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治理与防控措施

2021-11-23贾明明李兴伟赵雷

商品与质量 2021年28期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

贾明明 李兴伟 赵雷

1.山东瑞泽中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2.青岛菲优特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3.山东瑞泽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重金属污染不易降解,易在土壤中不断累积最终超标。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一定的累积性。土壤重金属污染也具有隐蔽性。水体、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系列监测手段及时发现,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却不易被察觉,当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时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此时土壤中的重金属已给植物、人体等带来严重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还具有不可逆性。当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达到一定标准时,土壤结构以及功能就会出现变化,再加之重金属降解速度缓慢。因此重金属带给土壤的影响是长期性的,甚至是永久性的。此外,土壤重金属污染还非常难以治理。对于大气或水的重金属污染,可通过切断污染源的方式降低污染程度,然后通过稀释、自净化等手段降低大气以及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减少重金属对大气环境与水环境的影响。但是由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很难被及时察觉,往往是重金属含量超标比较严重时才会引起人们的警惕,但此时再去治理已经非常困难。同时土壤中的重金属难以被降解,无法通过土壤环境的自净化功能达到清洁目的。要想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就必须采用淋洗、换土等方法。这些去污方法工作量大、难操作、治理周期长、难操作[1]。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防控措施

2.1 加强科普教育,科学预防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积极配合,这样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防治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首先要做好防护,在妥善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之前,将“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两手都要硬。有效预防的方法有:一是制定保护土壤的可行性措施,甚至将保护土壤列入相关法律法规,让大家知道保护环境、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大意义,从而群策群力,提高自身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投身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预防与治理过程中来,从意识层面强化环境保护。二是加强思想教育与科普教育,同时做好土地保护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全方位宣讲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防治的必要性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性,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特别要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重灾区进行科普教育,严格执行相关环保制度,从严处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人和单位,时刻绷紧土壤环境生态系统保护的“弦”。三是要号召全民植树造林,多种树,这是增强土壤自我修复能力的关键,对此,各级地方政府部门要定期对人民群众进行科普教育,让他们真正知道该如何有效预防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式方法。四是加强执法层面的管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防治,还需要相关执法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做好强制执行,鼓励人民群众及时举报各种污染土壤和环境的行为,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杜绝同类污染事件的再次发生,这也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防治的重要保障。

2.2 创新新技术,科学治理

2.2.1 土壤化学法修复

化学修复是指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区域投放可以改良土壤以及中和重金属元素的化学试剂,使土壤的酸碱度保持平衡,提升土壤对重金属的拮抗和沉淀能力。与此同时,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提升农药、化肥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化肥的开发能力,一定还要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的使用范围、使用频次,这样除了能高效消灭病虫害。可见,使用土壤化学法修复时,要注意试剂的配比,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千万不要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否则,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虽然得到有效抑制,但是又出现新的土壤或环境的污染[2]。

2.2.2 土壤物理法修复

一是电动修复,是指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导入适度的电流,从而将土壤中的离子发生改变,对土壤进行有效的重金属氧化还原,不断处理重金属值,从而达到物理修复的效果,这是一种比较经济可行的修复技术。二是电热修复,是通过高频电压产生的热能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快速分离并吸出来,从而修复土壤的破坏层。三是直接换土,将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土壤清理干净后,再将未受污染的土壤回填。通常,物理修复成本高,还易造成扬尘污染以及土壤结构的破坏。

2.2.3 生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都属于生物修复的范畴,这是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成本较低的方法之一,而且没有二次污染,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即通过大量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或培养大量活性微生物,在植物、微生物自身的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吸收并削减、净化、去除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能力,逐渐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从而保持土壤的水分,让土壤越来越肥沃。但是,生物修复一般耗时长,且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没有超过用于修复植物的正常生长范围,否则,植物或微生物无法生存与生长。总之,要结合当地的客观实际条件,认真分析化验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要有的放矢,切忌不能生搬硬套,不做实地科研就盲目行动,否则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也会对环境带来“二次伤害”[3]。

3 结语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应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入手。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推进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观,从生物学角度讲,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改善人的身心状况,农牧业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若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则能合理地调节土壤重金属环境污染,进而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猜你喜欢

重金属污染土壤
沉淀/吸附法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
土壤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鱼头中重金属含量真的很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吃蘑菇不会重金属中毒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