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内循环的内涵逻辑与内卷化挑战研究

2021-11-24李富有王少辉

社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技进步疫情经济

李富有 王少辉

2020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经济内循环战略构想之后,学术界对经济内循环的概念与逻辑进行了认真研读和梳理。在如何进行经济内循环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上,一些学者在肯定理论逻辑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经济内循环会不会陷入经济内卷化的担忧。而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还真不仅仅是回答成“会”或“不会”这么简单,它需要我们对中国当前经济环境与内循环战略提出的背景边界进行理清,需要理解当前经济内循环战略与经济发展本源的初衷,明确区分出经济内循环和经济内卷化之间的概念边界。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梳理出经济内循环与经济内卷化相互突破概念边界出现相互转换的核心因素,只有清楚理解了这个核心因素,才能在实践中,在当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凭借经济内循环战略的理论逻辑,为我国经济发展开创新局面。

一、中国经济环境与“内循环”战略的提出背景

(一)中国经济环境变化

1.疫情防控的全球非同步性引发了世界经济的“逆全球化”

2020年全球性的疫情大爆发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和破坏影响巨大。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2020年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就下滑了31.7%,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季度降幅;同年第二季度,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环比萎缩了20.4%,法国则在继第一季度下滑5.9%后,第二季度再继续下滑13.8%。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必然会引发各国政府对经济采取修正性策略,例如,货币的量化宽松、救助纾困专项行动、狭隘的贸易保护政策等,这些修正性策略的目标指向十分明确,那就是尽最大努力地保住本国劳动力的就业岗位(1)龚辉文:《2020年上半年国外税收大事盘点——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国际税收》2020年第9期。。与此同时,全球疫情发展的速度和防控的效果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中,我国的防控速度最快,至2020年的2月24日,基本上已经做到了全面复工复产,其它国家却错过了疫情防控的最佳时机,其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全面停顿状态(2)邓晰隆:《新冠肺炎疫情下“农民工务工结构重塑”的对策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于是,他们担忧中国恢复的产能将会对它们本国的生产能力形成替代效应,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产业链上的“去中国化”倾向十分明显。诸多原因在疫情得不到遏制的期间不断被叠加和共振,直接强化了世界各国选择经济发展的“逆全球化”动机,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欧美国家在防疫过程中没能占得先机,更加引发了他们担忧在经济全球化和全面贸易开放的条件下自己会处于较为严重的被动地位。

