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我国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发展研究
2021-11-24季鹏,张磊
季 鹏,张 磊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体育教育的使命,同时能够让学生在身体参与的前提下直接的感受失败与成功,因此,体育在培养学生良好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人民对于体育有了新的认识,体育教学也因此有了新的使命[1]。通过对国内外体育教学的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指导我国目前义务教育期间体育教学的发展,从而为我国义务教育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
1 国外体育教学的发展现况分析
为了更充分、准确地反映国外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学组织、教学内容选编、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本文从美洲、欧洲、亚洲分别筛选出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进行阐述。
1.1 国外体育教学的课程目标设置的现况分析
美国体委会曾出台统一的体育教学目标,但是由于美国分权制的特点,各州仍制定并执行符合本州实际情况的体育教学课程目标,这导致了美国没有统一的体育教育目标。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从各州的体育目标中找到共同点,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及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各州体育教学目标中的最大共同点。
英国的体育教学目标坚持儿童中心论,对学生全面的发展比较重视,强调体育课程要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体育课不仅教授学生体育技能,还起着促进学生优良品德与拼搏精神发展的作用。
日本的体育教育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并建议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落脚,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本目标。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日本制定了与学生自身一致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2]。
1.2 国外体育教学的体育教学组织的现况分析
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因此他的体育课堂比较松散,小班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势下,并没有太多的约束,学生可以尽情发言。这种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基于美国丰富的师资及充足的设施的前提下形成的,这也是其他国家在效仿这种模式时存在的一大障碍。
英国改进传统的班级行政班的体育教学组织,实施将选修制与能力分班相结合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在学生的小学阶段采取传统的行政班教学组织形式,这样更加便于体育知识的教授,当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后,根据学生所选项目进行能力分班,这样做不仅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教学,还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日本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组织采取的是传统的班级制,但是较传统的班级制又有所改善,在体育教学中,通常实行单元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如生活单元中的教材分离和注重实际生活的形式。在教科书单元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材料的准确性并进行实践验证。
1.3 国外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选编的现况分析
美国没有统一的体育课程标准。因此,美国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弹性,尽管如此,各州还是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制定自己的体育课程标准,这足以证明美国目前的体育教育内容以基础阶段教育为中心。
英国的体育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他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课程要求,并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制定出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英国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加入竞技文化,从而增加英国学生对体育的运动兴趣,并以学生的兴趣为标准开展广泛的社团、俱乐部活动,从而增加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日本的教学提倡团结教育,因此体育的教学内容除了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的教授以外,团结教学是他的一大特色,也正因如此,日本的体育项目多以集体项目为主。除此之外,日本的体育教学目标还可以由学生自己定,在整体的教学内容中多穿插学生自主思考、自主研究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来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1.4 国外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能力的现况分析
美国对体育教师的选拔比较严格,受k-12教育环境的影响,除了普遍的本科学历以外,更主要的是对体育老师专业能力的考核,这就充分保障了教师自我能力的优越,从而形成高质量的教师教学能力。为了壮大体育教师队伍,美国还开通备选制度,即原本非学校教育人员且具有丰富体育专业知识的学者可以获得一个短暂成为体育教师的机会,最终根据其任教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从而决定他是否可以继续任教。
英国教师资源比较匮乏,专职体育教师较为稀缺,这是英国体育教学的一个不足之处,在新教师应聘时,学校往往会要求其兼任体育教师。据有关学者介绍,英国伊顿公学是一所以体育文化为主的学校,学校有1200多名学生,却只有4名全日制体育教师。由于大多体育课都交由兼职老师上,这就造成了英国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不足。
日本格外重视体育,受这种大背景的影响,日本体育教师的认证较为严格,对于体育教师的个人技能、教学能力和道德水平有着严格的要求。基于各项考核的严格性,日本的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也处于较高水平。
2 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现况分析
2.1 我国新课改前体育教学发展的情况简述
2.1.1 新中国建立初期体育教学发展的情况简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定了体育的基本目标,表明了国家体育工作的方向。1952年,国家成立了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改称为上海体育学院),拉开了体育院校的序幕,这一系列体育院校、体育系(科)的开设,大大补充了全国各地体育教师的岗位,通过对体育知识的系统研究学习,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1953年,毛泽东首次提出三好要求,此后,三好要求迅速被引进教育方针,1955年教育部发布了《小(中)学生守则》在这两个守则的第一条内容中,都提到三好的要求。三好的提出,也对全国忽视学生身体健康的状况进行了纠正,体育教学也被摆在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2.1.2 文革中体育教学发展的情况简述
