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下电力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1-11-24杨颖

经营者 2021年11期
关键词:运维电力企业维度

杨颖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财务绩效综合考核与评估机制是以企业财务发展状况、资金链、经营成果、社会与环境效益、能源供给情况等为目标的评定机制,通过对财务绩效相关指标的制定、调整、分析与汇总,更真实、全面地反馈企业运营状况,并在此基础上为下一阶段的战略部署、经济决策等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主要基于低碳发展思想研究企业构建财务绩效考核体系的途径,对新时期企业提升财务管控质效的对策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探究。

一、当前电力企业财务指标设定与实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绩效指标体系建设不健全

当前,受复杂经济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为确保竞争发展中的优势地位,在建设财务指标的过程中,往往更注重财务指标的设定,存在非财务考核指标权重比例不高,甚至缺失的情况。实践调查发现,在部分电力单位的年报、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相关文件中,有关社会责任、环境绩效等指标的设置较为分散,分析数据收集不全面,难以全面、系统地反馈企业低碳管理方面的工作成效。

(二)指标结构不合理,评价结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有待提升

由于财务指标需要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全面性的特征,选择范围较为广泛,绩效评价指标制定者在选择评估对象、目标、内容时,存在指标交叉、考核面覆盖不全面、比重设定不合理等问题。如果无法用准确、综合的指标来评价某一因素,必然导致结果有所偏差,不能全面反映电力企业的最终经营成绩,也无法为相关财务决策、战略部署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三)忽视环境效益管理,不利于可持续经营发展目标的落实

当前,我国能源转型存在传统产能过剩、消费速度下降、环境问题突出等情况。企业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实现保本增效的目标,往往忽视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没有采取有效的对策控制高排放、高污染等环境问题;为提升绩效,沿用过去财务绩效偏重经济管理的指标体系,忽视了长效发展战略的落实,与绿色环保、协调发展的现代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存在矛盾。

(四)考核体系建设协同性不强,对外部评价缺乏重视

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污染问题进行控制是电力企业可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属于需要企业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但当前阶段,部分电力企业没有综合考量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的协同建设,过度关注内部评价体系的建设,对外部评价缺乏重视,具体表现为忽视社会责任评估环节的建设与调整、污染控制投入不足等,对财务绩效的综合考核与评定存在不利影响。

二、基于低碳发展战略优化财务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的路径

(一)合理设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

在能源互联网体系广泛建设的背景下,电力部门应逐步转变经营与生产理念,形成清洁、绿色的电力供应模式,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作为重要的能源经营经济组织,保障经济利益、促进销售增长也是电力企业建设发展的要求之一。因此,在建立财务绩效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按照协同化建设的理念,平衡社会、环境、经济三方面的绩效权重,合理运用平衡记分卡与关键指标融合的模式,在社会责任评估领域引进三维评估模式,全面、深入、立体地对企业履责承诺与履责绩效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社会绩效包括扶贫、公益投入、保电、抗灾等社会贡献、总资产税费率等内容;环境绩效包括清洁替代市场发展指数、电能替代市场发展指数、清洁能源电量占比、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内容;经济绩效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经济增加值率、单位电网投资增售收入等。电力企业需要结合实际经营数据,对指标体系进行科学构建。

(二)注重客户维度的绩效指标建设

客户维度是指以用户多元化需求为导向,优化供给产品与服务的经营模式,客户关系是电力企业能源生产与供应的主体,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水平、竞争实力、盈利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基于用户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客户维度的绩效管理还包含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估,在财务绩效体系建设与优化的过程中,应结合客户价值、产品服务、盈利能力、资本结构等方面的绩效评估要求,设置具体的考核方式与绩效评估模式,利用平衡记分卡分解客户关系层面的评价准则。

(三)优化内部管控流程

新时期,在能源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复杂化、一体化趋势下,智能电网的铺设范围逐步扩大,为确保电网运维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在电力供应网络的建设与运维方面,企业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与成本。在绩效体系建设方面,电力企业应基于智能电网交互式、自动化、多样性、广泛性的应用特点,借助物联网平台使电力系统运维的各环节互联互通、有效对接,实现对内部运维管理环节的优化。设定电力体系运维管理层面的绩效指标时,应结合价值链通用建设模型与电网价值链体系的对比分析,将内部流程分解为电网建设、调度运行和设备维护三个方面,利用关键指标设定方法,量化电网内部管控工作绩效,并在设备运维实际管理工作中贯彻低碳、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

(四)树立自主学习成长思维

能源市场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对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思维、技术等提出了创新发展的要求。在学习成长层面设定财务绩效指标,应遵循以下要求:首先,应注重企业人力、信息、文化等无形资产的整合,合理支撑低碳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次,在管理制度优化调整环节,应对配套的监管机制进行对应的改革,培养职工积极创新、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意识;最后,应设置技术、管理保障机制,将绩效成果与奖惩制度全面、有效对接起来,从技术创新研发角度推进清洁能源的广泛利用,优化学习成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五)综合分析能源企业的偿债能力

偿债财务绩效指标,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综合水平、发展潜力、资产结构与预期效益等进行反馈与评估,通过资产流动比率、负债率、资金链等方面的指标分析,帮助企业更深入、动态地了解资金成本的配置情况及相关融资、筹资效率。基于绿色发展、低碳管理的目标,对偿债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能源企业社会维度、低碳维度、运维管理维度绩效指标的设定提供可靠、具体的依据。当前偿债绩效指标的内容主要包括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资金使用率、带息负债比率、低碳负债比率等,关键指标的设置权重应按照企业实际运维状况进行配套性调整,对企业短期、长期的债务偿还能力,以及现金流等信息进行合理评估,是能源企业贯彻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财务指标建设环节。

(六)完善低碳能力指标评定体系

目前,在财务绩效低碳能力评估领域,单位收入碳排放、利润碳排放占较大比重,以标准煤衡量的能源消耗与企业总营收、净利润的比值是确定单位收入的重要依据。低碳能力综合评定绩效体系包括标准煤排放量、绿化与排污费、低碳补贴率、低碳投资率等指标。其中,低碳补贴率是政府对企业低碳行为的支持,也是国家倡导低碳发展的具体策略。社会对电力企业低碳项目的整体认可与接受度,即低碳投资率。近几年,电力企业的减排指标在设定方面,主要参考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方面的减排率(g/kwh),可以有效反馈每单位电力生产排放的具体污染物数量。在运用平衡卡与关键指标设定方法分析企业低碳的能力维度时,应结合现有的环保政策、污染物管理规定等要求,以标准煤为指标设定标准,以标准煤的计算与评估单位,对其实际经济价值进行统计,为下阶段的低碳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三、结语

为有效落实现代能源产业可持续、低碳环保的发展目标,能源企业应以社会责任、客户维度、内部管理、学习能力与低碳能力等五个维度为框架,构建财务绩效的综合考评机制,通过绩效管理指标的设定与实行,全面渗透低碳发展理念,对电力企业的运维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产业价值链等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与动态反馈,为企业财务系统的优化调整与新时期战略规划的有效落实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运维电力企业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风电运维困局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光的维度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