2.中美关系全面竞争格局引发了产业链“去中国化”的挑战

中美关系从互利走向竞争绝不是由某一偶然的政治投机因素所决定的,这种对抗是因为中美经贸已经再不具有“经济互补”的基础,以及“中美经贸价值观”对立格局的逐渐形成,以及中美在经济、科技、民生等诸多领域不可协调的矛盾等因素共同决定的(3)王勇:《后疫情时代经济全球化与中美关系的挑战与对策》,《国际政治研究》2020年第3期。。从更加通俗的意义上讲,中美的竞争过程实际上是霸权主义对自然秩序的否定(4)朱锋:《国际秩序与中美战略竞争》,《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年第2期。。美国需要在历史进程中不断进步并保持领先,中国也需要在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进步去寻求新的位置,中国人民通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通过建国后艰苦卓越的奋斗,我国已经在经贸、军事、科技、民生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经贸和科技领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并角逐到领先地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在经贸和科技领域与美国的关系更多地是表现为一种“跟随”关系:在经贸领域,中美共同选择了“经济全球化”战略,实现了中美“相对比较优势”的分工,创造出了更大规模的分工经济溢出效应,为双方的经济增长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这种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分工经贸关系中,美国显然取得了优势的分工网络位置,在分工经济溢出效应的分配上自然也更具优势;在科技领域,美国通过吸引无数中国留学生的方式,吸纳了中国籍科研人员为美国开创性的知识创新活动服务(5)郭哲、王晓阳:《美国的人才吸引战略及其启示》,《科技管理研究》2019年第23期。,然后,再将这些开创性的知识产权以高价出售给中国,既保持了科技创新的领导位置,又赚取了高额的经济利益;在科技创新研究框架和范式方面,美国凭借自身所处的科技创新分工网络的前沿网络位置,和难以替代的科技创新基础,制定了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范式和研究框架标准,再通过吸纳最多数量的全球留学生和科研人员一起来践行美国所制定的创新范式和研究框架标准,致使这些科研人员最终即便是回到了母国,也仍然会沿着美国所制定的范式和框架标准继续研究,这使得全球后续科技创新活动都是由美国来主导其研究和发展方向的,这就奠定了美国主导其它国家只能被迫选择与美国的“跟随”战略模式。然而,自2015年以后,中国在经济、民生、外交、科技创新等领域都在快速逼近美国。例如,中国2015年对美国的商品出口额为4819亿美元,而当年从美国的进口额仅为116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3657亿美元,截止到2016年11月份的数据,中美贸易顺差又扩大了0.9%(2016年12月08日11:42 海关总署网站)。中美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开始引发了美国关注,以及引发了对自身经贸网络位置的担忧(6)吴君民、徐刘阳:《新冠全球大流行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的风险与对策探讨》,《理论探讨》2020年第5期。;这还不是美国最大的担忧,因为这种贸易顺差可以通过各种金融、汇率、贸易规则等手段来达到美国想达到的目的,而中国快速增长的科技创新能力才是美国最为担忧焦虑的事情,尤其是中国在5G领域的突破,让美国失去制定研究范式和框架标准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的丧失直接撼动了美国在经济、金融、科技、甚至是军事等诸多领域的优先网络位置。基于这样的担忧,美国开始借助自身原来保有的科技领先地位基础,以及在其西方盟友中的话语权,开始精心策划并导演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的闹剧,因为在美国看来,中国目前只是在通讯等几个少数领域的科技创新有所突破,并不是从底层技术到前沿技术的整体性科技创新突破,所以,只要能够切断已突破领域的底层技术就能够让中国科技创新的网络位置重新回到原先的落后位置上,例如,对芯片技术的封锁就是美国所采取的诸多产业链“去中国化”行动中的一个具体例子。

3.中国全面复工复产面临产能和消费结构调整的压力

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一直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全球疫情发展的“非同步性”,加上世界经济“逆全球化”趋势,以及中美全面竞争关系对我国出口所带来的压力是相当明显的,这对于已经完全恢复生产能力的我国来说,对外出口份额的变小就意味着我国当前全面复工复产的很多产能将会变成过剩产能,其后果就是过剩产能的形成会直接冲击我国的产能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调整,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形成严峻的挑战(7)郭涛、刘瑞:《疫情冲击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机制、证据与策略》,《上海经济研究》2020年第9期。。事实上,我国的后疫情时期过剩产能对我国产能结构调整的挑战将主要表现为:如何把原来用以出口的产能转化为刺激扩大内需的产能的挑战。实践中,原来以出口为目标的产能一般都是具有明确的出口参照的,这部分产能一般都是依据出口标的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支付能力等特征量身打造的,现今要将这部分产能服务于内需消费,那么,产品的设计风格、营销模式等都必须依据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支付能力、支付习惯等特征进行必要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要么会与原先就以内需消费为目标的产能形成竞争,要么就只能在产能调整中去挖掘和开发出新的内需消费点,以在新的领域切实有效地扩大内需的市场空间。而过剩产能对我国的后疫情时期国内消费结构的调整则主要表现为“消费数量”和“消费内容”的调整,其中,“消费数量”的调整容易被理解,即要扩大消费总支出的额度以调节消费和储蓄之间的比重;而“消费内容”的调整则是需要人们进行逆周期调整各种消费的弹性权重,即在超前消费和延后消费之间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切换。例如,过去人们对再教育的消费可能摆在了比较靠后的位置,但是,在疫情期间人们可以将其摆在比较靠前的位置,这种超期消费和延后消费之间的合理切换不仅有助于对当前经济环境困境的应对效果,而且还有助于我国经济长远规划的实现。