文化大革命是我国的一段黑暗岁月,十年动荡,将刚刚走上道路的体育教学打入谷底。体育课被劳动取代,体育器材遭到摧毁,体育教师队伍受到压迫,整个学校体育教育呈现混乱状态,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刚刚得到提升后又迅速下降。周恩来总理在这动荡的时间里曾试图拨乱反正,重塑教学,重回正轨,但受到当时“批林批孔”的冲击,体育教学又陷入沉寂。在这十年动荡期间,绝大多数体育类书籍被焚之一空,这就造成后来相当长时间内体育研究的停滞不前。
2.1.3 改革后体育教学发展的情况简述
1977年,中共教育部成立专门管理体育的部门——体育司,各省市也相继成立体育处,体育教学工作又重新恢复生机。1978年,新中国正式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体育教学工作又重新提上日程。与此同时,在整体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师的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壮大,一批具有研究生、博士生学历的高水平体育教师也迅速成为其中的主力,师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2.2 我国新课改后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发展的情况简述
自1949年至今,党和政府共进行了八次基础课程改革,第八次改革始于1999年,并在2000年9月正式实施。最新一次课程改革经过十八年的风风雨雨,已然走向成熟。
2.2.1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行
1999年,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技术不断进步,但是由于中国教育观念和教育政策的相对滞后,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中共中央出台了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有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年9月,实验稿体育课程标准正式进入改革试验区。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开始受到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的挑战。课程标准的出台,使体育课堂一改往日萎靡不振的氛围,随之而来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此同时,一大批优秀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案例也像喷泉一样喷薄而出。
从2001年到2011年,体育课程标准经历了十年的风雨。在十年的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了实践的考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育部对体育课程标准进行修订,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于2011年3月结束,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正式启动。
2.2.2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2011年版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和“鼓舞学生”体育兴趣的宗旨,让体育课堂更好地与学生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喜欢体育运动。根据原课程标准的修订,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列入十年中优秀体育教学案例,供广大教师参考。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体育教师的重要作用,他强调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知识和教学理念,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教学。
《义务教育体育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体育健康课程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使体育教学更加的完善,目标明确提出增强体能是重要目标,体能是多方面的,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学生通过身体锻炼,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2001年到2011年修订版,再到如今,义务教育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八个年头,他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这是一项划时代的壮举。然而,每个改革在重大成绩的背后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新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始结合实际情况整合新的经验[3]。2010-2020的发展规划即将迎来他的尾声,.一场新的教育改革正在酝酿之中。
2.3 我国新课改后义务教育体育教学中现状分析
经过十年的发展,义务教育期间的体育教学得到了飞速发展。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育的发展,也很好地解决了新课改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但经历长时间的发展,一些新的主观、客观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2.3.1 课程目标设置
体育课程的目标设置是新课改后的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是体育教学内容编制的参考和依据,为义务教育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目标指导性的教学参考。因此目标指向的不明确与不恰当是首要问题,新课改中提出的体育教学目标不清晰且模糊,这就导致教师在执行时难以操作,最终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偏离既定方向。其次就是不同年龄段的目标衔接不够,缺乏较好的层次性,跟不上现在时代的发展,这样很容易导致体育教学的脱节。最后就是课程目标太过于突出教的过程,而对学的过程的目标规定不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教师对学生学习目标的概念已经愈加淡化,往往把重心放在课程教授的目标上[4]。
2.3.2 体育教学组织
我国自新课改后,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大都为班级授课制类型的行政班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该模式能够使体育教师更好地把控课堂,从而很好地完成课程目标的教授。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组织形式在如今应当得到改善,他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新时期的体育教育。我国体育课是由军队操课演变而来,存在着浓厚的军事氛围,这是我国体育教学组织的一大亮点,但同时也是新时期的一个不足之处。军事化的体育课堂组织,有利于良好体育课堂秩序的维持,但严谨、枯燥的组织形式却不受学生的喜爱,应当对这种组织形式做出改善。
2.3.3 教学内容选编
新课改后并没有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喜欢程度,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首先,体育教学内容设置没有大的变动,基本上沿袭竞技体育项目内容为主导的模式,运动技术对学生学习所带来的难点没有降低,学生不能较快的掌握动作技能是原因之一。其次,体育教师未能真正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的选择未能结合学生各学段年龄的身体心理特征。再次,体育教师应当从诱导、引导、领导、指导几方面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实施。最后,应该强调的是体育教育内容不仅具备身体运动性的特点,还有娱乐性的特点,缺少娱乐性、兴趣性、创新性的体育教学内容注定是不合理的。
