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为例

2021-11-23刘晓臻

贺州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云班信息系统

刘晓臻

(贺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贺州542899)

一、引 言

徐国胜认为翻转课堂存在实训教学过程虚拟化、内容碎片化、效果两极化的缺陷,而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作为翻转课堂视频的主要内容,实现内容与实训教学任务紧密对接,能够使翻转课堂与任务驱动深度融合[1]86。故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不应该仅把重点放在如何学会操作某个会计财务处理系统上,而应该在学会操作系统的基础上理解操作的原理以及业务的具体处理流程,统筹掌握单据传递、各部门与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到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与中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相比较,会计信息系统确系一门实操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实践课程,同时结合了ERP、管理学、信息系统等元素,是目前财务、会计等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性课程,因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应用的特点。为了培养适用性本科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设置如下内容:掌握在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进行建账、设置会计科目、制单、审核、记账、查账、银行对账、转账、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具体的会计核算步骤与内容;掌握使用一种或多种财务软件进行初始设置、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凭证管理、月末处理等基本操作;熟悉与掌握日常业务的具体账务处理、会计核算流程,并实现对应的系统操作;能熟练地操作总账、薪资管理、UFO报表、固定资产管理等各项系统功能模块;综合完成一整套账务处理的会计信息系统核算。

二、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的主要优势

云班课作为一种网络教学平台,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课程的教学中,也被视为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工具。云班课教学平台的设计模块、教学管理与资源共享模式,提高了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实现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目前,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主要呈现出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资源丰富化及教学理念多元化等多种优势。

(一)教学方式多样化

翻转课堂主要指通过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联系线上、线下的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整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任务等在内的各项要求,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模式问题。缪启军认为云班课平台是实现“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并对班级学风的养成、学生业余时间、云班课资源与课堂教学、混合教学与翻转课堂以及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工作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2]78。陈湘州发现通过把教学步骤集中在云服务平台上,将传统课堂变成“互联网+手机”教育实践实现了课堂即时互动,激发了学生利用手机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对解决目前大学课堂教学与手机在线学习的冲突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3]35。艾文国则构建并实践了“MOOC(SPOC)+翻转课堂+随堂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模型,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方案,从混合式教学环节设计,模式认知,目标达成度,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总结[4]34。而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上课程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教学中,目前使用普适性较强的教育平台,如智慧树在线教育、慕课(中国大学MOOC)等,专门的会计职业教育网,如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在线等,受到了众多高校与学生的青睐。

(二)教学资源丰富化

龙屏风从整合慕课资源、强化学科慕课服务、扩展慕课学习平台、丰富学校专题活动、增进师生交流互动五个方面阐述了“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5]101-102。其中,整合教学资源可以运用云班课教学平台上的云教程与教学包资源,既能让学生提前了解每次课程的大致内容,方便预习与复习,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其他学校或者教师提供的校外教学资源,发挥课外教学的余热,实现跨区域、跨校域的教学资源共享。而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教学为适应不断拓宽的教学内容和不断变化的经济业务,增加了管理会计、特殊业务处理等操作模块的内容。同时,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设置为基础,学生还可以参加多项会计职业技能类的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课堂上没有教授的复杂、特殊的业务处理流程以及相关单据是比赛中经常会涉及的考核点,故参赛的学生就需要在专业比赛中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三)教学理念多元化

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不再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而是更倾向于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个性化教学;同时,结合了教师线下课堂教学与学生线上网络自学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高雅翠指出高校教师应扭转传统的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的学习,通过案例教学、头脑风暴、焦点讨论法等教学方法[6]237,拓宽教学理念和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张俊超则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为例,认为可从翻转课堂的本质、课程特点、教师角色定位、教学视频设计、学习环境构建和教学活动设计等六个方面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7]173。部分模块实验操作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例如库存管理的期初与存货核算的期初数据是互通的,只需要输入其中一个系统的期初数据,另一个系统的期初数据就可以通过取数按钮实现。故在输入供应链系统初始数据时,学生可以选择只做其中一种操作方法,而另一种操作方法则可以通过观看云平台上上传的操作视频进行学习与掌握。

