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关系
2021-11-23胡晓辉
胡晓辉
新疆金正建投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北屯 836000
1 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
1.1 工程造价预结算为施工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工程造价预结算侧重通过将施工项目量化,从材料差价、套用单价、工程量等方面,以造价评估的角度审核项目内容。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的基础上,企业开展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参照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生成的报告书,核算明细内容,进而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提供清晰的工程项目参考,优化成本计划和资金配置方案,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帮助企业从项目施工中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并减少财务风险。
1.2 工程造价预结算是成本管理控制的节点
工程预结算工作对工程项目图纸审核尤其重视,侧重通过调整项目设计内容,减少项目变更,将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在此过程中,该工作对工程各节点所使用的新型工艺技术有较全面的分析,为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中的成本分析与成本核算环节降低了难度,进而提升实际工作效率,使施工成本管理控制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1]。
1.3 工程造价预结算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工程造价预结算分析工作能够从多角度帮助建筑企业提升自身施工管理水平。一方面,企业可根据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提供的数据测算内容并进行施工项目分析,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全方位比对项目施工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便于通过成本管理控制及时进行干预,减少项目施工中产生的资源浪费,进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与成本管理工作相同,均涉及工程各个具体项目。二者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情况下,能够为企业施工管理提供具体参考依据,提升管理内容的实效性。借助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内容,如材料预测报价等,企业可对工程施工中资金分配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流失[2]。
2 协调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工程造价预结算制度
企业应综合分析自身实际运营情况以及成本控制管理需求,针对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具体工作内容,构建并完善制度体系,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实际工作成效,确保工程造价预结算对施工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与有力保障。企业可从责任制度入手,划分工程造价预结算各项工作的具体责任范围,促使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在造价预结算责任制度中,相关管理人员应针对施工环节产生的造价内容进行独立核算,在确保核算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时效性。应针对施工工程造价工作及其涉及的施工环节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提升各项施工资料的准确性,为工程造价预结算提供详尽的工程项目资料。在此基础上,全面整合工程造价的分析记录与评价内容,便于审核材料价格、计算分析施工图设计、检查资金使用效率等。在项目即将竣工时,及时回收临时计价项目与未使用的建筑材料,对残值进行折算,强化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效果[4]。在此基础上,企业可深入分析工程预算与实际结算之间的差距,分析其中缘由,为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2.2 确定合理的造价预结算范围
正式进行造价预结算之前,需要对造价的工程设计特点、施工详细说明和造价的编制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确保审核范围明确、清晰,再结合工程相关的资料对工程内容加以分析。整个预结算审核环节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工程施工图的说明,所以在实施审计工作时需要全面掌握项目施工图纸,尤其是需要密切关注不合理的地方和缺失的地方,工作人员也应掌握项目完成后允许的误差范围。确定预结算审核范围时,要用事实求是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2.3 对不合理预算方案的审核工作
目前,在建筑的领域内,逐渐出现了很多新工艺,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把新工艺进行良好的使用,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人力和物力的使用。
例如: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新型设备对水泥进行搅拌,这样就能把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变得自动化,节省了时间,还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还有新兴的纳米技术,这种纳米技术完全可以代替钢筋,并且价格也比钢筋划算。随着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但是目前还有一些企业在规划方案中的设计中,依然使用之前的固定金额进行预算的计算,所以造成了预算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审核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对于这种不合理的方案进行注意。
2.4 重视培养预结算人员综合素养
作为执行落实预结算工作内容的主体,预结算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决定了相关工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为此,企业应重视预结算人员自身综合素养培养工作,全面渗透新型造价控制管理内容,提升其实际工作效率与质量。企业可定期开展专项学习培训活动,促使预结算人员不断提升自身造价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便于企业及时引入新的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模式,促进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发展,提升工程造价控制精确度,提升成本管理控制质量。
同时,企业应渗透责任意识观念,确保预结算人员能够从企业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在确保项目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挥自身职能。除内部人员培养外,企业也可及时更新外部人员聘用标准,为预结算管理团队及时补充合格人才。通过团队协作,协调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设性方案,促使二者在项目施工中协同落实,提升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成效。
3 结语
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水平决定了企业可分配调动的流动资金规模与项目施工实际经济收益水平。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建筑企业对成本控制工作的要求较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与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基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和施工成本管理实际联系的协同管理工作,成为建筑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