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新韵润草原

2021-11-23王印

雷锋 2021年9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文明

王印

在巍巍宝格达山脚下,文明之花,馨香满园。科右前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想所愿,发挥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功能,肩负着“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使命,以蓬勃而又温暖的姿态来到百姓身旁。

文明,已经融入了兴安盟科右前旗这片土地的血脉里。

文明新风润万家

“蔚蓝的天空上白云飘荡,高耸的宝格达山守护着故乡,神奇美丽绿色兴安,蓝天下最美的地方,马蹬赋予我人生的希望……”

在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特布格日勒嘎查绿草如茵的草原上,悠扬的蒙古族长调在耳畔回荡,蒙古马奔驰。科右前旗分为城区、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也各不相同,满族屯的边防骑兵排解决群众困难,科右前旗阿力得尔苏木志愿者为群众送技能,科右前旗哈拉黑社区志愿者为群众送文化……

边防骑兵排是一支马背上的志愿服务队,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是牧区,牧点离政府所在地较远,道路难行。为了方便农牧民,志愿者苏道和他的队友骑上蒙古马巡走在牧区,为牧民送生活物资,送理论知识,帮牧民解决生活困难,每次巡边都要走上32.55公里。

“牧民见到我们都跟看见自家人一样,有时候帮他们带点药,有时候帮他们接羊羔,只要是牧民需要啥咱就干啥。”苏道说。牧点上没有电,手机也没有信号,每隔三五天,边防骑兵排就要到牧民家中看看,风雨无阻。在志愿者的帮助和关怀下,牧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学会了上网,关注惠农政策,学习养殖技术和网购。为了给网购的牧民提供送取快递的便利条件,苏道开办了快递代收点,这个代收点为牧民省去了往返十多公里的路程,苏道用不标准的汉语笑着说:“现在我们边防骑兵排又多了一个快递员的身份。”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兴安盟科右前旗开展以来,科右前旗全力推行“3+6+12+N”工作法,建立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3级架构,依托6大服务平台,组建理论政策、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等12支常备队伍及“前旗义警”“平安消防”等N支具有行业优势和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

群众的需要就是第一信号,如何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科右前旗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对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了大数据平台,群众可以像点外卖一样进行网上“点单”,大数据平台按需“配菜”,志愿者“接单配送”。

“以前种地遇到问题就找村里的‘明白人一起商量解决办法,现在这个太方便了,刚才我下了一单玉米种植技术的订单,等着专家来给我答疑解惑。”科右前旗阿力得尔苏木好田嘎查村民王海生在听了志愿者讲解的扫码“点单”服务后下单咨询技术。

志愿服务“点单”模式是科右前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活动载体之一。科右前旗构建了“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三级联动的框架体系,围绕群众需求量身打造了综合服务资源亮单、重点服务项目派单、专业志愿服务队领单、群众按需点单、基层志愿服务分队日常报单的“五单制”志愿服务项目,为贫困户送技能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老年群众提供专业健身舞辅导……

截至目前,科右前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平台已登记注册各级志愿者队伍500余支、志愿者1.6万余人,开展“点单”派单服务300余次。

文化无声润乡村

从牧区到农区、从城镇到乡村,群众哪里有需求,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在科右前旗哈拉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余名四五岁的小朋友在志愿者的带领下,用稚嫩的声音唱出了对祖国的爱。“这是我们的红色追忆课堂,志愿者带孩子们唱红歌、学诗歌,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哈拉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介绍说。

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作为农区,每年9月底到第二年4月份,为农闲时间。以往农闲,大家不是聚在一起打麻将,就是家长里短说不停,邻里不和谐,乡风不文明。2019年以来,哈拉黑社区积极与辖区内中小学校、派出所、商超沟通协调,打造“党组织+共建单位+社区居民”的“三合一”文明实践服务共同体,创建“红色追忆课堂”“蓝色防护课堂”“白色医疗课堂”“绿色心灵课堂”“金色成人课堂”等不同颜色、不同志愿者主体、不同实践内容的“缤纷课堂”。一时间,文明新风拂面,群众生活大变样。“我们把社区闲置的会议室和食堂整合,变成了活动室,农闲时我们在这里開展理论宣讲、棋牌、口才表演等活动,居民都抢着报名参加,参加不上的还不高兴。”袁世瑛笑着说。