三、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预期设计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能让学生喜欢课堂和方便学生课外学习与沟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有助于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这类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同发展。将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来,从而建设具有应用型本科特色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现翻转课堂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本土化模式。

(一)课程时间安排

“会计信息系统”在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一般为48-64个课时,而在职业教育的设置中则更长一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每一个操作模块与章节内容具体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利用单因素检验分析不同年级研究生对于初级知识、中级知识、高级知识、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态度的差异情况。经过分析,不同年级研究生对于初级知识、中级知识、高级知识、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态度因素的P值均大于0.05,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1 课程学时分配表

(二)课程建设

基于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应用的课程建设可以分为创课设计模块、课堂活动模块、课后答疑交流模块、课程考核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建设流程图

1.创课设计模块

首先,由教师在云班课教学平台上创建课程,设置相应的课程参数,包括创建学习课程的班级以及学生名单、课程阶段考核任务等课前准备工作。然后,教师将课程以线上发布通知的形式告知每一个学生,同时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学期安排表,让学生清楚各阶段的学习安排与阶段考核要求。

其次,由学生通过查阅与浏览教师上传的线上教学资源,达到课前预习课程的目的。线上教学资源不仅包括各章节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课程PPT、操作视频等,还包括各章节中会计信息系统操作的难易程度说明与提示,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计划。

2.课堂活动模块

课堂由线上签到考勤开始,结合案例分析、上机演示和随堂测试三个模块进行。签到考勤的时间可以由教师灵活设置时间点或者时间段;根据课堂上实时讲授的课程知识点,由教师穿插教材中没有设置的实验内容,介绍案例,给予学生几分钟的自行思考与操作时间,最后再由教师给出提示,并演示操作过程;抽取部分学生出现的操作错误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我思考时间,然后通过设置的每组小组长汇报问题情况与拟解决的方案,最终由教师讲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操作流程,学生自己解决具体的操作内容;课程操作内容完成后,教师在平台上发布随堂测试,给予学生一定时间操作,并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演示。同时,将这三个模块的过程以图片、视频等方式保存在云班课教学平台上,以便学生复习与参考。

3.课后答疑交流模块

课后需要学生按时完成平台上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设置好的同步课程线上任务,同时教师可以登录云班课教学平台查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学生遇到的课程问题可以在线上提出具体的疑问,并放在讨论区,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教师也可以直接在上面进行答疑。讨论区中学生的互动与交流都可以在云班课教学平台上获取到相应的经验值积分,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课题的参与度。

4.课程考核模块

由教师在云班课教学平台上公布线上与线下考核的结果,学生可以自行查看。线上考核由学习进度完成情况、阶段考核完成情况、平台经验值总积分三大部分构成,根据课前参数设置,按比例计算,可由平台直接给出结果。而线下的考核成绩主要由期中、期末机试成绩按照下文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设计的比例或教师按照学生学情调整计算得出。整个考核过程和相关考核依据都完整地、透明地记录在云班课教学平台中,学生均可查阅。

(三)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设计

以贺州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置为例,总课时为64课时,共16周时,采用过程性考核与期中、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表2。课程设置的过程性考核分为四次,按照财务信息化实验的顺序和难易程度依次分为期初余额试算平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月末固定资产与总账对账平衡、各种销售业务最终生成的凭证为主要考核的内容。通过四次过程性考核了解学生掌握财务软件实操的具体情况,总结学生出现的问题,并统一为学生在课上由教师指导操作的步骤与解答问题。

表2 课程考核计划表

期末机试计划按照难易程度与课程设置的实验内容分为两套题进行,分别为财务信息化试题与供应链试题,其中财务信息化试题所涉及的内容较多、通用性强、难度与题量适中,故建议财务信息化试题占期末机试总分比率为80%,而供应链试题内容更为繁杂、难度适中、题量大、评分点多,故建议供应链试题占期末机试总分比率为20%。课程为上机实验课程,每节课都需要使用计算机操作用友ERP-U8v10.1财务软件,同时,课程需要在期中和期末考核时设置机试,机试需使用财务综合信息化教考系统(系统题库中的每套题根据每一步操作的步骤设置相应的评分点,学生具体上机操作的评分则由教考系统自动给出)。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是贺州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考查课,故计划在学期末进行上机考试,考试按照难易程度与内容分为两套题,财务信息化试题与供应链试题。其中,2017—2018学年的第二学期已对此考试方式进行了试行,与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时采用的考试方式相比更具有适用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应用能力与综合能力。后期课程计划进行四次过程性考核、期中机试和期末机试,其中还包括四次作业(即提交四次实验报告)。