(二)国内经济发展“内循环”战略的提出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爆发,致使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遭遇到了百年来最大的经济衰退,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十分严峻。不仅如此,我国还面临着中美贸易摩擦恶化、外部需求萎缩,全球供应链重组等诸多严峻挑战,面对这样的经济环境,我国只能重新进行战略定位,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化解百年不遇的危机并进行适当调整。在此背景下,2020年7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济内循环发展的新思路,完全是基于对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世界格局精准判断的结果,是针对我国未来几十年长远战略规划做出的正确科学反应,兼顾了我国经济发展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布局的需要。

经济内循环对我国短期经济发展的意义是极为明显的:它将有助于熨平新冠肺炎疫情所引发的国际国内经济波动,有助于“六稳”、“六保”的高质量落实,有助于提升中美全面竞争关系下的中国经济韧性。经济内循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期战略规划也具有“偶然性”的机遇:在疫情之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国内消费需求潜力巨大,除此之外,我国还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生产能力和配套完善能力都已经十分强大了,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下一步就是如何整合生产、消费和投资的结构,进一步提升经济运行的质效,但要想对这一过程进行落实,我们需要彻底放弃对原来落后发展模式的依赖,尤其是地方政府需要转变思路,降低思维和行为惯性,转变政府职能,将改革开放落实到行动上,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单靠地方政府的主观克制力是很难实现的,例如,在政府考核方面,我们提倡了这么多年的绿色GDP考核,其结果呢?完全不顾生态保护,产业结构优化的招商引资行为仍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很多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项目完全是来者不拒。所以,要真正落实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只靠地方政府的自控内因动力是完全不够的,它还必须有外部因素的鞭策才能让地方政府恪守改革开放的初衷,而当前经济内循环战略的提出就是对继续深化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律的重要外部推动力。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经济内循环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长期规划方向和战略布局的重要基础:当前中美以及中国与美国所胁迫的部分盟友国之间对抗,主要是集中在经贸、科技等领域话语权争夺方面的对抗,当前这种对抗矛盾的集中释放,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在经济结构、消费结构、贸易结构、科技进步能力和尖端科技的研究范式和框架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并对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强烈的赶超压力,以至于导致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抗升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在上述领域的自身发展中虽然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当前还仅仅是在无限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超越和主导上述领域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的能力,而今年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所具有的“突发性”和防控的“非同步性”,又为各国在上述领域各自的发展能力和发展速度带来了变数,例如,我国是最早全面复工复产的国家,尽管在中美贸易对抗中造成了一定的消耗,但这种消耗的成本是中美双方都需要承受的,甚至其“负外部性”都需要全世界所有国家来承受,而我国在当前所提出的经济内循环发展战略正是将这种中美对抗消耗的成本降到最低的最佳途径,沿着这样的解决路径去发展,继续保持我国在经济结构、消费结构、贸易结构、科技进步能力和尖端科技研究范式和框架方面取得进步的速度,待新冠肺炎疫情结束之时,我国将凭借疫情防控提前取得胜利所带来的时间优势,将在上述领域取得全球发展话语权的可能性大大提升,这将对我国未来引领新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发展的本源与当前“内循环”战略的抉择逻辑

(一)经济发展本源的探讨

从有人类生产活动以来,物质文明始终是人类文明最显著的文明载体,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无论是重商主义学派、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还是现代经济学派都无一例外地将各国或全世界的经济增长作为自身研究的重要主题。重商主义学派错误地将贸易顺差所能获取的金属货币增长等同于经济增长;而古典经济学家则更加关注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国家变得更加富裕(8)杨小凯:《经济学——新型古典与新古典框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而新古典经济学家以及相当部分的现代经济学家则认为经济资源是稀缺的,因此,他们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更多地是如何将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应,从而达到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尽管诸多经济学家进行研究的边界条件有所差别,但他们都将“最大数量的商品和劳务产出”视为是人类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人类对“最大数量的商品和劳务产出”的追求也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时期,人类不得不考虑种族的延续,物质文明的高质量持续发展。人类为了能够持续地生存下去,人类社会有过掠夺和反抗,也有过科技文明以和平的方式进行可持续性发展的努力,毕竟,能够永久生存下去是人类最基础的生存需要,而在每个不同时期希望得到更多的“商品和劳务产出”是人类超越了生存需要的更高层次的需要。所以,综合审视,“最大数量的商品和劳务产出”和“最长时间的持续发展”是经济学家广泛被接受的经济发展本源(9)邓晰隆、叶子荣:《经济发展本源视角下的经济区运行效率探究》,《江淮论坛》2013年第2期。。

