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德怀的湖湘文化气质

2021-11-24王安中

湘潮(上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彭德怀

★ 王安中

1935年10月21日,毛泽东在彭德怀于吴起镇打败马鸿逵的骑兵后,写了一首《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毛泽东对彭德怀的高度肯定,同时生动地展现了彭德怀的性格气质特征,即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与湖湘文化具有高度一致性。

心忧天下的情怀

彭德怀早年投身湘军时,就在《论立志》一文中写出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大意是:志不立,吾人无可成之事。国亡家亡,灭种随之。覆巢之下,岂容完卵?弱肉强吞,莫此为甚。吾人生逢斯时,视若无睹,何异禽兽为伍。1922年报考湖南陆军讲武堂时,彭德怀将原名“得华”改为“德怀”。好友郭得云问改“德怀”是什么意思?他解释:“怀是想念贫苦人民,德是为贫苦人奋斗,为国家富强而奋斗!”可见彭德怀有着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初心和使命。

在早年确定的救贫会章程中,彭德怀、黄公略等人提出:1.灭财主,实行耕者有其田;2.灭洋人,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海关、租界,取消领事裁判权;3.发展实业,救济贫民;4.实行士兵自治,反对笞责、体罚和克扣军饷,实行财政公开。4项章程中饱含的反帝爱国思想体现了一个爱国者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

武汉会战结束以后,汪精卫、周佛海等国民党高层公然投敌。为了反对投降主义,彭德怀果断率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0人,钳制了大批在华日军,遏制了妥协投降的暗流,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揭穿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等谎言。

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作为分管军队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和国防部长,本可不对经济领域的问题提出尖锐的意见,但他却提了。他的夫人浦安修问他:“你是管军事的,为什么多管经济呢?”彭德怀回答:“我是政治局委员,我看到了不能不说。”彭德怀为了国家利益丝毫不计个人荣辱。

敢为人先的胆识

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革命处于危急时刻、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惨遭杀戮的情况下,身为湘军团长的彭德怀毅然加入了共产党,他说:“走共产党的道路……决不回头,主意早就定了。”面对革命低潮,他满怀信心。长征路上,彭德怀是敢为人先的开路先锋,他率领的红三军团作为红一方面军长征的主力和先锋,披荆斩棘、斩关夺隘,为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湘江战役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以伤亡4000多人的重大代价,出色地完成了掩护中央纵队和后卫部队过江的任务。通道转兵后,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向瓮安进发,一举突破了敌军乌江防线,为遵义会议赢得了宝贵时间。在遵义会议后,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北渡赤水,回师攻占娄山关,再克遵义城,取得长征后第一个大胜利。此后,彭德怀又率军三渡赤水和四渡赤水,进而迅速南渡乌江,威逼贵阳,进军云南,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夺取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同红四方面军会合后,他坚决拥护北上方针,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并率陕甘支队首先到达吴起镇。作为长征路上的先锋,彭德怀一马当先、敢为人先的气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抗美援朝挂帅的问题上,彭德怀敢为人先的气质不言而喻。中央曾考虑派善于大兵团作战的粟裕挂帅,但由于粟裕疾病缠身,且一时难以康复,不能出征。之后,中央又考虑派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挂帅,但林彪对抗美援朝顾虑甚多。在当时情况下,与当时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先进的美军进行对抗,对于高级将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在困难面前彭德怀没有推却,他说:“出兵朝鲜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就是。如果美军摆在鸭绿江和台湾,它要发动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经世致用的智慧

有些人认为,彭德怀性格刚烈,不太讲究领导艺术和方法,有些事情处理得不够细腻,尽管是优秀的军事家,但对于地方事务尤其是经济建设规律缺乏深入的了解。然而查证历史事实,我们可以发现彭德怀在经济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除了战争领域问题,他随时随地注意经济社会发展的细节,并提出过很多建设性意见。

1937年12月,彭德怀从抗日前线返回延安开会,途经临汾时见汾河两岸农民争售粮棉,棉花每斤八九分钱,1元钱足可购得12斤新棉,粮价比棉价还要贱。随行的人认为这是因为山西地方富庶,所以各种物资充足,物价因而相对便宜。彭德怀却敏锐地意识到这种现象的反常。他认为,山西固然比陕北富庶,但粮棉价格如此之贱,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为此,彭德怀立马向中央发电,要求从八路军紧张的经费当中挤出10余万元收购粮棉。这个措施实施后,八路军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了大批物资。

