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视角下完善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探索
2021-11-24王冉
王冉
(焦煤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一、引言
就行业整体而言,市场风险始终存在,就企业个体发展而言,其风险不仅源于外部还源于内部管理。通过本文的案例,可窥见金融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其对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内部控制视角下风险管理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视角下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原则
内部控制视角下,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必须基于四个原则。其一,融合性原则。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并非是脱离部门、人员单独进行的工作,它需要与企业纵向战略目标的下发、横向部门职员工作的分解等融合,让企业围绕风险实现管理工作和相关业务流程的融合,做到风险实时监控。其二,全面性原则。在内部控制管理理念中,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应当覆盖所有风险类型,渗透企业的方方面面。其三,重要性原则。风险攻击是全面的,但企业对风险的管理需要有所侧重,要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监测,及时识别、应对。其四,制衡性原则。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必须考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差异,避免得不偿失。
三、内部控制视角下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
内部控制视角下,金融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对企业、个人、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管理工作对企业的意义:第一,它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高质量的风险管理能够让企业充分认识到短板及其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减少风险损失,保证企业持续经营,迅速恢复生产能力;第二,风险管理能够帮助金融企业提升经济效益,降低管理费用,从心理上来讲,强有力的风险管理能够让企业上下获得安全感,降低企业人员或资金的流动性。
风险管理对员工个人的意义: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帮助金融企业避免经济流失,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和信赖感,使之更好地投身企业建设,参与风险管理,两者相辅相成、形成闭环。
风险管理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手段能够帮助企业抵御风险,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使社会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四、内部控制视角下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集中度提高
近些年,我国融资租赁虽然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势态,但随着市场蛋糕的逐渐缩小,过多且集中的企业面对的生存风险也逐渐增大。尤其是在内部控制全员应用不熟练的情况下,再加上诸多企业“只看到自己想看的”,盲目追求企业扩张,没有对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及相关衍生行业进行预测、分析,埋下了很大的风险隐患[1]。
(二)信用风险无法正确识别
当下,多数金融企业的风险预测工作基于内部控制管理原则进行,即进行事前预测、事中监督及事后分析,但是从其信用风险管理模式上来看,没有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办法相结合,手段单一,对以往数据的依赖性较强。以焦煤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为例,其主要客户均为集团内部优质客户,还款来源较有保障,截至目前,未出现逾期还款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识别体系健全。其对承租人的考察工作,多从财务角度出发,以结构分析和总量分析为主,无法全面反映承租人的经营能力。此外,仅靠单一数据也不能推断出承租人未来的发展情况[2]。
(三)预警机制不健全
对有融资租赁性质的金融企业来说,完成项目只是第一步,按照约定,足额足期收回期款,才是保证企业利润的重要步骤。随着企业规模的日渐扩大,融资租赁公司的存量租赁资产有所增加,对这些资产的管理,成为企业的风险来源之一。但承租人的经营能力会随着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不断变化,很多融资租赁公司对成交后的承租人运营情况分析不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公司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本案例中的公司,已开始重视租后资产的风险管理,以及相对完善的资产管理办法,但是受人员等的影响,无法真正指导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虽然在部门和制度方面都建设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办法,可是在实际操作中仍旧受限。其中,问题最明显的是不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其无法识别风险发生的前期信号,在内部稽查工作中未发挥实质性作用,导致风险管理流于形式。
(四)资产风险分类不合理
企业经营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收益,规模扩大、业务增加、职员增多既是企业发展的常态,也是企业运营质量的体现。随着对接客户的增多,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无法实现针对性的对接管理。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对资产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完善、优质的资产分类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正确识别风险,还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对企业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也能起到侧面提示的作用。
五、内部控制视角下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优化路径
(一)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分散风险
市场宏观环境变化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远大于企业自身的主观选择,如果企业如过往一样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单一项目或行业上,而不注重自身的全面和多维发展,无疑会增加外部风险。因此,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金融企业,必须注重多元化发展,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首先,做好对相关行业的分析工作,结合实际预测自身发展能力及竞争能力,包括区域覆盖度、潜在上升空间等;其次,根据市场宏观经济预测、行业替换等,积极评估信用风险,动态更新企业发展重心和布局,充分完善事前工作。
(二)建立信用风险识别体系
为了加大金融企业的信用风险防范力度,企业必须建立信用风险识别体系。第一,明确信用风险指标,从现金债务总额比、流动比率、资产净利率、资产负债率等入手,进一步了解承租人运营情况,加深对企业的了解,为信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依据。第二,不断完善信用风险制度,如焦煤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设置了严谨的内部控制流程,全面监控风险,并且制定了内部稽查管理办法,通过对所有业务和操作流程进行内部稽查与审计,有效防范了风险,通过多措并举的风控模式,有效避免了金融风险事项的发生。第三,强化流动性风险管控,对每一个直租、售后回租、转租赁等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对申租人涉及的合规风险、信用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判定,保证项目风险可控。从租前审查及风险预警、租中审查及安全管理、租后审查及核销处理三方面,控制企业业务风险。此外,企业还制定了财务收付款管理办法,对每笔租金的收付实行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双确认机制,保证企业资金及时到位,保证企业信用不受影响,从源头上达到控制流动性风险的目的。同时,根据部门属性,及时汇总、分析、整理企业资金动态,编制企业月度资金收支报表,组织召开资金计划会,合理筹措安排资金,确保企业资金链条的安全性。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运用,达到强化风险管理的目标。
(三)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对风险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前提是正确识别风险,因此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十分重要。建设风险预警机制时,必须将项目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融入融资租赁项目的预测生命周期,树立全过程风险观。其一,要强化人员管理,加强内部信用风险观建设,做好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采用长期激励机制替代短期绩效业绩,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二,要强化制度管理。在焦煤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了相应的项目风险管理办法、内部稽查管理办法,基于审慎性、一致性、有效性及独立客观性等原则,建设内部稽查的三道防线,即规范操作与部门自查、业务审查与风险复查以及最后的工作回看和内部稽核。
六、结语
内控视角下的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离不开人力和制度的双重帮助。企业只有强化内部各项管理机制的建设,才能够更好、更全面地规避企业风险,保证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