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扎贝特联合降压治疗高血压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疗效
2021-11-23柴建岳崔红凯河南省滑县白道口中心卫生院河南安阳45646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新乡453003
柴建岳,崔红凯(.河南省滑县白道口中心卫生院,河南 安阳 45646;.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3)
高血压是常见的疾病,并且多数患者还常伴高甘油三酯,合并疾病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功能常出现异常。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血压可引起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展,所以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及降低血压对疾病的控制有重要意义[1]。苯扎贝特属于一种贝特类降脂药,通过该药物联合常规降压药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本次研究中纳入了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伴高甘油三酯患者,探讨应用苯扎贝特联合常规降压药对患者胰岛素抵抗、血压水平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2]中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且经检测患者血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2.26mmol/L。②临床资料完整,入院就诊前1个月未使用任何影响降压与降脂效果药物的患者。③研究征得患者本人同意,掌握基本的研究目的,知情同意并且主动配合。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疾病及药物过敏反应者。②无法耐受本次研究药物治疗的患者。③精神疾病或者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对纳入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各组患者基线资料如下:观察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35-72岁,平均(53.12±2.16)岁。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34-74岁,平均(53.06±2.14)岁。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调脂饮食及降压药治疗,降压药选择上主要使用硝苯地平片,经口服给药,首次给药为低剂量,具体是给予10mg,三餐后30min用药,后续可根据降压效果及耐受情况增加药量,但最大剂量不宜超过120mg/d,调药间隔不少于7d。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苯扎贝特片治疗,0.2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及血压情况。胰岛素抵抗的评价主要使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表示,计算公式为ISI=1/(空腹胰岛素浓度×空腹血糖浓度)。血压的评价方式是使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自常温下连续测量3次,取2次均值为最终的结果。②进行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的测定,测定的方式主要是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指标内容具体如下: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③各组均是治疗前后进行静脉血液采集,经3500r/min的速度持续离心分离血清,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一氧化氮(NO)、血栓烷B2(TXB2)与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评价血管内皮功能。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胰岛素抵抗、血压 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但收缩压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SI两组均提高,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与血压指标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与血压指标变化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n=35) ISI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25±0.43 1.62±0.58* 152.26±14.51 134.45±11.85* 96.25±8.25 82.14±7.38*对照组 1.24±0.41 1.43±0.52* 151.89±14.48 133.96±11.84* 96.14±8.21 85.23±7.42*t 0.144 2.162 0.151 0.245 0.079 2.477 P 0.886 0.034 0.880 0.807 0.937 0.016
2.2 血脂水平 治疗前的血肿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指标改善幅度要比对照组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35) TC(mmol/L) TG(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56±0.81 4.92±0.71* 3.11±0.61 2.12±0.52* 2.62±0.61 2.12±0.51* 1.02±0.35 1.36±0.41*对照组 5.51±0.79 5.44±0.78 3.12±0.62 2.98±0.58 2.61±0.63 2.56±0.58 1.04±0.36 1.01±0.37 t 0.374 3.944 0.095 8.772 0.094 4.488 0.329 5.596 P 0.709 <0.001 0.924 <0.001 0.926 <0.001 0.743 <0.001
2.3 血管内皮功能 治疗前各组NO、TXB2、E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NO均提高,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TXB2、ET均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n=35) NO(μmol/L) TXB2(ng/L) ET(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0.12±5.23 29.01±6.23 188.25±23.35 77.42±14.25 92.12±20.13 75.12±17.12对照组 20.15±5.21 24.11±5.68 188.14±23.14 102.23±18.12 91.88±20.12 82.12±18.41 t 0.034 5.103 0.028 8.100 0.070 2.249 P 0.972 <0.001 0.977 <0.001 0.943 0.027
3 讨论
对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进行合理的降压与调整对于病情的改善有重要帮助[3]。常规的调脂饮食对于血脂水平的控制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往往很难控制到理想值的范围。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的血压水平上两组均降低,在ISI水平上两组均提高,收缩压指标水平未见各组治疗前后的水平差异改变,而治疗后的ISI水平上观察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水平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苯扎贝特具有明显的调脂效果,并且还对于舒张压的缓解有一定作用。分析原因主要是苯扎贝特属于一种人工合成的过氧化体增值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激活物,该药物通过激活PPARα,如此对脂类代谢会造成影响,影响蛋白基因转录,促进脂肪分解,让降脂效果满意。同时PPARα被激活也可以显著增强载脂代表的活性,增加脂肪中甘油三酯分解[4-5]。本次研究显示使用苯扎贝特的观察组在舒张压水平上降低更显著,表明苯扎贝特具有一定的辅助降低舒张压的作用,分析主要原因是应用药物能通过对血脂进行一定调节,使得血管内皮功能有所改善,这对于血压水平的控制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苯扎贝特也能增强尿钠排泄以及发挥利尿作用,这样也使得舒张压降低[6]。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经治疗后各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表明苯扎贝特辅助治疗也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分析其降脂机制主要包括两种:一是通过降低LDL-C的分泌来降低血脂,二是通过提高肝酯酶及脂蛋白酶活性促进LDL-C的分解,从而降低血脂。高血压患者,病变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改变,使得血细胞与血管壁、细胞同细胞间碰撞力明显增加,这样极易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高血压患者NO水平明显降低,TXB2、ET水平明显升高,使得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各组NO水平均提高,TXB2、ET水平降低,表明采取苯扎贝特联合降压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疾病的改善及早日康复。
总之,临床中应用苯扎贝特联合降压治疗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对胰岛素抵抗情况的改善效果满意,并且对舒张压的降低及血脂指标改善也有一定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