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花样跳绳运动技能教学研究
2021-11-24谢相和
胡 珊,谢相和
前言
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对花样跳绳这一运动项目进行了实践研究,跳绳在体育课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花样跳绳作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必修选学内容之一,从课程标准大纲理论上看,学生在高中三年最多可以学习花样跳绳这个运动项目的10个模块。教学内容依照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三个阶段进行学习。一般会经历由不会到会,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熟练到熟练地连续学习以达到教学要求的教授过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时间和空间创设运动情景,有意识引导合作互助完成的活动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进行探究式的学练培养。
1 运动技能形成简述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有规律可循,是分阶段性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学习的
技术动作难易程度不同所花费的时间长短也不同,学生认知能力和以往的技能掌握情况不同也会影响运动技能的形成。认知阶段也称泛化阶段,在技能学习初期,身体心理没有与动作建立起来联系,注意范围窄,感知觉准确性与动作联系不起来,特别是肌肉紧张与松弛处理不好关系,多余动作较多,在此阶段学生这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如刚学习健身操时老是记不住动作,觉得动作比较抽象;学生经过一定的练习初步掌握单个动作,并将单个动作进行串联起来,大脑皮质趋于稳定,肌肉记忆动作使动作得到分化,动作得到改进和进一步提高,这是技能形成的第二个阶段;最后是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自此,学生学习的动作技能已经在大脑中建立了动力定型,神经过程的兴奋与抑制更加集中和准确,动作出现自动化程度。操类比赛时,当音乐响起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2 花样跳绳概述
2.1 花样跳绳的特点
跳绳是一项由民俗活动发展成为民间竞技运动,随着体育课程的开发,花样跳绳项目逐渐走进高中体育教学课堂。花样跳绳这项新兴体育类项目内容丰富多样,种类灵活多变,入门简单,易学且具有趣味性、健身性、安全性,更重要的是不受场地、人数和年龄的制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花样跳绳运动对学生的心肺耐力功能要求较高,动作技术变化多样,它注重学生在练习时绳感和与同伴集体的配合,体验人与人、人与绳之间的关系,在运动过程中做出良好的判断,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坚持到底、遵守规则、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2 花样跳绳教学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运动能力方面,通过引导学生熟悉多种多样的花样跳绳方法,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花样跳绳这一运动的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花样跳绳是一项不受场地影响,随时随地都能进行锻炼的一项运动,增强心肺能力、提高运动技能、发挥很高的健身价值之外还会对发展学生心理能力起到很好的育人作用。
3 核心素养导向下花样跳绳运动技能教学
3.1 花样跳绳动作泛化阶段
刚接触花样跳绳时,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刺激学生大脑皮质层的相关中枢,令学生感觉到兴奋,学生进行自行练习时,有关中枢之间初步形成的暂时联系还不够稳定,运动神经对肌肉的支配不够精确,所以刚学习花样跳绳一些相对来说较难的动作时,学生躯体活动能力表现为动作僵硬、不准确也不协调,容易出现多余的动作。摇绳正确位置在身前的15cm处,身体姿态保持收腹立腰,挺胸抬头提气,在学习弹踢腿跳绳时,正确示范动作是:单侧脚尖绷直,向后屈腿向前弹踢,力到脚尖。学习时首先是徒手练习弹踢腿动作,一腿站立(跳起),另一腿先向后屈,再向前下方弹踢,还原。膝关节结合踝关节有缓冲着地,一拍一动将动作固定,接着双手持绳进行练习。在初步接触弹踢腿跳时,采用整体法教学,一个技术动作一次教完,首先让学生模仿,能够有个模样,基本能够完成动作,并不细究动作的质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3.2 花样跳绳动作分化阶段
学生自行练习几次后,随着学习的跟进,学生大脑皮质层神经趋于稳定和完善,运动过程中运动中枢神经对肌肉群的支配更加精确、协调,此时弹踢腿跳绳这一动作建立了初步的动力定型,比起泛化阶段较准确连贯,但是并没有将动作完全巩固,学生会受到周围环境刺激或者参与比赛等因素仍然可能会出现错误多余的动作。在练习中,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学习纠正,让学生体会弹踢腿跳绳细节和完整连贯的动作技术,探究为啥动作不能固定的原因,促进分化抑制的发展,使其动作更加准确。运动能力随着重复练习进一步增加。
3.3 花样跳绳动作巩固与自动化阶段
通过反复练习,大脑皮质与运动相关的中枢神经之间的联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形成较为稳定的运动定型,使动作更为精确协调,而且会更省力。甚至有些同学能够随意切换花样跳绳动作,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动作已经在大脑中建立起了动作定型,神经兴奋与抑制更加集中,掌握的弹踢腿跳动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动作链,动作能以连锁的形式呈现出来,即脱离意识的情况下完成动作,达到动作自动化。如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在比赛时的挥拍接球动作常常是自动化的结果。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在学习新的动作时,泛化阶段时间短,分化能力强以致于形成动作技能快,然而身体素质相对来说差一点的学生就需要多加强动作的练习巩固。尽管学习阶段有快有慢,但还是需要多加练习动作,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否则,用进废退原理会使动作定型逐渐消退。
4 结论与建议
基于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下的新教学模式,将动作技能的学习分成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三个阶段进行教学备课,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差异不同、难度不同、学生身体素质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阶段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阶段也会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不同,运动技能形成的各阶段需要的时间也会不同,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技能的同时获得运动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