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行政执法部门组工干部应具备的本领

2021-11-24

办公室业务 2021年8期
关键词:行政干部群众

一、当前我国基层行政执法现状分析

(一)行政权力的权威性。基层管理的服务与执法工作是社会发展建设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密切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一方面,在与大众的交流和相处过程中,行政执法者需要兼顾各方利益,协调市场经济与百姓之间的矛盾关系;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分子,基层执法部门的组工干部要正确认识到,执法工作基于的前提是为人民服务。行政执法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但目前很多地方出现的执法误区是,借用行政执法权力的便利,形成一种权威性,从而造成与群众之间的隔离和垄断现象。社会对权力的滥用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是巨大且严重的,最终导致人民群众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那么行政执法就丧失了该有的意义。

(二)执法依据的滞后性。我国目前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备的行政执行法,随着时代和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的激长模式和社会形态的多元化使得各界对行政执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和多变,但行政立法工作与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而造成某些行政执法方面的空白。这种空白对行政工作的展开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困难,也使得整体执法工作略显疲态和软弱。

(三)监督机制的薄弱性。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和约束,对行政执法者的监督工作也始终未得到有效落实。这就导致许多行政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越权、行政侵权和违法事件时有发生。监督机制的薄弱性主要表现有:1.法律制约不健全。因此导致对行政执法部门监督工作缺乏核心的约束力。2.司法机关监管难度大。对于一些界限模糊的领域,司法机关也难以有所作为。同时,基层行政执法部门是庞大的社会群体,由多个领域的不同分支结合在一起,量大面广,因而监督工作落实起来有很大难度和挑战。3.人民监督权利得不到保障。我国是人民民主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群众依法享有对各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权,但普遍缺乏社会发声的渠道,导致群众与行政机关的对话出现了单一性和断层,从而影响执法工作的推进。

二、加强基层行政文明创新执法的紧迫性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势头突飞猛进。与经济发展相呼应的同时,国家建设正处在前进的关键和突破阶段,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所谓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只有做好行政工作的每一步,夯实社会主义行政文明建设的根基,才能为经济的提升和前进保驾护航,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跟上经济发展的新需要。

(二)国家体制建设的要求。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者的工作要求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完善,人民的温饱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社会形态和人民心态的转化,促使基层行政执法工作要走向创新式的改革与突破,并且刻不容缓。

三、基层组工干部能力素质的培养与练就

处在基层行政执法岗位上的组工干部往往肩负着更大的社会使命和人民赋予的期望。要想成为合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往往需要练就一身的本领和能力。才能在整个行政事务处理过程中游刃有余。这种本领除了处理事物的能力之外,还要有思想、心态、认知各方面的提升,敢于尝试和突破,真正养成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一)贴近现实、化解矛盾的能力。对于一些乡镇的基层干部来说,受地域和风俗习惯的影响,许多乡镇的行政执法工作往往面临很大阻碍和挑战。部分外地基层工作人员并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行为习惯,在与群众的相处过程中,容易脱离现实,空谈矛盾。这种情况下,组工干部首先要深入人民群众,获得群众信赖。同时,了解清楚当地的处事风格和风土人情,因地制宜,选择最恰当合适的处理方案。组织工作的落实与展开过程,势必会造成各方群体间的利益冲突,而矛盾的有效化解,便是一个优秀的组工干部的本领所在。能够懂得聆听群众诉求,深入走访了解实际情况,找到矛盾的根源所在,在处理过程中,确保每一位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障,对利益受损的一方,及时制定一系列补偿措施,安抚情绪,从而避免事态的严重化和极端化。事情处理完成后,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确保下次事件发生时,更完善的处理措施,从而建立长效便捷的应急处理机制。

(二)服务群众、培养素质的能力。行政执法工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很多组工干部容易陷入的一个思想误区是,把干部当领导,把群众当下属。百姓的合理诉求甚至需要托关系、找门路。最基本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抛到脑后。实际上,一个尽职的基层行政执法组工干部,必须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自身的素质和思想认知上,要明确这一点。素质能力的培养是对本领的提升和展现,服务群众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真正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加强对自身专业素质和党建思想的认识,做一个有真本领、敢作为的优秀组工干部。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时代的脚步是始终不断前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由传统的实业经济走向以科技主导的互联网新兴行业。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和科技创新发展越来越激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国家发展的需要促使社会孕育出一批专业技能过硬的优秀行政执法组工干部,参与到社会主义进程中去。创新是时代对每一位社会参与者的要求,对行政执法人员来说,更是如此。首先,创新能力的培育要解放思想。思维在行业发展的合理范围内没有约束的框架,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只有懂得创新的民族和群众,才会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动力。其次,开拓创新的能力在于创新状态的维持。要时刻保持一颗敢于尝试的心,这不仅是一种工作需要和责任,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好的精神状态对事业的成功和工作的推进事半功倍。最后,开拓创新是基于人民群众的创新,必须立足群众的需要,群众处在创新创业的一线,是最有活力、最有智慧和基层经验的群体,密切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基层干部集思广益,动员群体的力量可以推动行政执法体系的健全,同时也更能拉近党群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维持社会稳定。

(四)执法为民、文明执法的能力。行政执法不同于刑事执法的强制性和严肃性。在基层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所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基层群众间的一些小摩擦和利益纷争,扰乱社会治安,但不足以严重危害社会,执法人员往往处在法与情的界定中,游摆不定。而最终执法的主要目的,还是确保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以文明高效的执法方式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基层行政执法的能力是对全国范围内创建文明城市的响应。新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国家建设基本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国家文明与素质发展。文明背后所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形象和文化内涵,而作为行政执法人员,他们的身份更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风貌,加强对基层行政组工干部的素质文明培养,是新时期执法为民的需要,亦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五)坚持原则、重视程序的能力。原则是行政执法组织工作的“基准线”。坚持原则,就是要时刻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守则办事,以极高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意识,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紧跟党的指引和号召,严格按程序要求办事,这样才能确保整体执法方向的正确性。重视程序要明确每一个执法过程的严谨性,该报告报告、该请示请示,从而避免出现流程缺失、程序空转的现象。对制度的严格遵守可以解决执法过程中反复、长期出现的问题,在面对庞大的社会群体时,不同的事件往往存在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而如何寻求其中最有效的一种,并且能规避以后的同等问题所在,就必须要严格执法,坚持原则和底线,落实执法过程的每一道程序。

(六)培养品行、讲究公道的能力。“君子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一个行政执法组工干部的品行能够直接反映到工作的细节中,而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行政组工干部的品行培养,一方面是政治品行,要做到对工作的绝对忠诚和认真负责、公正廉洁;另一方面,生活品行也关系着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风貌,特别是对基层行政组工干部来说,公道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对人公道才能做到对己公道;对百姓负责,才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四、结语

基层行政执法组工干部的本领具备,是生活经验赋予的技能提升,更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从民族和群众的智慧中总结出来的精髓。不同历史时期对执法干部分别提出来不同的政治要求,时代不断前进的同时,组工干部的能力素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前进的。本领的具备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劳永逸。身为基层干部,要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的能力,为群众需要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猜你喜欢

行政干部群众
行政学人
多让群众咧嘴笑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