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微

2021-11-24陈景舒

商品与质量 2021年17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资金建筑

陈景舒

山东昌隆建设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000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建筑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企业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企业的建筑经济管理水平。如今,大多数企业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建筑经济管理体系,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对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研究,给出建筑经济管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建设性对策。

1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经济管理从工程项目最开始的投标招标到最后的质量验收都离不开经济管理工作。该工作涉及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部门和项目工作者,因此经济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连续性工作。建筑项目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对整个过程进行经济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实现企业的预期经济效益。只有合理利用经济管理才能促使建筑企业内部各部门和项目参与者加强沟通交流,全面掌握项目资金、建筑材料、工人工资等成本消耗情况,及时调整经济管理工作协调各种资源的配置。因此,加大对经济管理的研究就是不断完善和建立经济管理体制体系的过程,这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可以利用经济管理体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益目标。

2 现阶段建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管理理念薄弱

在我国,建筑经济管理存在着很多不足,上至建筑领导层,下到每个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建筑经济管理的理解都处于较浅层面,动态管理意识严重匮乏。建筑经济管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建筑经济管理者不能仅对项目某个阶段出现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处理,而忽略问题可能延伸出来的其它影响。如问题的发生对下一阶段的项目施工是否产生不利影响,及时调整给出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案。经济管理者也应把出现问题需要返工时所需的建筑材料、施工人员、制造费用等方面的成本纳入经济管理工作中来。为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必须对项目管理者进行培训,强化管理理念。

2.2 加强建筑项目参与者的协调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需要项目领导者、各个职能部门和项目施工者共同参与完成。从大的方面讲,因为建筑企业领导之间不能协调性地开展工作,导致招标项目失败,错失发展机遇。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不能各自为政,相互独立,要加强沟通交流,保证对建筑工程的协调管理。而对于施工现场工人,要明确各工种的职责范围,科学分工,对于需要多工种共同完成的工作,要加强他们之间的协调性,以此保证工程进度的有效进行。

2.3 建筑经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建筑行业中,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的是建筑经济管理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使经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经济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要了解经济管理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由于建筑经济管理在我国发展时间比较短,专业人才较少,所以建筑行业中经济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高才生只具备专业知识而缺乏现场经验,有的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却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缺乏专业和行业法律法规的知识,两者兼顾的综合型人才少之甚少。建筑经济管理需要的是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使经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工程施工前期需提前提供资金支持

首先,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和施工中,需要较长的周期,投入较高的成本,工程的资金需求量较大。所以,我国建筑行业建设和发展中,提出了提前支付项目款项的要求。部分施工单位获取工程款后并未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规范施工,因此,出现预付资金与实际建设资金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其也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建设和施工效果,容易产生经济纠纷。其次,监管单位的建筑工程资金使用管理强度存在明显不足,其加大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资金消耗,无法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的时效性[1]。故此,建设单位务必做好资金利用的管理与控制工作。

2.5 建筑经济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现阶段,部分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出现多种资金管理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也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在经济管理工作中,部分单位依然采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且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数量十分有限,这些因素均降低了经济管理工作的综合效益。

2.6 缺少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

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增加了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宣传力度,在这一宣传方式下,工程企业逐步具备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虽然如此,大部分的工程企业却并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或者已经建立形成的评价机制并不符合建筑行业当下的发展需求,有关部门并不能借助于评价机制来对现有的预算建筑经济发展情况加以全面、客观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阻碍了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评价标准到制定非常关键,只有保障了评价标准与行业发展趋势的一致性,方能够有效推进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建筑经济管理的对策

3.1 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要求不断上升,安全更是第一位的。因此建筑经济管理者要以人的安全为出发点,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其次,树立人人参与的理念,建筑工程的所有参与者应积极参加一些专业技术培训,加强专业素养,通过树立人人参与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进而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3.2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建筑工程需要项目领导者、各职能部门和项目施工者共同参与完成。从领导方面讲,建筑企业领导之间要分工明确、协调工作招标更多的项目,提升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也要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各自应负责的具体事宜,保证对建筑工程的协调管理。而对于施工现场工人,则要明确各工种的职责范围,科学分工,对于需要多工种共同完成的工作要加强他们之间的协调性,保证工程进度的有效进行。

