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太过平淡怎么办
2021-11-24蒋军晶
蒋军晶
老师总是要我们把文章写得一波三折。这个要求有没有道理呢?有一定的道理。
就是在绘画领域,也讲究S曲线,不信,你来看。
想做先不做
你写的文章里,总有一些人想做一些事情。
例如一个人
想做点儿好事:让座啊,捡垃圾啊……
想做点儿坏事:考试偷看啊,插队啊……
想做点儿有难度的事:去图书馆自己办一张借书证啊,去英语角检验一下自己的口语水平啊,一个人住一晚啊……
有的人写文章,会加一点儿波折,“想做先不做”——
不是想做好事“让座”吗?先写他心里的抗拒。
不是想做坏事“插队”吗?先写他心里的盘算。
不是想做有难度的事吗?先写他心里的害怕。
小明悄悄把手伸进课桌,抽屉里的这本语文书像具有黏性一样,怎么也拿不开了。小明抬头看看周围,太好了!老师不在,这下我可以把答案尽收眼底,考个满分,好好得意一下,还可以耍耍威风,压压那些经常仗着自己语文好跟我斗嘴的人的锐气,真是天助我也!
想做就做了。
当小明悄悄把手伸进课桌,抽屉里的这本语文书像具有黏性一样,怎么也拿不开了。小明抬头看看周围,太好了!老师不在,这下我可以把答案尽收眼底,考个满分,好好得意一下,还可以耍耍威风,压压那些经常仗着自己语文好跟我斗嘴的人的锐气,真是天助我也!
可他转念一想:老师刚刚说过要独立认真完成试卷,我这样毫不费力拿了满分,对学习有什么用处呢?这样一种没有益处和意义的满分,对自己又有什么帮助呢?虚假的满分会像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压在我的心上,让我于心不安。想到这里,语文书仿佛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让小明的手一下子缩了回去。
想做先不做——想作弊,但同时把自己心里的不安和纠结写出来。
一位奶奶上了公交,一头白发,满脸皱纹,走路颤颤巍巍的,挤进车厢里,站都站不稳。我想起来让座,可是,我看其他有座的人根本没有反应,有的看窗外的风景,有的低头玩手机,还有的索性闭目养神,个个就当没看见,凭什么就应该是我站起来让座啊?而且,我一天学习下来,真的有点累了,体育课跑1000 米差点把我跑残了,一旦站起来把座位让出去,就意味着我还要在拥挤的车厢里站6 站,想想有点害怕……
想做先不做——想让座,但同时把不情愿让座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当时我满口答应。切,不就是英语沙龙嘛,怕什么,英语可是我的强项!可是,周六,我却因种种原因迟到了半个多小时。我快速冲至举办活动的九号阅览厅,欲冲进去时,我却犹豫了。本来就迟到了,进去的话不就打断别人的讨论了吗?而且,我的英语在这里可能并不是很好,进去也就是个“打酱油”的。我在门外徘徊了很久,总是无法推门而入。后来干脆和妈妈说走了算了,可妈妈死活不干。爸爸说,他和我一起进去。这时,我好像多了一份“勇气”。
想做先不做——想参加英语沙龙,但同时把不敢参加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佳作欣赏
“速冻”蚂蚁
吴昱萱
这是一个让我兴奋不已的星期天。我早早地做完作业,到院子里看绿色调节视力。走到院子里,我发现墙角有一群可爱的小蚂蚁排成“一”字形在搬面包渣,我呆呆地看着小蚂蚁发愣……
忽然,我脑海里浮现出前几天看过的一本书,上面写着有一位勇敢的登山队员,登山时不幸遇雪崩被埋在了雪堆里。后来又来了一批登山队员,登山时发现了这个人,并及时把他送到医院抢救。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那人竟然被救活了。太神奇了!