“缤纷课堂”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加专业化、精准化、暖心化。“以前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没地方去,就坐在路边唠嗑,哪句话没说对就吵起架来。现在上活动室玩会扑克,学打乒乓球,还能听听理论宣讲,每次都是高高兴兴回家,邻里关系都和谐了。”居民杨青占一边打扑克一边乐呵呵地说。

有阵地才有根基,有活动才有活力。近年来,科右前旗不断强化资源整合“一盘棋”的理念,着力打造“实践统领、联动共建、资源融合、服务一体”的文明实践共同体。科右前旗共成立苏木乡镇文明实践所14个、嘎查村社区文明实践站25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采取“先供后找”的工作方法,在收集群众需求的同时,发布以“新时代,心悦读”书籍借阅、“知法、用法与法同行”法律咨询、“阳光心理”辅导、“百姓影院”免费观影、“翰墨飘香润心田”书画培训为主的1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超市,向社会发布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培训、关心关爱特殊群体、科技科普、特色志愿服务5大类36个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志愿者的注册、志愿服务队伍的组建、志愿服务项目的发布、群众供需对接的点单派单机制,形成了“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以志愿真情暖人心,以精准服务聚民意”的浓厚氛围。

多彩文艺润心田

曾经,乡村活动室是百姓谈天说地、“摆理说事”的主要场所。如今,这里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时常有理论专家、“草根艺人”前来登台亮相,以讲故事、说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理论、说政策、话发展,传播正能量,引导文明新风。

“祝福你我的祖国,我把壮丽的青春献给你,愿你永远年轻,永远快乐……”悠扬的歌声响起,科右前旗阿力得尔苏木海力森社区乌兰牧骑的队员们跳着欢快的舞蹈,她们当中年龄最小的49岁,最大的63岁。过去,居民因为没有专业老师的辅导只能“瞎蹦跶”,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后,志愿者老师上门一招一式教居民跳舞。有了舞蹈功底后,他们开始做志愿者服务百姓。“当志愿者后每天都过得老充實了,一有时间就想跟大家一起排练节目,家里人都以我为荣,特别支持我。”社区居民代桂珍笑着说。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科右前旗阿力得尔苏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整合全苏木资源走村入户,推出“乌兰牧骑+‘六助六送”服务品牌,即:助演、助老、助弱、助学、助残、助技,把精准化的理论、政策、文化、技能、法律、道德送到百姓家门口。

“咱们社区的老百姓现在跟以前可不一样了,精神面貌变化老大了。”在阿力得尔苏木海力森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桂玲看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建立,让活动室里“俗”的东西少了,“雅”的东西多了,叨叨家长里短的少了,关心热议国家大事的多了,“乌兰牧骑+”真正把文明新风送到了百姓心坎里。近年来,科右前旗按照全域推进、重点打造、示范先行的工作思路,围绕科右前旗特色资源、依托有利基础,根据城区和农村牧区地域差异,探索契合当地居民需求、符合当地实际的文明实践“前旗路径”,志愿者们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一技之长,用“乡”味、“趣”味、“情”味,广泛传播着新时代精神文明。

在科右前旗科尔沁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内志愿者,组建了“科尔沁社区十九大宣讲团”“科尔沁二人转小剧团”,活跃在敬老院、周边行政村等地,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的表演形式,巡演、宣讲30余次;在科右前旗札萨克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社区移民群众、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较多的现状,积极对接社区内弱势群体,搜集“微心愿”,整合企事业单位爱心志愿者资源,推出了圆梦“微心愿”品牌,截至目前,圆梦272个微心愿;在科右前旗归流河镇巴汉浩特嘎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宣传“婚丧嫁娶节俭办,天价彩礼不能要”的文明新风,使村风更淳朴民风更纯正;在科右前旗俄体镇双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探索“三带+村规民约”的双推进工作模式,让村(居)规民约从墙上“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建立了双胜村村规民约积分评定办法,将村内三个超市设为“爱心超市”实施积分制,根据村规民约评定办法、采取“月检查、季评分、年积分”方式评定,被评为合格和优秀的家庭,按集体经济情况,年终给予不同面值的“代金券”奖励……

点点滴滴,聚沙成塔;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新时代文明实践给无数群众送去了关怀与爱心,文明新风如蒲公英一样在科尔沁草原上随风传播,在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凝聚起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文明
The Price of Beauty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志愿者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