(二)“内循环”战略对经济发展本源的内涵继承

实践中,“最大数量的商品和劳务产出”和“最长时间的持续发展”往往会表现出难以平衡的矛盾与冲突,而造成这种两难冲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第一,“贪欲”引发的人类决策质量低于理论水平,决策过程实际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知易行难”始终是困扰决策质量的重要障碍,而“知易行难”的根源除了实践中可能发生的苛刻客观原因之外,更多地却表现为决策者自身的“贪欲”,例如,很多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明明知道某些项目会破坏生态环境而对“可持续性发展”带来压力,但是为了地方政府的GDP考核,为了官员的政绩考核,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仍然是一路绿灯地上马,实践中诸如此类因为“贪欲”过分放大短期的“最大数量的商品和劳务产出”目标而损害“最长时间的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的例子举不胜举;第二,人类对技术进步速度的掌控力不足引发了对“最大数量的商品和劳务产出”和“最长时间的持续发展”两个发展目标难以同时兼顾的矛盾,实践中,我们都不难理解:同样的资源如果被放在不同水平的技术条件下开发,在更高水平的技术条件下将会形成更好的开发效果,那么,资源的开发就存在着“当期开发”和“延期开发”的区别,决策者就需要在当期和延期开发中通过运筹的方式进行综合权衡以达到最优效果,但这一决策过程是需要以知道确定的、甚至是稳定的“当期-延期”贴现率为基础的,而这个“贴现率”的唯一决定因素就是技术进步的速度,即如果技术进步速度越快,则贴现率就越高,实践中,即便我们没有能力保持较高的贴现率,但是,要想能够科学地进行决策,无论贴现率的高低,至少我们应该知道这个贴现率确定数值是多少吧!只有知道了具体的数值才能进行数学规划求得最优解,而贴现率的确定性程度实际上又是受到我们对技术进步速度的掌控力程度影响的,即我们对技术进步的掌控力越高,则贴现率的确定性程度也就越高,因此,对技术进步速度的掌控力是面对“最大数量的商品和劳务产出”和“最长时间的持续发展”两难冲突做出最优化决策的关键。而当前的经济内循环战略则是基于当前复杂、恶劣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所做出的相机抉择,不但兼顾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经济发展规划,更重要的是对经济发展本源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就当前而言,经济内循环发展战略是基于对经济发展本源的“降维”思考,在“最大数量的商品和劳务产出”和“最长时间的持续发展”两难冲突之间,其“降维”思考的结果就是我国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危机应对”价值观的重塑,对于短期的“最大数量的商品和劳务产出”目标,我们本着节约、高效、层级递增的原则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而将其它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科技进步能力的培育上,尽最大努力提升我国对技术进步速度的掌控力,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处理“最大数量的商品和劳务产出”和“最长时间的持续发展”之间的两难冲突。

三、经济“内循环”避免发生“内卷化”的挑战

(一)对“内卷化”概念的回顾

“内卷化”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戈登威泽(10)Alexander Goldenweiser,“The Social Science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3, 1928,pp.19-35.描述文化模式进化与发展的过程中,他认为:当一种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高级形态之后,它既无法稳定下来,也无法使自身转变到新的高级形态,只能不断在内部原有的形态上变得更加复杂化和精细化,这一过程就被戈登威泽称之为“文化内卷化”。而事实上,“文化内卷化”过程的逻辑在其它领域都有类似的表现,尤其是在没有实质性的技术革新的情况下,又要不断地追求规模的扩展,自然就会使得自身的系统不断震荡,最终导致崩溃。例如,吉尔茨(11)Geertz, Clifford,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3,p.58.就在研究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引入了“文化内卷化”的内涵逻辑,从而提出了“农业内卷化”的概念,后来黄宗智(12)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野》,《开放时代》2016年第2期。通过用农业劳动力投入和劳动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来阐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关系规律,以此来对吉尔茨所提出的“农业内卷化”的概念进行丰富和拓展,最终,他将“农业内卷化”的概念发展到了“过密型商品化”的层面,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农业生产的“无发展增长”的概念,即当单位土地上劳动力的密集投入却不能带来劳动边际报酬的增加时,农业生产活动就形成了“无发展增长”的局面。“内卷化”的逻辑除了应用到农业生产的领域之外,还有杜赞奇(13)[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将“内卷化”的概念移植到了国家的政治领域,提出了“国家政权的内卷化”。依理类推,“内卷化”的逻辑在实践中还可以应用到其它更广阔的领域,概括起来讲,“内卷化”的逻辑在实践中可以用以解释所有无效进步引发的高成本内耗竞争现象。