我半信半疑,突然脑袋里冒出一个念头——做个“速冻”蚂蚁的实验。就是把蚂蚁放到冰箱里冰冻一会儿,看它还能不能活过来。我越想越兴奋,抓了一只强壮有力的小蚂蚁,快速跑回家。正当我想采取下一步措施的时候,我又犹豫了。如果小蚂蚁冰冻以后活不过来怎么办?蚂蚁虽小,也是一条生命啊;都没有人跟它商量,它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参加这次实验的,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对它来说确实太不公平了。
(这一段就是“想做先不做”,想拿小蚂蚁做实验,但又不忍心做。)
但是,我还是无法抑制好奇心。我把蚂蚁小心地放在碗里,再从冰箱里取出一块冰盖上,然后把碗放入冰箱。过了几分钟,我第一次去看小蚂蚁时,它还在动。第二次去看时,小蚂蚁已经不能动了。我马上打开冰箱把小碗拿出来,用吹风机打开微风轻轻地吹着蚂蚁。过了好久,蚂蚁纹丝不动。我以为蚂蚁冻死了,很伤心,心想只能把它扔掉了。可是又不甘心,我不应该这么快就放弃努力,这是一条生命,小蚂蚁的兄弟姐妹、小蚂蚁的父母至亲,它们找不到小蚂蚁该会多伤心啊。
(这一段也是“想做先不做”,想扔掉小蚂蚁,但心里又舍不得。)
我忽然感觉蚂蚁的触角好像动了一下,我再仔细看时却没动。我自言自语:“一定是我看走眼了。”正在这时,小蚂蚁的头微微动了一下,我吓了一大跳,揉了揉眼睛,睁大眼睛看,“哈哈,蚂蚁真的活了!”我兴奋地叫了起来。
小蚂蚁刚刚可能是像蛇一样“冬眠”了吧?可蚂蚁不冬眠啊,我弄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善于尝试,总有一天会解开这个谜的,将来还会懂得更多的科学道理。
波折在心里
有些事情本身挺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
比如小陈第一次当主持人,无非就是准备、上台、成功。主持一帆风顺,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
比如爸爸妈妈出差了,你一个人在家住了一夜,一夜风平浪静,也没发生什么事。
这样的文章怎样写出波折呢?一个方法就是放大“心里波折”。
以小陈第一次当主持人为例——
准备——
兴奋:这是我第一次当主持人,我开始设想站在镁光灯下的感觉,设想“万众瞩目”迎接鲜花与掌声的感觉。
害怕:害怕自己忘词,害怕下面的观众笑话自己走路的姿态。总之怕出丑,有点想打退堂鼓。
信心:因为妈妈帮我写台词,跟我一起练习。化妆之后,别人都说我有主持人的范儿。
上台——
紧张:一上台,看到下面黑压压一片人,腿肚子打哆嗦。
慌张:说错了串联词,腿发软,幸亏下面的人没有察觉。
镇定:妈妈和老师到后台来安慰我、鼓励我,努力调节。
成功——
信心:越讲越好,不紧张了。
喜悦:晚会结束后,大家都说我主持得好。
佳作欣赏
唐诗和面包
李梓豪
星期一,我独自一人坐在公交车上。
在我对面坐着一位阿姨和她的宝宝。小男孩手中拿着一块面包,一边吃一边听着母亲读古诗。母亲念道:“锄禾日当午……”每当母亲念完,小男孩就会用稚气的语气重复道:“锄禾日当午……”看到小男孩那么小就读古诗,旁边的乘客都投来赞赏的目光。
小男孩大概是吃饱了,一直拿着面包不咬。母亲见面包渣都掉到了他的裤子上,便把他的面包扔到了垃圾桶中。接着她又给小男孩读古诗,小男孩嘟着嘴,结结巴巴地背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看来他是想不起来了,小脸儿红得跟熟苹果似的,可怜巴巴地望着母亲。母亲用指责的口气说道:“‘汗滴禾下土’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连汗水都滴到了泥土里,懂了没?”小男孩懂事地点了点头,于是又接着背:“谁知盘中餐,粒粒……”正要“大功告成”之际,又卡壳了。这下母亲发火了,冲着小男孩嚷:“怎么老记不住?我不是都把意思告诉你了吗?”小男孩豆子大的眼泪下雨般地落了下来。车上一阵骚动,大家都向阿姨投来异样的目光。
也许是这位阿姨感到气氛不对,无意之间瞥见垃圾桶中的面包,顿时羞得满脸通红。除了小男孩偶尔的抽泣声、阿姨的安慰声、垃圾桶的碰撞声之外,车厢里安静极了。
有一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连你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做呢?更何况那只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
蒋老师有话说
这篇文章所写的事情并不复杂,但“一波三折”的味道还是写出来了。文中那位母亲的心情是非常“波折”的:高兴—着急—发火—羞愧,先是为孩子能背古诗赢得大家的赞赏而高兴,接着为孩子背得结结巴巴而感到着急,然后为孩子老是卡壳而生气,最后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不一致而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