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动物刑法保护以及改进路径探析

2021-11-24李明晓

法制博览 2021年18期
关键词:犯罪行为野生动物制裁

李明晓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检察院,河南 邓州 474100)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野生动物本身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它们能够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平衡性作用。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滥用和破坏自然环境已经导致野生动物原本的栖息环境遭受破坏,野生动物的数量以及种类急剧下降。在此基础上,需要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实际情况完善立法工作,使整体刑法体系更加健全,将其作为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重要基础,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野生动物刑法保护的重要价值

(一)刑法立法能够明确野生动物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现行的野生动物资源管理保护法律体系是基于法律基础所提出和制定的。如果发现存在和野生动物资源管理保护法律体系的要求不符合的行为,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以及情节严重性来对相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以及制裁。国家野生动物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的执法部门对于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要求以及破坏野生动物资源问题,按照法律要求采取行政措施,包括罚款、没收财产,并且采取其他的一些治安管理处罚方式等。而刑事制裁方面则是要求国家的主管部门针对一些违反法律制度的相关责任人采取更加严厉的刑罚制裁措施。实际上,行政处罚以及刑事制裁两者能够从不同的责任划分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进行相应的管理,刑罚制裁本身的强制力更大,是最严厉的一种惩罚措施,同时也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中的犯罪行为产生威慑效果。现实中,针对一些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需要进行严厉的抨击以及惩罚,进而使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使生态平衡得到有效的维持[1]。

(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野生动物资源破坏的进度

野生动物资源是现代自然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和生态价值,能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研究基础,促进人们居住环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证生态环境及物种的多元性。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客观地了解,这就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对野生资源的破坏程度加剧和破坏速度加快,使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但是它们在生态的平衡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如果完全消失,必然会导致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因此加强野生动物刑法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二、我国野生动物刑法保护的具体情况

(一)野生动物法律保护的范围存在局限性

在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我国缺乏对野生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导致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仅仅限制在珍贵、濒危的一些物种,并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在此基础上,刑法所规定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对象仅仅是针对这些濒危的、珍稀的野生动物,体现出法律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源范围狭窄的问题,相关部门仍然没有对野生动物的生态地位产生客观的认知。实际上大多数野生动物对人类危害不大,应当对其进行全面保护,从而使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得到相应的保障[2]。

(二)对于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情况的具体性质划分不明确

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已经受到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因此,需要重视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工作,明确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一些具体行为。当前法律体系已经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罪认定为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体系中。但是在理论方面,基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影响,当前刑法法律法规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划分为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一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影响到人们对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具体认知。除此之外,目前刑法中将国家的海关管理体系作为一些珍贵动物走私的客体,并且将其在走私罪的环节中进行处理,导致对于野生动物资源犯罪行为的具体内容不明确,也不利于对相关犯罪行为的惩处以及打击[3]。

(三)刑法的规定无法在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之前提出

在刑法立法制度制定并修改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原本的打击野生动物犯罪行为体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针对一些存在严重危害的野生动物资源犯罪行为,仍然缺乏有效的法制规定,一些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存在严重的社会影响。但是在刑法中对于野生动物的危害行为规定的伤害仅仅局限在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猎捕罪等,导致相关人员在刑事责任方面的追究力度不足,这种情况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另外,对野生动物的滥食行为也比较严重,导致非法捕杀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有了相应的市场,而我国刑法中却没有对野生动物的滥食行为进行严厉禁止,导致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方面法律体系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4]。

三、野生动物刑法保护工作的改进路径探析

(一)明确划分野生动物法律保护的范围

野生动物主要包括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昆虫类和鸟类等,结合目前的规定来对野生动物的范围进行变革。野生动物品种中,针对一些对人类存在危害的动物进行排除,而对其他的动物开展相应的保护工作,按照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和栖息地来划分野生动物的保护标准,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伤害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和严格的制裁,从而能够对犯罪分子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5]。

(二)需要增设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将其具体内容进行规范

我国刑法主要是根据犯罪侵害的同类客体进行划分,但是同时将具有相同属性的犯罪行为划分为同一部分,针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难以协调一致。应当了解到,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除了影响国家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更严重的是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以及统一性,导致整个生态系统中生存的公民环境权受到了相应的破坏,间接导致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因此,这种犯罪行为的客体相对来说会比较复杂,更多会考虑对于环境方面的影响。需要向人民群众深入地渗透一些环保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细节部分来渗透相关的理念[6]。

(三)明确点食、购买、出售野生动物菜肴罪的相关行为

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吃野生动物的习惯,国际上对于这项犯罪行为的立法缺乏相应的参考借鉴。如果要改变食用野生动物这种陋习,需要人们主动地提高生态保护方面的意识,只有通过法律的强制约束力才能够对人们的意识产生相应的影响。要求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对点食、购买、出售野生动物菜肴的行为进行明确,并针对执法过程中发现存在的一些真实违法行为情况进行严厉的打击,对相关人员进行惩处,如果情节严重,还需要对其进行刑事处分。这样完善的法律体系能够有效地防止各种依附于野生动物存在的病毒和细菌传播开来,防止野生动物群体数量的下降,也防止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7]。

四、结语

我国地域辽阔、气温环境南北差异很大,野生动物资源分布很广泛,是十分宝贵的一项自然资源,但与此同时,由于人口基数大,社会大众会对野生动物资源缺乏相应的保护意识。在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工作中,普遍存在各种问题,导致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减少,甚至存在一定的灭绝风险。本文针对野生动物刑法保护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进路径,希望能够使我国的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能够增强。

猜你喜欢

犯罪行为野生动物制裁
利用“短信嗅探”技术实施网络侵财犯罪行为的定性研究
保护野生动物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识别美初级制裁和次级制裁
制裁与反制:西方与俄罗斯之大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