3.3 制定系统性的成本管理计划

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建筑经济管理工作要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中。施工过程中对于各阶段资源消耗和预案制定的成本预期采用动态的经济管理方式来进行成本控制管理,以此保证工程的稳定运行。首先,企业应根据成本造价预算,要保证建筑质量,减少建筑材料隐形消耗,避免出现返工再建问题。对于工人工资投入,管理人员在相同薪资待遇下要选择干活快、质量好的工人加入施工队伍,加快工程进度。总之企业要动态管理建筑工程中的成本,以实现最终的效益目标。

3.4 提高建筑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企业也要完善招聘体系,提高招聘要求,招聘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加入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队伍中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

3.5 建立完善的资金管控机制

切实保障资金流通的规范性可有效减少多种资金问题,以此加强资金管控的整体效果。对此,建筑企业需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首先,建立完善的资金审核机制,资金使用也要满足规范和审核过程,按照规范要求使用资金,如各工区应定期上报资金使用规划,项目部门也要做好审批工作,规避由于资金使用过程中无法满足规范要求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如资金的额度较大,则要及时上报业主,做好审核工作,并以规范的审批流程合理把控资金拨付环节,减少超付问题。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防止发生资金贪污和侵占等行为。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依据标准流程办理货币收支业务,明确资金使用概况。组织经济活动时应做好事前审批,事中监督和事后审核等工作,避免侵占资金问题。报销资金时,所有费用开支均均需出具合法的票据,保证所有费用开支均经过严格审核。最后,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资金管控,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按照规范要求设立专用账户,加强资源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专户转存,确定资金开支范围,避免预算超支。依据工程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完善资金管理。

3.6 加强资金管理制度建设

相关部门需编制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严格管理和控制资金应用情况,规范并约束参建者的管理行为。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管理制度。首先,加强银行账户管理、资金划拨管理和付款管理,提高资金支出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改进现金收支和网银收支管理的整体水平。其次,明确票据管理、资金管理及费用支出管理的要求,注重收支的规范性。出纳应在登记表中登记开立的各种票据,从而明确材料的领用情况[3]。另外,在管理工作中要大力贯彻和落实责任制,明确工作人员的管理与控制职责,以便在发生问题后能够及时地将责任落实到人。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其高度重视资金管理和使用。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负责管理工作,并且细化日常管理工作内容。

3.7 完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机制

在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要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工程企业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要逐步积累工程经验,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机制,使其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该机制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评价结果来进一步提升建筑经济评价机制的实用性、适用性。首先,在建筑经济评价机制中包括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各个政府都需要重视对建筑经济评价体系的研究,尤其是要借鉴发到国家的评价体系研究,并结合实际的行业发展情况,构建符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情况的评价体系,发挥该评价体系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评价体系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节能降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价体系能够对这些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通过相应的结果分析和利用,可以为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其次,有关工程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建筑评价体系保障制度,通过这些制度来保障建筑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使评价工作更具规范性与标准化,用制度来指导实际的工作,推进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4]。

3.8 重视成本预测和经济合同的履行规划

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各个工程企业必须要加强成本预测,并加强对经济合同履行的全面规划。在成本预算管理过程中,有关管理部门需要与各个部门负责人签订承包合同,进行详细的施工预算制定和成本管理计划,依据这些来保障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对于工程现场可能存在的不同情况,管理部门还需要对相应的管理方案加以优化与调整,结合工程区域的人工、材料等情况,保障市场价格制定的科学性。当合同签订以后,在后续的执行过程中,工程的专业管理部门与人员还需要切实履行其成本监管职责,落实严格的成本管控责任,保障建筑经济目标的完成[5]。

4 结语

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逐渐的完善,给建筑行业带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企业更加重视经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积极的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得到的成绩比较理想。建筑行业中,经济管理非常重要,建筑工程建设的总体水平受到管理质量的直接影响。因此,如今很多的建筑企业更加全面的认识到建筑工程中经济管理的作用,在建筑过程中采用了各种有效的方式。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资金建筑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