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路径

2021-11-24马文博李安辉

民族大家庭 2021年4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文/马文博 李安辉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自古以来,团结统一都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增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向心力、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与国家统一有着重要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

21世纪以来,“共同体”一词自党和国家作为政治话语提出之后成为一个流行词汇。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同年十一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后,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首次明确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18年12月《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以及2020年中央西藏、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次部署,说明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工作中的思想指导地位与重要性。

从“共同体”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线索来看,国家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提出,随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三个概念提出的先后顺序有着丰富的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时间长远且意义深远的庞大工程,是一个全球范围的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等多维度的构建,对此先行倡导,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蓝图构建的一部分,说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繁荣昌盛,更是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先后经历了“积极培育”“牢固树立”“打牢”与“铸牢”的过程,说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存在与愈加迫切的时代需要。

从学术界研究来看,横向分类研究说明了“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人类基本领域都已形成稳定的共同体,其意识是人们对各领域的产生的共同情感,亦或是认同感。核心内容即政治领域下的国家共同体与文化领域下的精神共同体,也就是“中华民族既包含了多元一体的文化共同体精神价值,也具有国家民族的政治共同体意蕴。”

从纵向研究来看,是以历史脉络剖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客观存在与铸牢其意识的重要性。何谓中国历史,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历史都是中国历史,“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都作过贡献”,所以说中国历史就是56个民族共同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以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与民族互嵌格局的形成来看,各民族间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地相互接触与交往,经历多次民族交融的浪潮之后,各个民族从传统的“聚族而居”居住格局演化成当今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且文化、经济、情感上相互依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随着民族互嵌格局的不断形成与发展,民族交融与共生、平等等意识得到长足发展,恰恰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

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维度都说明了我国各族人民自古以来交往密切,是有着共同情感的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蓝图需要中华民族的不断强大来支撑,需要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

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党和国家在处理国内民族关系所倡导的新视野,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现实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前提条件。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要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为新时代做好西藏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现实路径。”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同样强调:“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领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归根结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各民族从各维度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有学者认为,群众对某一“共同体”的身份认同有三个构成要素,即“客观认知———内化信仰——行动意志。”简单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亦或是各民族对所有“共同体”领域的身份认同是知行合一的动态过程,即先认识、学习事物的道理,待领悟透彻后加以践行。那么知行合一这一动态过程的最重要环节就在于引导和教育,而学校教育是重中之重。

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所,尤其是民族地区学校和高校。

一方面,民族地区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至关重要,既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牢根基的理论意义,也有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各民族间团结奋斗的现实意义,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义务教育阶段恰好与“客观认知——内化信仰——行动意志”中“客观认知——内化信仰”的认同阶段最为契合,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初步认知并加以巩固,是新时代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另一方面,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高校教育应对身份认同三要素中的“内化信仰——行动意志”阶段,将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学习认知加以夯实,最终引起行动意志的质变。高校大学生、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范畴不是只局限于民族教育的视野下,也不是只局限于“少数民族学生”,而是包括所有学生,对学校各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才是增强认同、促进团结的捷径。

学校铸牢中华民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

新世纪以来,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已有多方面举措。

2009年,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发布《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加强各地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民族团结课程也已普遍进入校园。近年来,高校普遍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机构和研究基地,说明了国家对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现阶段,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路径:

一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和基地建设。民族院校等有关高校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和研究基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阵地。

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与民族工作的新要求,现阶段需要从管理、师资队伍、资金等多方面深入推进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和基地的工作体系、研究体系以及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研究机构和基地的作用与功能。如中南民族大学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民族院校“三基地,一窗口”的重要功能,2020年9月11日建立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资政服务等为一体的独立建制教学科研单位——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并在全校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二是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不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都应健全相关课程体系。小学应注重启蒙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民族概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孕育少年学生基本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中学应逐步加深认知教育,配以丰富的民族团结宣传活动、班会等形式,激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高校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和思政课为核心,并加以文学、历史、民族学等多学科维度学习,让学生认识我国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加强五个认同,达到宏观、全面的认知。

三是加强校园实践活动与主题教育。中小学应定期开展相关内容实践活动,如主题班会、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高校可以开展少数民族骨干训练营、少数民族文化节、主题团会和党会、民族团结创建等活动。通过集体活动领悟中华民族之内涵、领悟民族团结之真谛。校园开展实践活动应做到主题鲜明、持之以恒,对学生品德培育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认同有着积极影响。

四是建立奖励机制。在小、中、高校建立奖励机制,评判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以及相关课程考核、学生间交往交流为标准,在学习和生活两方面给予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例如设立民族互助帮扶小组、民族团结宿舍、中华民族一家亲演讲比赛等比赛和活动,多举措促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是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加强学生间交往交流交融。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多媒体信息渠道,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不论在校期间还是假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传递正能量,培育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是加强学校师生、家校之间交流与联系,尤其是西藏班、新疆班。一方面,加强师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如武汉市东湖中学,为帮助边疆学生克服语言不通、生活不适应等困难,定期开展学生大会进行学生心理辅导,平日校领导与任课老师对少数民族学生倍加关怀,每逢节假日会给予细心的陪护与慰问,并在2012年推行代理家长制度。另一方面,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间的联系,每年定期组织校领导与教师家访,通过家访,让家长们解学生的在校情况,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加强了学生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家校交流大大拉近了边疆学生与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的距离,增强了民族地区和学校的联系。

总之,“春秋万法托于始,几何万象起于点”。早期教育十分重要,所谓强国之基在养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也要从“蒙”开始。学校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础环节,也是重要环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且浩大的工程,任重道远,需要坚持信念,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