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2021-11-23闫学利
闫学利
山东省曲阜市小雪街道办事处 山东济宁 273150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农村可以更好地依据科学技术优化农村,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增加自身经济发展效益,提升自身经济收入水平。但是农村农民缺乏科学技术素养,不能够很好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必须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在促进农村发展的积极意义,科学地优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保证农村经济管理效果。
1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属于农村大国,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较大,而农村问题与社会和谐、稳定紧密联系。自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以来,农村改革事业成绩显著,党与政府逐渐增强了对农村发展的重视。近些年提出的农村医疗、税收减免以及义务教育等相关政策,主要都是为了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此,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整体上来说,农村经济属于一项宏观管理活动,其主要针对的是广大农村地区,而着手点则是市场环境、方针政策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等。农村政府部门应明确经济发展目标,结合农村生产资料、信息等,开展科学的决策、筹划、控制和协调,从而使农村经济管理能够实现规范化、法制化以及科学化的发展。另外,农村经济管理十分复杂,与农民利益、素质、效益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转型阶段,农村社会关系具有诸多矛盾,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便迫切的需要增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1]。
2 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
缺乏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主要表现在相应管理部门并未将信息公开的程度提高,而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公开经济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同时,诸多农户并未充分了解计算机和网络,导致农村信息化管理理念始终不能得到有效突破。此外,大部分农户对经营实际情况和经济管理了解不够充分,进而不利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农村结构失调,产品单一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不仅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不高,而且农村结构失调,产品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比如部分农民在选择农作物时过于保守,没有结合市场需求,不能实现传统农村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耕地种植方面,农村的散户较多,不仅无法形成现代化种植规模,而且降低了整体经济效益,使耕地、劳动力、大型农村设备很难得到合理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难度[2]。
2.3 经营管理体系不健全
从我国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上来看,目前经营管理体系不健全是限制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在推动农村税费改革以及乡镇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原有的农村基层管理结构以及管理队伍被打破。基层治理部门为了保证任务完成的效率,对一些治理工作进行了合并,同时基层人力资源调动比较频繁,大量的基层经济管理人才被分流到了其他的管理部门,导致农村基层经济管理人才大量流失,这就无法保证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有效性以及全面性。目前我国共有35400个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如果将这些经营管理结构与我国的行政村一一对应的话,有大量的乡镇是没有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的。经营管理资源的不足,导致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缓慢,同时难以保证经营管理体系的完善性。
2.4 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力量不足
农村经济管理队伍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因为工作人员以农民居多,未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经济管理水平不高。加之部分素质较高的农村人员均不愿意留在本地,导致当地人才流失情况非常严重,我国经济管理队伍的领导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无法推动新型农村化的发展[3]。
3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3.1 加强相关农村经济管
理人员与现代接轨的思想意识行动的方向和目标受到思想意识的控制,管理人员只有在保持自觉意识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的将新农村建设推进下去,同时也能够使农村经济管理真正的发挥出效果。为了能够全面的提升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除了他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之外,还应该向此群体普及农村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不应该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农村领域的绿色发展原则。
3.2 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经济管理队伍
人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对此,提倡由政府带头开展各种渠道的人才选用和招聘活动,严格把关,同时在人才入职后定期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保证其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合理运用管理手段,与时俱进,从传统的管理思维中走出来。工作人员要在固定的时间参与继续教育工作,树立先进的管理思维,大力更新技术认知,第一时间加深对国家政策法规的了解,积极融合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具备强执行力和高素质性。除此之外,还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从政策上给予创业者大力支持,吸引技术型人才回到农村,促进新农村更快更好发展。
3.3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从当前情况来看,不同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物质资源存在一定差异,应用统一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不仅增加了资源配置和调控的难度,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各产业的协调发展,无法实现有效的经济管理。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挖掘当地优秀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为主,建立核心产业链,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4]。风景秀美、地理环境较好的农村地区可以制定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经济发展目标,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发展旅游业,包括树立品牌意识、传播农村民俗文化以及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等特色旅游服务项目,以达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政府为农村提供专项资金,购买大型种植、生产、收割设备等,结合自身特色资源,打造农产品形象,实现品牌效应,打造完整的农村产业链,促进农民积极生产,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4 明确工作职能,健全管理体系
目前农村基层经济经营管理体系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层经济经营管理部门职能的发挥。因此现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加强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升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对相关的岗位职能进行科学的划分,确保专人专岗、专人专责。并且,将工作指标详细的下发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上级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基层经济经营管理机构的指导以及监督,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队伍也需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保证在工作中贯穿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5]。
3.5 重视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促使信息技术和设备更新迭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对提升我国农村生产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想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要重视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和机械化步伐,逐步扩大互联网的应用范围,建立健全物联网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农村生产和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发展。同时,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生产管理观念,将“三农”发展战略和要求与实际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农村生产工作,实现农村供给侧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农村供给流程,改进农村供给模式,为农村生产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引[6]。
4 结语
农村经济管理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改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具有促进作用。农村经济管理有利于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完善农村经济发展制度,促使农村经济规范化发展。因此,要积极发挥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效实现农村经济稳步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