2.3.4 教师教学能力
新课改后,体育教师的地位有所提高,师风也有所改善。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经验式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只重视对学生的经验传授而忽视自己知识的不断提高这就会导致知识的僵化,从而致使体育课堂整体的老化。体育教师不仅仅是脑力工作者,更是体力工作者,室外工作的艰苦性,决定了体育教师工作的与众不同。也正因如此,在新形势的背景下,很多教师无法恶劣环境的考验,从而产生了懈怠性。
3 我国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发展对策
为了解决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我借鉴国外相关体育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改前后体育教学工作的对比分析,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3.1 设置体育课程目标
对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参考的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情况,全靠体育教师自我的研究。历史的实践证明,过于美化的目标以及全靠摸索的实现途径是有弊端的。举一个具体案例,中考体育加试中引体向上规定七个为及格,但是基层老师常会说这个目标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体育课程的目标应进一步具体化、现代化,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要在符合时代更新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目标。
体育教学的脱节是现阶段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主要与体育教育目标的衔接度不够有关。在这一点上可以吸收美国的相关优秀经验:国家把控宏观目标,地方教育局在教育部制定的教学目标基础上,集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子目标,从而对原有目标进行补充,这样层层推进,做到下位目标与上位目标的有机衔接,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符合实际的学段、学年教学目标。
体育教育目标还应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与结果,要明确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将教师授课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学生学的过程当中,因为评价一节课是否上的好,不仅取决于体育教师教授的程度,更主要的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程度,可以在目标中加入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测,从而直接体现学习每节课学习的成果。
3.2 优化体育教学组织
行政班体育教育组织形式缺乏趣味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新课标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原有的教育理念。但是这一理念发展到今天,已经变味了,体育课堂不再是课堂反而成为活动课,一节课往往是集合整队就解散自由活动,成为所谓的“放羊式教学”。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应当在原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基础上进行修改与补充,首先在法规的明文规定下对这种行为进行批判。其次应当对体育教学的课程组织形式进行改良,比如多加入按兴趣分班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或者采取大学中男女分组的组织形式,即男教师教授男生,女教师教授女生。初中阶段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男女分组进行体育教学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学生也能够更好地释放自己对体育的兴趣。
此外,我国体育课堂中的军事化组织形式是特色,针对学生的喜好和学生的特点,对体育课堂的组织形式做出改善,将整队的形式趣味化。比如对小学生的课堂组织进行改良,增加模仿动物性的整队形式,还可以安排中学生轮流整队,让学生亲身体会整队的难度,从而促使他更加认真对待。
3.3 科学选编教学内容
学生喜欢运动,但不愿意上体育课是当今许多中小学的普遍问题。在体育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学生喜欢体育是因为体育可以给他带来快乐,可以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充分地放松自己,这是他们喜欢体育的根本原因。但是,当体育教师把理论课学习的上课模式带到操场,让学生重复机械的进行某一个练习,或者让学生不断去进行自己不感兴趣的项目,那么学生就会不断讨厌体育课[5]。
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是因为他们讨厌无聊的课堂模式,因此教学内容的选编应当注意娱乐性的特点和坚持兴趣性的原则,要选编出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些有趣的词汇和互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还可以在整节课的教授过程中可以改变原有的固定式教学流程,如:在每节课的准备部分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游戏对学生进行热身,这样能够在准备活动的同时也为课堂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
3.4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关键时间期,更是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关键时期,只有在这个时期做好这两点,才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思想。体育教师不仅仅是体力劳动者更是脑力劳动者,应当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因此体育教师的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科基础知识和教学基本能力方面,他们应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更加丰富的知识学习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在进行跑的教学时,可以在原有的乏味练习基础上,进行追逐跑、越野跑等富有趣味性的练习。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应注重自身技能的维护,在学生心中树立自己的形象,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正确理解《体育课程标准》的内容,充分运用自己的科研与创新能力,做到结合实际情况正确运用相关内容。同时,由于个别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体育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并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要能够做到不批评,尽可能多的语言鼓励,做到尽可能公平。
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对体育课的教学能力提出严峻的考验,为了更好地适应室外工作的艰苦性,体育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师德建设,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政策方面,应加强体育教师室外工作的补贴和表彰,从而从经济物质、荣誉方面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