除了在军事领域与日军进行对抗之外,彭德怀还注重与日军进行经济贸易战。1938年春,日军在其控制较为稳固的冀中地区征购粮食等战略物资。在意识到日军有将华北作为战略物资基地的图谋后,彭德怀要求:“用一切方法与努力将铁路两旁之粮食搬入山地”,“尽力购买医药、通讯器材、布匹、棉花,妥为储藏”。他提醒聂荣臻在晋察冀区“由娘子关到门头沟的六七百里大山中,分段储存各种军需品”。难能可贵的是,彭德怀在对日经济战当中形成了统制贸易的思路,1942年夏他就明确指出:和敌占区完全断绝来往,是不可能而且是有害的。敌占区只是某一段时期为敌暂时占领,这不可能根本改变华北各地区经济的历史关系和相互依赖的历史规律。我们应当通过贸易战,有计划地组织对我有利的物资交流,维护群众的经济利益,去发动群众来反对敌寇的经济掠夺,才能打破敌人的封锁政策。

在繁忙的军事工作之余,彭德怀非常注重对地方经济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为经济领域的决策提供依据。1948年2月,彭德怀在率领西北野战军从陕北南下关中时在延川住了两天。这两天他专门派秘书对街上的小商小贩进行调查,了解市场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鉴于市场萧条,彭德怀向中央建议停征营业税一年至两年,以便恢复市场,活跃经济。毛泽东在看到这个建议后大加赞赏,并指出:“各地对于工商业的税收政策的内容及其结果如何,完全没有或很少向中央作报告。”随后中央采纳了彭德怀的建议。从这样一个很小的调查当中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反映了彭德怀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管中窥豹、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本领。

坚韧不拔的意志

胜败乃兵家常事。所谓的常胜将军,也只不过胜多败少而已。但杰出的军事家,往往能够在失败之后百折不挠、坚韧不拔,重新站起来击败对手。在彭德怀身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就屡屡闪现。

1941年5月,八路军总部遭袭击后,中共中央非常担心彭德怀的安全,多次发电希望他回到延安。毛泽东曾发给刘伯承、邓小平并转彭德怀电报:“感日五时电悉,总部被袭,左权阵亡,殊深哀悼。瑞卿、立三已否脱险,甚念。目前总部电台已全部损坏,建议总部暂随一二九师行动。”中共中央书记处经过反复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为了确保安全,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八路军总部最好由晋东南迁至晋西北。6月15日,彭德怀致电中共中央书记处,报告华北敌后特别是河北平原的严峻形势。但彭德怀深信,敌后斗争完全有可能坚持到抗战胜利。为应付严重环境,他向中央建议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与北方局机关合并。彭德怀此时考虑的,仍是如何扭转敌后抗战的困难局面,如何去战胜敌人,至于个人的安危,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西府战役中的陇东突围,是彭德怀自认的一生4个败仗之一。西北野战军虽歼敌2.19万人,自己也伤亡了1.49万人,占野战军全部兵力的五分之一左右,战损比例太不合算,且失掉了努力得来的大部分战果。战后,全军上下总结了经验教训,彭德怀带头作自我批评。彭德怀还用手指着自己的脑门说:“彭德怀呀彭德怀,你的马列主义就是没有学通,看问题一格一格的。只看到胡宗南、马步芳两军矛盾一面,忽视胡、马两军在反共反人民这一基本点上完全一致的一面。”一年多以后,第一野战军发起扶眉战役、兰州战役,给了胡宗南和马步芳两军以毁灭性打击。

彭德怀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这种气质的形成与他深受湖湘文化熏陶有着密切的联系。

猜你喜欢

彭德怀
彭德怀和他的棋友们
彭德怀:一把扯下自己的画像
彭德怀礼赠老翁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彭德怀不愿照相
彭德怀罢宴
彭德怀的“离婚”风波
1962年彭德怀的“离婚”风波
陈赓 三“骗”彭德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