(二)经济发展可能陷入“内卷化”的原因分析

根据对前文“内卷化”概念的回顾,我们不难发现“内卷化”的内涵逻辑实质上是指:当一个系统运行达到了某种高级形态以后,它既无法自我稳定下来,也无法使自身转变到新的高级形态,只能让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将运行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化和精细化,而系统的这种更加复杂化和精细化的运行,看似是一种进步,但它却没能够让系统转变到更高级的形态,所以,这种“进步”属于无效进步,但这种无效进步引发的系统内耗性竞争成本却是十分惊人的。依理类推,我们可以将此“内卷化”的内涵逻辑应用在经济发展领域,并按照戈登威泽所描述的逻辑,我们可以将经济发展可能陷入“内卷化”的内涵逻辑进行分解,即“经济内卷化”所具备的基本特征有:第一,经济系统的运行状态处于一种较为高级的形态,这种所谓的较为高级的经济活动形态,我们认为至少是出现了较为充分的分工协作形式,并且进入到了探索最优化生产模式路径的发展阶段;第二,该经济系统在探索最优化生产模式的过程中无法稳定下来,这说明该经济系统无法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形成最优化均衡状态,但无法稳定下来的结果却是经济系统在不断地产生高昂的内耗性交易成本,内耗性交易成本不断累积增长直到原经济系统无法承受而崩溃;第三,该经济系统始终无法转变到另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经济活动状态,这就意味着,由于经济系统原技术水平下的最优均衡始终无法实现,系统却又一直处于不断无效“量变”状态,根本无法进一步跨过原来的形态直接“质变”跃迁到新的(更高级)形态上。

通过上述对“经济内卷化”内涵逻辑的分解,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经济内卷化”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两点:第一,经济系统单纯追求“量变”最优化的过程永远不能形成最优化均衡,越不能形成最优化均衡状态,系统就会去寻找更为复杂和更为精细化的手段对系统的经济资源进行配置,而这个过程是必定会产生“内耗性交易成本”的,手段越复杂,越精细化,其系统内耗成本越高,即精细化“量变”管理是系统产生“内耗性交易成本”的根源,且内耗性交易成本增长的速度会远快于精细化程度提升的速度;第二,经济系统始终无法转变到另一种新的(更高级)经济活动状态,是因为经济系统缺乏“质变”跃迁的根本动力,而这个动力就是内生或外生注入的科技进步能力。而事实上,既定程度的科技进步能力对应着既定的经济分工规模,任何超越科技进步水平的分工规模的扩大,势必都会引起高昂的交易成本来吞噬经济分工所引起的好处(14)邓晰隆、叶子荣、赵晖、张清辉:《交易成本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区效率分工规模研究: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数据》,《管理工程学报》2015年第3期。,甚至会出现交易成本远大于经济分工效应的现象,从而使得经济系统陷入到“内卷化”的状态。基于此,人类在应对“经济内卷化”时,往往采取了两种有效的方法:一是最大程度地贯彻经济全球化战略,不断加强本国经济系统与国外经济系统的要素置换,并在置换过程中实现本国经济系统科技进步能力的提升;二是不断加强本国科技进步能力的提升,其手段是最大程度地整合本国的科研资源,甚至是在掌握科研话语权后整合全球的科研资源,例如,美国的科研体系就不仅很好地整合了本国的科研资源,它还通过吸引留学、访问、科研交流的方式对全球的科研资源进行掠夺,以实现本国科技进步能力始终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三)当前“经济内循环”与“经济内卷化”的本质区别