四、试错教学法与云班课翻转课堂实施过程

(一)采用学生试错教学方法

目前,常见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包括Gregor Novak提出的JiTT教学方法、Eric Mazur提出的PI教学方法等,而徐艳梅提出的基于电子学档的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张其亮提出的基于混合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则是具有个性化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设计。笔者根据贺州学院的教学实施安排、课程性质、学生的具体学情以及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通过各种尝试,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采用了试错法进行教学。试错性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导,以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起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试错教学是首先安排学生按照课程实验的内容与要求,自行参考由教材提供的实验步骤提示逐步地进行模块实验操作。然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的实验结果,由学生参照实验结果找出自己操作存在错误的步骤或者部分。常见的适用于试错教学的实验模块,如期初余额试算平衡、薪资管理等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模块。利用云班课教学平台可以将正确的实验结果界面上传,同时提供正确的操作步骤视频。例如:某实验模块中,为学生设置试错性教学内容,将率先、正确地完成实验内容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帮助那些尚未完成或遇到操作难题、操作结果错误的学生,这样既可以提高部分拔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可以提高操作性较差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共同提高相互协助能力与效率。

试错教学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增加对各类业务与操作问题的接触,增强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印象,提升其掌握程度;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解决所遇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应变能力。当然,试错教学方式亦存在着弊端,如试错过程使课程花费的时间较长,同时需要教师逐个找出各式各样的错误原因,解决学生的个性化操作失误问题,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业务处理与系统操作经验。

(二)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基于云班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云班课教学平台进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课前创课与设置步骤

教师课前可以利用云班课教学平台创建课程,发送课程通知,推送课件、微视频、图片、音频、文档等资源到学生的云班课教学平台上,推送资源时,教师需要填写资源关联的知识点和学习要求,供学生参考。学生通过云班课教学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在课前完成对教学课件、视频等学习资源的浏览与学习,并实现试错性学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学习心得可以在云班课教学平台上进行沟通、分享、讨论,平台记录学生课前学习信息,教师也可以用手机随时查看并参与讨论解答指导,并及时关注每位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程度与课程学习的进度,对于没有按照进度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可加以提醒,作为考核学生的部分评价指标。

2.课中管理与监控步骤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习题、设定情景、案例等开展讨论、头脑风暴等教学活动,由教师与学生相互协作,完成每次课程的实验内容,而云班课教学平台则帮忙记录学生课堂内表现与学习情况。同时,可以通过课堂电子考勤、投票、互评、抢答等辅助功能记录课堂到课率情况、学生与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情况等。

3.课后评估与考核步骤

课后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在平台上推送调查问题、强化练习、研究性问题、相关社会热点问题等教学活动实现学习情况调查、课后强化掌握理论知识、沟通、分享、讨论、答疑等,平台记录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同时,通过平台可以实现教师对每位学生学习进度跟踪和学习成效评价,使教师及时了解与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试错性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地给予指导和考核。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班课中通过查阅教师发布的资源、参与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等可获得经验值(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通过创建班课、发布资源、开展活动等获得魅力值,教师和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魅力值、经验值汇总分享到如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等社交应用上。这样既有助于教师轻松开展教学活动,不受时空限制地管理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又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方式,并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学生在每一个设置的考核时点上需按要求提交四次过程性考核材料与四次实验报告,以此作为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考核的依据。

结 论

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网络教学模式在翻转教学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因此,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为例,实现云班课在翻转教学中的应用是必要且有益的。在学校层面,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为适用,可充分运用网络上各大高校的丰富教学资源,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方面,通过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将有利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不断创新,为专业发展培养适用性的人才;对教师而言,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有助于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具有个性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会计信息系统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不断增强学生在会计信息系统上实现各类账务处理的实操能力与应用能力。上述实践,期望能为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经验分享与教学模式的分析探讨。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系统云班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ERP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AIS课程探讨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探讨
独立学院《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