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佛教教义教规中的阐释
2021-11-24心慧
文/心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在佛教经典中有大量的经文和论著,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相契相合。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佛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相契合的内容,对于充分发挥佛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爱国
“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
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句佛教界耳熟能详的话里,蕴含着佛教界爱国的深情。《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其中,国王恩其实就是指国家的恩情。佛教界倡导“上报四重恩”,其中国家就是报恩的重要对象之一。
太虚大师在《学佛先从做人起》一文中说:“人生在世,要怎么样才能安居乐业?固然,我们的生命由社会群众的力量来资养,但社会如何能使它安宁,我们常能得到丰乐的生活呢?这即是要有国家。有国家,则有政治、法律;对外有保护疆土之实的军队,使强暴之外患不能侵入,奸逆之内乱可以弭除,即天灾疫难,亦可设法防止。若无国家,不但外患无法抵御,国内人民的生命也没有保障,生活也没有安宁,要报父母社会恩亦无从报起。所以,我们更要报答国家恩,大家要以爱国心为前提!在今日众敌围攻的中国,我们中国的国民,英勇的将士,慷慨的豪杰,应在众敌环攻之时,一致奋起建设光荣的国家吧!”
爱国爱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佛教传入我国之后,佛教徒直接间接参加爱国运动的史实非常多,如唐太宗平王世充之乱有僧人参加,明代抵抗倭寇侵扰的战役也有僧人参加。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中国佛教界轰轰烈烈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早在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佛教会圆瑛法师就通告全国佛教界启建护国法会。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圆瑛法师召开常务理事会议,决议成立中国佛教灾区救护团,并自任团长,动员上海、南京和湖北汉口的各大丛林积极参加收容难民工作。在上海,赵朴初居士带领佛教界救护收容难民50 万人,许多青壮年难民经过训练后被送往苏北参加新四军。抗战时期,巨赞法师呼吁作为社会一份子的僧人为国家分忧、担当起护国爱教的责任,先后组织成立南岳佛道救难协会、南岳佛教青年服务团、南岳佛教流动工作团和湖南佛教抗敌后援会,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广行大乘佛教菩萨道精神,杀贼止恶、抢救伤员、安置难民,努力弘传了“人间佛教”思想。
佛教界人士弘法利生、护国守土、爱国爱教的崇高气节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伟大献身精神,在佛教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佛教经典里关于爱国的故事也很多。《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云:“波斯匿王白世尊曰:今此国界有大贼起,夜半兴兵擒获,今已破贼。功劳有在,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故诣来至,拜跪觐省,设我昨夜不即兴兵者,则不获贼。尔时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王所说。”波斯匿王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有力护法,曾经报告“世尊”(佛的十号之一)有贼侵犯边境的事情,给予贼人迎头痛击,马到成功。当时世尊表示许可,说“如是大王,如王所说”。可见释迦牟尼是主张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这是佛教主张爱国的一个典型案例。
《高僧传》里也讲了一个故事:“功德铠法师在关婆国时,颇为国王所敬。顷之,邻兵犯境,王谓法师曰,外贼恃力,欲见侵侮,若与斗战,伤杀必多,如其不拒,危亡将至。今唯皈命师尊,不知何计?法师曰,暴寇相攻,宜须扞御。王自领兵抗之,旗鼓初交,贼便退散。”
这也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例子。当时的国王请教功德铠法师,有邻国的军队侵犯边境该怎么办?功德铠法师也明确表示:“暴寇相攻,宜须扞御。”坚决地主张保卫祖国,反抗侵略。
二、敬业
“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佛教倡导的“精进”的进取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一种体现。在《粗野人所问经》中说:“对所做诸事,要认真坚持。”《念住经》说:“认真做事之人,定能享受成功之乐。”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也就是“一天不做事,一天不吃饭”。他每天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80 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好心地把他这天应做的工悄悄地做了,这位言行一致的老禅师,那一天就没有吃饭。
《善生经》是佛陀对在家信徒宣讲的一部佛经,讲述了在家佛弟子在修行和做人处事中的责任和义务。其中有关于如何当领导,如何做下属的内容。如做领导的,应该做到:一者随其力而作业,二者随时食之,三者随时饮之,四者及日休息。做下属的,应该做到:一者随时作业,二者专心作业,三者一切作业,四者前以瞻侍,五者后以爱行,六者言以诚实,七者急时不远离,八者行他方时则便赞叹,九者称大家庶几。
在这些经文中,清楚明白地说明了工作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具体的工作方法,告诉大家工作应该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完成任务。