当前“经济内循环”是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所做出的相机抉择,这种相机抉择势必会引起原有经济系统运转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却是以更小的系统内外交换为特征的,所以,这难免让人担忧“经济内循环”会不会走上“经济内卷化”的道路。其实,在本文看来,产生这种担忧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看到了“经济内循环”和“经济内卷化”具有相似的“经济要素更倾向于系统内部循环”的特征,这也算是两者之间最直接的联系了。但是,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存量水平、市场经济活动规则、科研实力等一系列因素来看,我国当前的“经济内循环”和“经济内卷化”还是具有本质区别的,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内循环不是“内耗性”地使国内经济资源进行复杂地、精细化地无效率空转,恰好相反,经济内循环是更加去伪存真,更加注重实效的简约化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内循环旨在拓宽经济要素内部循环的通道,提升经济要素在国内经济系统中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节约粮食,杜绝浪费”就是当前国家对在经济内循环过程中,加强对经济要素使用效率提升的直接反应,这种以提升经济要素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会在“效率提升过程中产生的好处”与“经济资源充足程度”之间形成发展均衡,即随着效率的不断提升,资源的充足程度也将会不断上升,资源价格也就会出现一定程度地下降,那么,“效率提升所产生的好处”就将会被“资源价格下降所带来资源收益降低”所对冲,此时,经济运行状态自然就会形成特定的发展均衡,从而不会落入到“内卷化”发展的陷阱之中。

第二,经济内循环是以“供给侧改革”为基础的国内生产、消费结构大调整。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各国的生产和消费都遭遇了较大程度的衰退,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维”发展迹象,加之各国的疫情发展又是呈现出非均衡的态势,我国是全球最先遏制住疫情蔓延的国家,而欧美乃至印度等国迄今为止还出现疫情进一步加重蔓延的态势,这就导致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需求端消费不足而被迫萎缩,但我国迅速全面恢复的产能相对往年来说是不变的,甚至在第二季度后还出现扩大的迹象,那么,扩大的绝对产能和外贸萎缩形成的相对剩余产能一起就构成了当前我国经济系统中较为严重的过剩产能。从逻辑上讲,解决过剩产能的途径有两种:一是有选择性的淘汰一部分产能,即对国内的生产结构进行大调整,例如可以淘汰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和一些技术相对落后的产能等;二是扩大内需来消化部分原来用于外贸的过剩产能,即要对国内的消费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要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从扩大内部消费总量上做文章。另一方面,要引导居民的消费理念,诱导消费者进行“高质量”消费,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不难发现,上述解决过剩产能的两种途径的逻辑实质上就是“供给侧改革”的逻辑,即旨在按照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群众生活需要的原则,通过有目的地调整产能结构来实现全社会的“生产-消费”均衡,所以,以“供给侧改革”为基础的经济内循环最终的归宿是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消费”均衡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经济内卷化”陷阱。

第三,经济内循环是对将暂时过剩产能向科技进步能力进行“质变”转换的历史机遇的精准把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后的过剩产能,无论是采取对生产结构的调整还是采取对消费结构的调整方式来对其化解,由于国外市场的萎缩,始终会因为市场总需求的萎缩而使得过剩产能总规模不可能被完全消化,对过剩产能的消减始终只会是相对的、局部的、结构性的。按照上述途径进行过剩产能消减的后果在实践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消极的后果:即在对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后,即便在缩减同等规模过剩产能时,被优化调整后的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能够推升全社会更高水平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但是,总会有大量的劳动者在过剩产能总规模消减的过程中出现失业,从而变得更加贫困,这将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了避免上述以“量变”的方式消减过剩产能所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我们也可以尝试以“质变”的方式对过剩产能进行消减,即将拟消减的过剩产能进行“质”的转变,将原来过剩产能所需要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应用领域,从原来的生产领域改为应用到推升科技进步的领域中去,在贯彻经济内循环战略的当下,我们已经能够从资本市场的某些改革看到了国家在这方面的行动调整,例如,今年资本市场的改革中,关于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改革力度、深度和速度都是建国以来空前的,而改革的导向十分明确,即国家已经在战略层面抽调了更多经济和社会资源向着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方向进行倾斜,因为科技进步能力的提升是经济发展避免陷入“内卷化”的根本途径。

