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犯罪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2021-11-24晏方舟
晏方舟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一、大学生犯罪行为的特点
(一)犯罪类型多样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犯罪案件增多,随着高校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犯罪问题逐渐升温,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焦点之一。[1]涉及的案件类型更加多样,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经济秩序、侵犯他人权利等。其中,盗窃、故意伤害、强奸是较为集中的犯罪行为。
(二)犯罪手段残酷
从近几年的大学生犯罪类型来看,作案手段非常残忍。造成这一恶劣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报复心理在作祟。在大学生群体中,有部分人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难调节自己的情绪,当与他人意见不统一时,往往显得更为偏激和浮躁,容易在愤怒情绪的驱使下,打破心理平衡,失去理智,进而做出犯罪行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心理调节能力,学生心中郁结的情绪长期得不到舒缓,抑郁成疾,有时因为一件小事便会做出过激反应。
(三)犯罪的突发性
所谓突发性犯罪,是指在强烈的情绪和后果的控制下,没有事先的计划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嫌疑人对犯罪的后果不清楚,在丧失自我控制能力情况下做出了违法行为。由于社会经验的匮乏,大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自制能力差,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容易情绪化。在社交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争执,当争执不能及时解决时,就容易产生更大的矛盾。有些案件的犯罪动机就是由于一时冲动,而造成了惨剧。造成突发性犯罪的学生人格往往存在缺陷,心理状态不健康,主要集中表现在对社会规则的漠视。心理问题的长期存在,使学生的心理逐渐扭曲,最终酿成悲惨的结果。
(四)犯罪手段智能化
大学生群体的素质很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扎实,在自己所学的领域内有不错的成绩。一些大学生利用高科技手段盗窃财物,利用计算机窃取公司的商业机密,参与实施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此外,相比于高中生活,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对轻松,学生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一些学生感觉生活无聊,为了寻求刺激,会主动获取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来迎合自己的低俗趣味。甚至有学生抱有侥幸心理,以恶作剧的心态来实施犯罪行为,满足自己的低级需要。
二、大学生犯罪的心理情况
(一)心理自卑
许多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具有片面性、泛化性、敏感性、掩饰性、封闭性、退缩性和自负性等主要特点。[2]当人对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作出比正常水平低的评价时,就属于自卑心理,具备这种心理特点的学生在生活中更容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心理自卑的学生往往会过度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他人的言行会做出过激的反应,产生不良情绪,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遇到压力时会采取过激的行为。
(二)仇恨心理
大学生心中的仇恨心理通常表现为对他人或者社会产生不满、怨恨情绪。当部分大学生感觉到自己没有受到公平对待时或者被羞辱时,就会产生仇恨的心理,他们想利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不公的待遇。存在这种心理矛盾的学生,一旦无法利用合法手段解决需求时,就会采取极端的手段发泄自己的情绪。利用这种方式,他们实现了心理平衡,但是也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存在这种心理的学生在产生情绪郁结时,就会对他人或者社会进行极端的报复,给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三)虚荣心强
虚荣心指的是人们对于物质享受和精神赞扬方面的需求。从根本上来说,虚荣心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制约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虚荣心的外在表现是功利主义,这就使一些学生做出不当行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功利主义也一样,“功利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双重影响,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注重个体主体地位和进取意识明显增强;消极影响则体现在个人理想信念错位和过分强调个人利益”。[3]适当的功利主义可以帮助学生尽早在经济上独立,树立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但是,一旦这种思想过度化,就会使学生失去人生方向。
(四)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一,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成长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多数大学生的家境一般,在进入大学之后接触到全新的生活环境。当学生的经济条件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时,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当这种思想持续发展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极端思想,会怨恨社会的不公。有的学生会产生过度渴望成功的心情,有时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不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第二,高校环境的影响。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不太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完整的思想体系,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多数学生不注重同学之间的关系,缺乏应对矛盾和冲突的能力,经常会有同学因为各种小事争吵起来。
三、大学生犯罪心理的教育对策
大学生犯罪问题是高校建设的主要任务,大学生犯罪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损害了大学生集体形象。因此,高校要积极寻找消除犯罪的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造成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高校要从实处着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健康档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个人身份信息。高校应当如实登记学生的姓名、班级、个人及父母的联系方式、家庭基本情况、定期心理测验记录、心理自评及他评等情况。辅导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新学生的基础信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2.心理预警信息记录。造成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家庭经济情况、恋爱、升学、就业、社交等。院校要将在不同的时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应对方案,并将干预结果如实登记在册。3.记录回访情况。在心理干预完成之后,负责教师要开展跟踪回访。并将相关的情况填入大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心理问题的解决不能依赖一朝一夕之功,在干预结束之后,要判断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心理发展情况,确保学生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不会发生类似的心理健康问题。
高校还要开展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防控工作。辅导员要在班级内部设置心理健康委员,实时监测学生班级内部的学生心理情况,耐心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同时,要引入心理委员与辅导员双向沟通的制度,确保学生心理干预的效率。
(二)净化学生的生活环境,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大学在管理中应当注重周边环境的净化,禁止学校周围出现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尽量帮助学生远离不健康、不文明的场所,建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在管理中应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整治周边的环境,注重学生的实际境地和成长状况,开展符合学生兴趣的探究和娱乐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团结、互助的校园文化可以给学生以安全感,减轻大学生的心理疲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校应当致力于建设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第二课堂。多多举办文艺晚会、体育赛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课间时间,更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价值。良好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联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参与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自省习惯
学生终究要脱离熟悉的校园环境,独立面对人生的风雨,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高校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自我体验感,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增强学生的自制能力,教会学生合理排解自己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反省、自我监督,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对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而言,造成大学生产生犯罪心理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较多,学校应当在教学和工作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措并举,在最大程度上优化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减少外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的不良影响。其次要全面排查新生的心理状况,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确保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不断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