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视角下对乡村公共空间规划及经济振兴的策略研究——以苏州乡村为例
2021-11-24陶乐进
杨 姝 王 吉 陶乐进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 215009)
一、苏州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研究现状
苏州处于长三角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通过一系列村庄规划建设,人文环境显著改善,公共服务逐渐完善,乡村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在苏州农村发展过程中,空洞化、老龄化问题严重,部分村庄整体萎缩,内生动力不足,综合实力薄弱,没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农村农业萎缩,整体产业特色薄弱,生态环境差,文化遗产贫乏,乡村治理不足,出现了发展活力弱等问题。激发农村的内生发展活力,突出农村的区域特色,补充城市的生态和生产功能,走生态优势、村落美、特色产业、富农、集体性强、地方特色好的发展道路,已成为新时期苏州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文创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研究现状
在多年的乡村建设实践中,理论研究长期缺乏系统性,公共空间的规划探索处于自我摸索的状态。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和配置不合理,建设标准过高或过低等是当前村庄规划出现的主要问题。农村规划建设由外部力量主导,脱离自身的需要,过分压缩村庄建设的面积,建设项目按照下限控制指标进行。忽视对公共开放空间的系统规划,致使村庄公共绿地和活动场的整体构建环境质量较差,村民对很多新建公共空间的认可度很低。
在此背景下,未来的农村公共空间规划,必须促进产业一体化,创造生态环境,促进地方文化传播和良好的农村风俗建设,完善农村治理体系,实现人民生活的真正繁荣。
三、文化创新对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的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乡村文化创新对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的重要作用也逐渐凸显。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提出,要在改善现实、传承风土人情、激发乡村活力的原则基础上,逐步推进农村公共空间建设,创建具有乡土文化和传统文脉的现代村落。有学者认为,未来的乡村文化创作应该植根于土地的母语和文化基因,促进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农村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农村文化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文化可以在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中得到传承和展示;另一方面,依托文化创新,农村公共空间规划可以完善当前的农村建设,为人们营造一种精神家园归属感。
未来乡村公共空间规划需要促进产业一体化,营造生态环境,推动地方文化传播和良好农村风俗建设,完善农村治理体系,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
四、乡村公共空间的文创产业对苏州乡村经济振兴的策略研究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当前,对人居环境和公共空间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农村的研究则相对不足。在农村改建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急需理论依据。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的动力源泉就是文创。
公共活动的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公共空间的支撑。相对安逸的农村工作后集体放松的活动,使参与者身心放松的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聚会和大型庆典活动可以拓宽村民间的交往空间,加强本地区的凝聚力,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增加经济发展和互助的机会。公共空间规划的物质基础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公共活动的发展使农村的生命力得以延伸。
(二)文创视角下对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的策略研究
(1)通过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和经济模式的解读梳理,借鉴国内外乡村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当下乡村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以苏州农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而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总结苏州市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现状。有关农村公共空间的文献资料表明了农村公共空间的特征和发展,并总结了其发展过程,同时收集整理苏州市乡村公共空间数据,对苏州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状况进行分类。
第二,分析苏州各类型乡村公共空间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选取典型农村公共空间进行实地调查、访谈,收集详细的基础数据,结合典型农村公共空间步行可达性研究和村民需求调查,提出公共空间布局和各种公共服务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提出苏州乡村的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策略。针对苏州乡村公共空间存在的各类问题,需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明确探索苏州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2)梳理区域建设状况,以及特定类型村庄公共空间分析和经济现状。大量文献研究明确了公共空间和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整理了国内外乡村公共空间的探究现状。研究影响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为了为分析农村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以确定基础。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充分认识公共空间布局和具有代表性的特定村落类型的形式与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进一步分析公共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了解村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总结公共空间在主要问题中的地位。
(三)从文创角度来规划乡村公共空间、振兴乡村经济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讨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策略。从创建公共空间规划模式的理念、原则和工作三个方面,提出了乡村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的精细化战略、公共空间的空间组织形式和保障机制。利用乡村文化创新发展,重新审视乡村资源,创新开掘,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创建具有乡村特色的小镇,开展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乡村发展新动力的关键。在特色乡村建设进程中,要充分发挥艺术的独特魅力,既要将现代生活美学融入我们的传统村落,改善生活质量,也要利用设计去刺激创意的构思,孵化乡村文创产业,带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
乡村美丽生活既是一种审美观的生活形式,也是一种生活意义的美学体会。改建艺术乡村,不仅要丰富、充裕其外在美,也要承继其内在美。任一村落都因顺应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而累积了许多就地取材的生活智谋和日常知识。创造者通过对其进行的改造,把传统智谋发展为我们可参考和模仿的创新模式,既丰富了现代人的生活智慧,也呈现了乡村生活的理性美。同时,设计师要以艺术的形式开发乡村独有的精神文化内在,提取当地传统经典故事的核心,利用真实情感来驱动故事的叙述,表现出当地文创与周围人文风俗,乃至更为广大的空间范畴的联系,继而表现出艺术化乡村的真实魅力。
艺术乡村建设应当重新审视乡村资源,加强创新开掘,推动乡村经济振兴。很多乡村建设者意图将一定资源转嫁为将来乡村改造、经济繁荣的实际优势,开通一条文创经济道路。乡村建设者通常通过文化IP的塑造与授权,实现村落文化资产的商业变现。文化产业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高净值产业,它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文文化、科技文化、艺术文化、民族文化等,但其根本在于本身的文化IP的展现和融合。文化知识产权的构建和艺术符号的建构紧密相关。
结 语
摸索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和经济振兴策略,为新型公共空间规划和新型乡村经济模式提供了参考。针对实证分析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系统规划、规划模式、组织形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苏州地区农村公共空间规划和乡村经济振兴的策略,为江苏省其他边远地区农村公共空间规划和乡村经济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