在《缁门崇行录》一书中,记录了很多法师精进于道业的故事。唐朝并州义兴寺道亮法师,入封龙山(即飞龙山)和三十个人为道侣,每日诵经修持。他除了和大众共同做事外,自己另外还每天舂粟五斗,如此六年,从未怠惰间断。宋朝僧藏法师,每当要作大众的事务时,都把自己当作众人的奴仆,卖力地干活,看到人家的破旧脏衣,有时会偷偷地帮他洗干净,或加以缝补。宋朝东京慧林圆照宗本禅师,作汲水、舂米、煮饭的事来供养大众,晚上则入禅堂讲堂参道。师父姑苏承天永安道升禅师对他说:“苦行者!你负担众人的事务,实在很辛苦啊,会不会疲劳呢?”宗本禅师说:“一个修行人若舍弃一件利益众生的事而不去力行,就不叫圆满的菩提心了;我想这辈子亲身体验这件事,怎敢说疲劳呢!”这些法师用自己的身体力行,阐释了“敬业”的踏实精神。
三、诚信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
《楞严经》里有这样一段直指人心的经文:“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在这段经文里,心灵是否诚实,甚至上升到了能否出轮回的高度。讲究“心言直故”,心口如一。
《金刚经》中也有“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的名言,佛陀就是诚信的典范。
《六祖坛经》中也强调了“直心”的重要性:“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也。”《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
《大般涅槃经》则详细地说明了什么叫“质直心”,为人应该怎么做:“菩萨摩诃萨常赞人善,不讼彼缺,名质直心。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质直心也。菩萨摩诃萨常不犯恶,设有过失,即时忏悔。于师同学,终不覆藏。惭愧自责,不敢复作。于轻罪中,生极重想。若人诘问,答言实犯。复问是罪为好不好。答言不好。复问是罪为善不善。答言不善。复问是罪是善果耶不善果耶。答言是罪实非善果。又问是罪谁之所造。将非诸佛法僧所作。答言非佛法僧,我所作也。乃是烦恼之所构集。以直心故,信有佛性。信佛性故,则不得名一阐提也。以直心故名佛弟子。”
《佛遗教经》明确地表示修道之人应该“质直其心”:“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大方等大集经》说明了心灵的清净造就了质直的心态:“是菩萨心清净无尽,心清净者不作谄故,不作谄者无奸诈故,无奸诈者善分别故,善分别者无邪命故,无邪命者心清白故,心清白者常正一故。常正一者,性殊胜故,性殊胜者无轻毁故,无轻毁者灭诸曲故,灭诸曲者心质直故。”
佛制定了在家学佛人必须持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五戒其中之一的不妄语戒,也是为人诚信的表现。要做到不妄语,我们不能说假话,不能说挑拨离间的话,不能说凶狠的话,不能说花言巧语、令人想入非非的话,这是语言上的诚信。
诚信是为人的基本准则,言必信,行必果,我们还要做到行为上的诚信。《禅宗永嘉集》里有一句话:“口无恶说,身无恶行,心不谗曲,三业清净。”这些都是诚信的表现。
四、友善
“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的根本。“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愍众生”就是一种友善的情怀。这种友善普及一切众生,要视一切众生为父母,像对待父母一样的对待。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或为父母为男女,世世生生互有恩。如见父母等无差,不证圣智无由识。一切男子皆是父,一切女人皆是母。”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中记录着禅师的慈悲之言:“问:如何是古佛心?师云:流出慈悲喜舍。”《华严经》里写了我们对待各种各样的人都应该友善地对待,如:“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
在《善生经》里,则详细地解说了如何做子女、如何做父母、如何做丈夫、如何做妻子、如何对亲友,对众生有非常细致的指导,如:“子当以五事奉敬供养父母。云何为五?一者增益财物,二者备办众事,三者所欲则奉,四者自恣不违,五者所有私物尽以奉上。子以此五事奉敬供养父母……”
佛陀住世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弟子,佛陀身旁的常随众就有1250 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如何和睦相处?佛教在团体生活的原则上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这个标准叫做“六和敬”,即“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等六种规则,使大家过着互相敬重,和谐合聚,清净快乐的生活。
佛教界对广大信众倡导“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教导信众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地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同时,佛教界一直以来就有积极做公益慈善活动的传统,比如扶贫济困、孤儿助学、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空巢老人关怀、都市奉粥、监狱服刑人员道德讲座等,佛教界的无私善举帮助了无数在困苦中的人们。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佛教教义中都有很详尽的阐释。无数高僧大德也以他们高尚的德行以身弘法,令人崇敬。佛教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滋养。在新时代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致的,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具有重要意义。佛教作为一种净化心灵的教育,注重启发大众的心灵觉醒。心净则国土净,“从心开始”,净化人心,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从而“使佛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团结我国各民族佛教徒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