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2021-11-24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浙江海盐 314300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消防安全管理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与方法,切实优化消防安全管理总体成效,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
1 新时期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1.1 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受消防体制改革因素影响,原消防队伍中大量专业技术人员转业复员,消防救援机构面临着技术力量薄弱的客观情况。消防行业经过改制后,高级工程师职称在职人员少之又少,难以保障性消防救援机构技术性人员的储备力量与需求得到满足。除此以外,当前消防部门留存技术人员对晋升技术职称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偏低,对各种考核以及职称论文态度不够积极,无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导致受技术层面因素影响而出现执法过错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政府部门必须深入思考的一项课题[1]。
1.2 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不到位
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环境下,各类火灾隐患问题极为突出,尽管城市社会群体在消防安全知识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与掌握,但纵观当前消防安全管理形势,普遍存在着消防安全知识宣教不到位,社会层面的消防安全氛围未能有效形成等共性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在火灾等紧急状况下,无法进行科学应对,难以将既有消防安全知识用于消防安全实践。同时,由于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不到位,导致社会各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明确,必然会为消防安全管理埋下诸多隐患。
1.3 消防管理机制不健全
没有健全的消防管理机制,对于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没有明确,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也没有规定,消防管理制度尚不明确。有些单位设有明确的消防管理规章制度,但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其中的内容没有实际操作的意义,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没有任何的实质性帮助,降低了消防安全管理的效率。部分单位不能定期组织相关的消防安全教育知识培训,也没有定期安排火灾逃生演练,对于消防器材不能及时进行维护,导致隐患较多,影响消防安全水平[2]。
2 新时期消防安全管理现状的应对措施
2.1 对消防技术评定规则进行优化,加大消防技术人员转聘力度
首先,需要对当前行业内所实施的消防技术评定规则进行改进与优化;其次,可将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获取作为消防救援机构工程师资格认定的基本条件。目前,河南省等多个省市地区已经明确规定以及注册消防工程师可直接考核认定高级工程师,通过此种方式降低消防队伍高级工程师考核难度,提高技术队伍专业力量与水平;再次,可将技术职称晋升纳入单位考核范畴当中,鼓励消防技术人员积极参与职称晋升,对晋升空间以及技术岗位进行放宽处理,并通过与薪资报酬相挂钩的方式,提高技术队伍的专业力量;最后,还可公开面向社会进行消防工程师招聘,以巩固队伍专业力量与水平。以委托的方式积极培育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以及消防工程师进行消防执法以及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发挥社会力量补充消防技术储备队伍。
2.2 加大消防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
面向社会积极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是新时期构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新模式的必由之路。要高度重视消防法律与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普及的重大意义,引导全社会强化消防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主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要强化消防安全应急救援技能,全面掌握火灾状况下的灭火救援、救生逃生能力,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对真实环境下的消防安全应急状态进行仿真模拟,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导致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应拓宽消防安全宣教领域,丰富宣教载体,创新宣教手段,使消防安全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3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想要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应当加大对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树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指导方针,明确消防责任制。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工作全面负责,各级部门逐级落实消防安全工作内容。消防管理人员履行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管理人员现需要掌握实际消防安全情况,并根据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工作统筹,安排具体的工作内容,合理分配工作经费,提供相应的组织保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组建消防队,并实施演练。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需要组织人员定期检查消防器材,指导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监督发现火灾隐患,及时组织整改方案。管理人员应主动填写公安消防机构发放的相关文书、消防器材的检查保养记录,以及火灾隐患的整改记录等,全面建设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3]。
2.4 促进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多元化发展
对我国而言,当前消防工作管理模式还体现出了单一性的特点,监督时效难以得到可靠保障,因此在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中,可以通过构建多元化模式的方式,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促进消防监督工作体系的进步。如政府部门以及相关机构可以通过鼓励群众加入消防监督志愿者队伍的方式,及时发现并举报社区内存在的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尽可能确保社会消防安全。同时,相关部门应当通力协作,形成一套综合且系统的监督网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将消防监督管理责任落实至基层,督促基层人员对辖区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充分排查,将消防监督的工作职能充分调动与发挥出来。
3 结语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消防安全管理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方面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阻碍着消防安全管理成效的优化提升。因此,有关人员应该从消防安全管理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消防安全监督基本原理与规律,创新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强化消防安全管理过程控制,为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系数奠定基础,为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