四、“经济内循环”是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竞争力基础的支撑与展望

(一)完备完全的工业门类是提升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竞争中韧性的保障

“经济内循环”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具有特定的视角范围,如果把视角范围从国家扩展到全球,那么,即便是完全“全球化”的开放经济系统,那也是人类在地球范围内进行的“经济内循环”,所以,“经济内循环”和“经济全球化”的相对性实际上是“国家层面视角”和“全球层面视角”的相对性。从直观认知上讲,人们总会或多或少地认为“经济内循环”是劣于“经济全球化”的,具有这种认知的原因无非来自于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来自于人们对经济总规模维度的认知,这种认知对“经济内循环”和“经济全球化”分歧的核心在于参与到经济系统中的人口规模,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人口都不足1亿,这样的人口规模相对于全球超过70亿的人口规模来说,“经济内循环”是严重劣于“经济全球化”的,而对于我国来说,我国的人口数量占据了全球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以上,而且我国的综合国力决定了我国占据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多数都属于“高净值”人口,对全球经济的走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从这个维度来讲,“经济内循环”虽比不上“经济全球化”那样更具活力,但是也不至于会因此而陷入到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第二个维度是来自于人们对经济结构完备程度维度的认知,因为经济结构的完备程度决定了经济系统的专业化程度,进而决定了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人口规模也很大,但是经济发展却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我国经济系统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很低,这就导致经济系统中参与有效流动的经济要素规模实际上是很小的,所以,对于经济系统而言,经济要素循环规模和该经济系统中的人口规模实际上是两个具有本质内涵差别的概念,而当前我国的“经济要素循环规模”和“人口规模”之间的差距已经远没有改革开放之前那么大,而是相对比较接近的,因为我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就意味着经济要素在我国经济系统中的流动是比较充分的,而且是属于全流通类型。

目前,我国拥有的工业大类41个,工业中类207个,工业小类666个,具有了完备完全的工业门类,而当今世界上严格意义上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经济体也只有中国、美国和欧盟。其中,欧盟中的单独成员国其实是并不具备的,欧盟只有作为一个整体审视时才具备完整的工业体系;美国是由于有了二战时候坚实的基础储备,再加之持续保持着世界排名第一的科技、军事和经济基础才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只有中国是在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过程中为了自保求发展,克服重重困难自力更生地建立起来的完备工业体系,这就意味着完备完全的工业门类是中国经济被封锁时期能够体现出“韧性”的重要保障,只要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就意味着经济系统的专业化分工的各个模块是完备的,经济要素循环的路径是畅通的。而事实上,经济系统最终的运行效果只和经济要素在系统内循环的速度和质量有关,所以,我国当前所拥有的完备工业门类事实上已经奠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无论面对怎样的外部环境都会表现出极强“韧性”的基础,经济绝无崩溃的可能,只要我们在经济要素“内循环”的速度、质量和效率方面找到更优化的方案,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会表现出强有力的“韧性”,而且还会表现出更大的“优越性”。

(二)快速高效的科技进步能力是“内循环”经济蓄能释放的核心

科技进步能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经济学家之所以对“经济全球化”如此青睐,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可以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系统增添科技进步外部驱动的机会,从而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陷入“内卷化”的概率。实践中,驱动一个国家经济系统不断跃升的基础动力就是来自该系统自觉的科技进步活动,但是,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落后,或者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例如非洲的诸多贫困国家)来说,解决温饱尚且困难,国家几乎没有能力在科技进步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那么,他们便没有能力促使经济发展不断进步,其经济运行的结果就是:要么长期陷入到自给自足的低水平均衡中;要么在经过高频率的“内卷化”后经济开始崩溃。这样封闭又没有科技进步能力的经济体至少在产出能力和产出质量方面都不可能得到实质性提升,不仅其经济增长会陷入停滞,甚至整个社会发展都会陷入停滞。然而,如果该国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虽然本国没有能力对科技进步活动进行投入,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要素流动中,别国经过了科技进步驱动后的要素也会流入到该国的经济系统中,对该国经济系统的跃迁升级也同样会起到驱动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贫穷国家的经济也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出现不断进步的根本原因。

