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转型助力大型制造业的产业链管理

2021-11-24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娃哈哈制造业转型

王 璐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333

随着数字化技术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数字化技术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可以看得出人们周边的生活越来越数字化,因此对于大型制造业企业来讲,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应顺应时代潮流进入数字化转型阶段[1]。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批制造业企业被迫开始了线上、直播等数字化营销方式,因为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数字化转型,才能在经济灾难面前得以存活。

1 数字化转型案例

1.1 万事利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十世纪末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亚洲经济受到巨大影响,对于中国出口市场来讲,同样产生了非常严重的阻碍,作为当时中国丝绸出口企业的领军者,万事利集团的经济发展也遭到了重创,其集团负责人也因此感受到企业发展的危机,企业单一的生产线很难适应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想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进行思想的创新[2]。因此,万事利集团果断去除掉负责线下化纤面料生产销售的公司,并用新的公司进行替代,同时取名为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依靠丝绸供应链以及其他厂商的有效合作,解决产品的生产问题。也正因如此,其被称为企业跨界的领军人物,从而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金融危机的同年8月,该集团的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正式实施并投入使用,次年7月,该公司又与中国电信达成战略合作,开发了在企业内可以进行管理考勤、企业内刷卡消费的管理平台企业终端CRM系统。该系统是以手机终端为载体,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对用户实现更加科学的管理工作,于用户而言,更能够将其体验感有效提升。除此之外,该集团又与金蝶软件、中国电信强强联手,打造企业云平台,更加提升了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效率。

2013年,中国第一个创新型营销平台中国好丝绸线上App诞生了,这个平台主要以微信作为载体,核心理念就是分享。综合来看,万事利集团对当时微信的发展方向预测是很准确的,微信现在果然成了集互动与分享的大数据平台。

2016年,万事利集团公布了色彩管理和智能花型设计两个系统;2017年,万事利集团成功研发出了数码双面印花技术,该技术可以使面料两面都有印花,但是看上去并不渗透[3]。2017年6月,该集团与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形成合作关系,在酒店等人群密集处,以体验式的销售模式对产品进行销售,从此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模式。2019年,万事利集团创建了人工智能丝巾设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丝巾的设计过程,订购到自己设计的丝巾,增加了与用户的互动性,真正实现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设计师的梦想。

1.2 数字转型在娃哈哈企业中的应用

对于娃哈哈来讲,该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样比较早,与万事利集团相同,在1997年开始引进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企业销售方面的信息化管理、财务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等。在二十世纪初,该企业率先将SAP ERP系统引入,这个系统融合了企业的财务、仓储、生产线、采购等多方面,使得企业的多个核心模块都得以完成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信息化管理[4]。2009年娃哈哈开始在企业内应用自己团队研发的信息技术。2015年娃哈哈通过不断创新将BPM概念引进,同时联合西门子集团,创建出智能与数字化相结合的饮料生产线,该生产线在我国属于首例,这条生产线的建设对娃哈哈来讲具有里程碑意义,完全实现了设备间的互通互联,不但能够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保障,同时还能够将智能化及移动化在生产全流程中得以实现。

2016年娃哈哈也开始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同年4月建立娃哈哈福利惠平台,同年12月,平台的粉丝已超过55万,依靠着娃哈哈饮料瓶身的流量入口,其平台的精准粉丝数量还在不断递增。2018年娃哈哈创立了消费者平台,消费者可以提交对于产品的意见或建议。同年,娃哈哈利用所打造的数据平台的社交模式对新产品进行了推广,粉丝响应积极,使得新产品在市场上很快地流通开来。2020年,娃哈哈新增了线上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的销售及服务。

2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产业链管理经验分析

2.1 企业自身的技术基础

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万事利集团自身有能力建设云平台,使得企业管理变得更加的便捷,将互联网与人力资源相融合,该平台可以将企业的消息进行及时的互通,从而使企业内部的沟通更加的便捷[5]。因此,对于企业来讲,内部信息化管理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条信息传递不及时可能影响的是整个企业的发展建设。

相比万事利集团,娃哈哈集团企业内的信息化建设开展得更早一些,1997年,娃哈哈就引进了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从此之后开始不断地发展企业内部的智能化、信息化。信息化管理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的高效且透明,对于企业来讲,现有的技术应用特别重要,因为对于企业进一步的变革及发展需要建立在自身基础之上的。

娃哈哈和万事利集团同时应用了智能化生产线,这就说明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生产能力对于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之所以企业接触了生产方面的智能化,才为企业营造了数字化创新意识,通过运用流程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产品的创新,所以能够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娃哈哈与西门子建立了中国第一条智能化饮料生产线,对于娃哈哈来讲,生产效率至少较之前提高了10%,能源的利用率也至少提高了20%,这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表现,也能够充分表现出娃哈哈领先的生产能力以及生产技术。因此从制造业的角度来讲,其获取利益的主要来源便是自身的产品,应当重视硬件设备设施的升级置换,提高产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讲,智能化生产线是融入数字发展时代务必要做的选择,因其可以在降低生产错误率的同时,减少企业的人力、物力成本支出。

2.2 企业的组织结构

通过万事利集团与娃哈哈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来看,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并不都依赖于技术手段,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很重要[6]。在数字化转型阶段,两家公司分别设立了新的公司。利用新公司更专注地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内部的互相配合更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催化剂。

数字化转型需要具有较强领导力的优秀人才作为领导者,而面对机会,领导者也应当恰当把握,并将未来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洞察和了解,使团队能够将目标共同完成,从而更好地带领团队。因此,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对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影响也很大,他们的决策决定了企业的走向。

合作资源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万事利集团创始人认为,跨界交流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的发展过程虽然不是所有方面都是优秀的,但是可以总结分析,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互相利用企业资源,打造全新的企业生态圈。若企业的组织资源有限,可以通过第三方进行资源获取。比如,作为丝绸生产企业的万事利集团,本身并不擅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针对这一缺陷,为了更好地进行弥补,该企业转变思想,与中国电信以及金蝶软件共同配合,使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得以成功打造,并促进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7]。总而言之,企业组织结构的布局、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决定,以及第三方合作资源的利用,都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

2.3 企业间的发展环境因素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同行业企业的发展对于本企业来讲,既有利也有弊。企业中龙头老大的发展,可以为后起之秀提供经验参考,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领军企业能够更加快速地获取资源,对于后来企业来讲无疑是不可避免的压力,同时,领头企业走在前面,所面临的风险也是最大的。

现阶段,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互联网模式迅速发展,传统商业模式的弊端展现得越来越明显,品类竞争已经潜移默化地转变成了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商业模式[8]。以娃哈哈的发展历程为例,环境的改变让娃哈哈传统的产业链屡受打击,不得不面对现实,将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转变为“联销体”商业模式。

2.4 总结分析

通过对娃哈哈企业和万事利集团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在大型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影响着制造业产业链的管理,从而影响着企业转型的结果。分别为: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企业组织结构;第三方合作资源;政府扶持力度等因素。因此,在对制造业转型的产业链管理进行分析时,应当多角度分析、总结。

3 结 语

综上所述,对于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当结合行业规模及自身社会影响力,在发展现有产业链的同时,主动催生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产业链。大型制造业企业在时代的催促下进行数字化转型,其过程和结果都值得其他企业的借鉴和学习。

猜你喜欢

娃哈哈制造业转型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蒙牛和娃哈哈大战新零售
转型
娃哈哈:向左还是向右?
娃哈哈:向左还是向右?
“我不想做娃哈哈继承者。”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