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党史学习教育的三棵“树”
2021-11-24□王杉
□ 王 杉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这是一个全面深刻的思想大课堂,是一场正当其时的精神大洗礼。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的重要节点上,要学习杨之坚守、松之刚毅、竹之高洁,善于从党的发展历程中汲取智慧、涵养品格,用好党史中的宝贵财富。
在心中种好一棵“杨”,从党史中汲取“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精神气节。“枝叶绝地展生机,枯干虬姿显风骨。”胡杨林是“大漠守护者”的象征。万古不枯的胡杨树,在生存条件极度恶劣的大西北,将根系深扎几十米,与干旱盐碱作顽强斗争,在大漠中成长为一片片蔚为壮观的“绿色走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翻阅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始终站在人民之中,从群众中汲取养分和智慧,逐渐成为深受人民拥护和爱戴的百年大党。而基层党员干部在党的领导下,犹如扎根戈壁滩的一棵棵胡杨树,无论在气候恶劣的秦巴山麓生态移民村,还是在条件艰苦的六盘山区破矮的土坯房、地形崎岖的大凉山绝壁村,只要有老百姓的地方,就会有党员干部扎根于此。一代代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前赴后继,用忠诚的厚度和生命的长度诠释着为民服务的温度。
在心中种好一棵“松”,从党史中汲取“巍然耸立、刚毅执着”的精神气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寒冬中、在雪山上,一棵棵不老松姿态挺拔、苍劲有力,无论气候如何寒冷,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始终是那样的坚韧不拔、顽强执着。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不平凡,前进的每一步都与挑战和考验为伴,也磨练了堪当大任的执着与坚韧。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中国共产党从未被困难吓倒,也不会在险阻面前止步,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始终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在心中种好一棵“竹”,从党史中汲取“谦逊挺拔、高风亮节”的精神气节。竹子空心,叶片低垂,如君子谦谦,品德高尚、虚怀若谷;竹子素面朝天,清新高雅,如君子彬彬,简约淳朴、淡泊名利;竹节必露,竹梢拔高,如君子翩翩,正直挺拔、高风亮节。近百年来,谦虚谨慎、淡泊名利、清廉高洁的宝贵品质在党的历史中代代传承。从革命战争年代“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硬标准,到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的优良作风,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敲响“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长鸣警钟,竹之精神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了更多丰富内涵。党员干部要传承竹子的精神品格,以“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的谦逊、“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淡泊、“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的高洁,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