若是区域地面不够平整坚实,构件无法呈水平或者竖向状态存于地面,则有可能发生地面沉降的风险,致使构件倾覆伤人的事件发生。若是构件堆放不够规范,尤其是墙、板、柱一类的构件没有被整齐地放置于相应的存放架之内,在吊装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构件与存放架相互碰撞倾倒的情况。
2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措施
2.1 完善装配式建筑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各种制度等,通过其落地与执行,从宏观上减少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依照这些规范标准,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对PC建筑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以及对工程进行验收,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与奖惩,以确保PC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时,这些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各种制度,也为施工企业进行PC建筑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指导与抓手,施工企业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的质量管理工作。
2.2 创新管理理念
为保障各个工序与单位的协调配合,案例工程结合生产加工周期、工程工期、安装时间等因素,以倒排方式进行设备、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并结合工程施工要求,事前设定加工周期长的设备的技术参数,如电梯、锅炉、舞台机械等,提高生产加工因素管控效果,保障设备、材料按期进场,实现采购环节与生产环节、工厂构件生产与现场构件拼装的同步进行,强化进度管理成效,使案例工程按期完工[2]。
2.3 对方案设计工作加大重视
设计人员应对配装饰建筑的规范要以做充分理解,绝对不可以盲目追求预制率。不同专业之间应该对设计进行协同,以防在设计上有考虑不充分的地方。设计文件上需要对重点位置进行标注说明,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切实落实设计单位的安全责任。多方单位应该对图纸进行严格的会审工作,以加强深化设计。施工单位可以采用BIM技术建模,通过模拟施工的方法规避碰撞情况。项目组应该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可行性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专项方案。项目部要对构件吊装运输及运输路线、现场吊装施工情况等问题制定专项的施工方案。
2.4 引进先进技术
在工程管理中,施工单位引进BIM技术,为工程协同设计与协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全面整合案例工程的各项信息,构建BIM模型,利用BIM软件的可视化、模拟化功能,评估协同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性及经济性,选出最优设计方案,为后续工程施工与管理提供有效指导;利用BIM软件的共享特征,为设计、生产、施工等部门沟通提供便利,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为不同工序的并行施工奠定基础。2.5应用BIM技术“两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将BIM技术应用于PC建筑施工,其可视化和数字化的特点不仅可以提升PC建筑施工效率,还可以提高其施工质量。在设计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可实现设计信息即时修改、实时更新,确保各方之间的高效沟通,避免信息不对称;进行碰撞检测,提前规避PC建筑后期吊装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错漏碰等问题;在施工阶段,可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模拟、可视化交底以及直接质量控制,提高PC建筑的质量管理水平。此外,PC建筑的参建各方也可借助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高效沟通与质量的直接管理,为PC建筑的施工质量提供保证[3]。
3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自身包含大量复杂的施工环节,并且因为用电及高空作业的频率较高,其安全隐患相对要更多一些,但是于装配式建筑的机械化水平较高,在人员配置方面会节省很多,所以,在此方面为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便利。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