我国虽然在抗击疫情方面以最快的速度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这种胜利仅限于国内的胜利,我们还必须时刻警惕境外输入性病例的袭击,再加上美国对我国发动了政治、经济、人权等诸多领域的全面挑衅,为了保持住来之不易的抗疫胜利和全面复工复产的成果,我们不得不择机制定了“经济内循环”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主动性战略,因为依据我国的人口规模、工业门类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一系列因素,我国是完全具备“经济内循环”并取得相关经济发展目标条件的。但另一方面,要使得“经济内循环”达到理想效果,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我们必须要在科技进步能力培育方面付出双倍的努力,这是因为:前些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我们国内科技进步能力培育的大量投入,和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吸收了别国进行科技进步投入贡献的双因素驱动共振,而在当前只有“经济内循环”的条件下,我们吸收外部科技进步对经济驱动的程度大幅降低,这就意味着我们依靠更大规模和更大力度的国内科技进步驱动力量进行补充,所以,在科技进步投入方面我们需要投入双倍的努力来取得更高的投入质效。好在当前我国既有进行快速高效科技进步能力培育的眼光和格局,又有进行快速高效科技进步能力培育的能力,快速高效的科技进步能力培育将会成为当前特殊时期中国经济系统从“量增”发展到“质变跃迁”发展,完成经济发展蓄能释放的核心力量。

(三)取得“行业标准话语权”是我国对未来全球化发展方向施加影响的先决条件

国家战略的制定绝不是迫于压力的无奈之举,更非只谋一时一隅的应急打算,而必须是以全局计、以长远计的系统方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原本就遵循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逻辑,更何况在面对共同的危机时,两败俱伤的条件下谁具有更强的韧性谁就能赢。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外部环境下,全球都同时面临着疫情防控和经济衰退的危机,在世界各国化解危机的竞争中,如果疫情防控得力,复工复产顺利,那么就能从危机中把握“机”;而如果防控不得力,经济无法全面重启,那么,等待的就只能是“危”而不可能有“机”。从这一点来讲,我国以全球最快的速度遏制住了疫情的发展,也最早全面复工复产重启了经济,很显然,在当前历史的转折时点上,我们已经与“机遇”不期而遇了,但是“不期而遇”并不一定就代表我们已经实质性地抓住了机遇,我们仍有可能与机遇“擦肩而过”。虽然,当前很多国家的经济仍然处于无法完全重启的状态,但就全球范围来讲,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不会因为某几个国家的经济无法重启而停滞不前,只要有一个国家的经济秩序能够正常推进,各行业的发展就会继续向前推进,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也就会随着行业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而得到更新和升级。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们在很多领域都迎头赶上了,但是无奈于基础过于薄弱,几乎从零开始,加之二战结束后全球都迎来了和平稳定的大环境,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基础雄厚,而且也在和平时期不断发展,导致我国在很多行业都无法享有规范和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这就导致我国在很多行业不得不一直采取“跟随”战略,从而受制于人。当前全球处于疫情危机之中,我国不得不承受危机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压力,但同时这也是我们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取得了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当全球大多数国家都还处于疫情肆虐的泥潭中时,我国就几乎恢复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这就意味着全球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依靠我国来向前推动,各行各业的技术进步也只能依靠我国来向前推动。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前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吸取“过去无法取得行业标准话语权而处于被动地位”的历史教训,我们应该在短时间内爆炸式地对前沿技术进步进行巨量投入,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设工作,以保障我国在行业技术进步方面做出贡献的权益;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加强科研体制和学术团体体系的建设工作,我国所取得的技术突破不仅要从法律层面进行自我保护,还应该从学术研究层面建立起系统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待疫情结束之后,别国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只能在我国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跟随性”研究。凭借行业标准话语权的取得,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在技术进步方面,未来我国都将有实力引领“全球化”发展的方向和节奏。

猜你喜欢

科技进步疫情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战疫情
“十四运”给陕西带来什么?——将对陕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体育建设等生产“溢出效应”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推动作用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