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管线普查与更新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合理应用分析

2021-11-23罗序斌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0期
关键词:普查供水管线

罗序斌

安庆供水集团公司 安徽安庆 246000

1 概述地下供水管线普查中测绘技术的应用

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以及更新工作中需要应用测绘技术测定地下供水管线设施的物理性质等数据,并及时根据地下供水管线设施的建设情况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完善。

1.1 测绘技术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更新中的主要应用途径

1.1.1 应用测绘技术探查地下供水管线物理特征

测绘人员在对地下供水管线设施的物理性质特征进行探查时,其需要通过实地勘测以及借助专业测绘仪器开展探查工作。在测绘工作中需要对地下供水管线埋深走向、地下供水管线材质规格、平面位置、权属信息以及建造时间等各项数据进行全面的测量和数据收集,同时应结合测绘数据完成地下供水管线图的绘制。测绘人员应在开展物理探查工作前应结合地下供水管线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测绘方法的选择,并准确确定测绘的难点部位,并选择相应的专业测绘仪器设备提高测绘的质量和效率。

1.1.2 应用测绘技术采集更新地下供水管线信息

在对地下供水管线数据进行采集时,测绘人员合理应用测绘技术。如采用的是传统的数字化全野外等测绘技术时,为了实现全面采集地下供水管线点的各项数据信息,一般应首先进行导线点以及水准点等控制的布设,之后再通过全站仪以及电子手簿等测绘仪器设备采集地下供水管线数据,并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将其输入到属性表内,以便为数据库的构建以及地下供水管线图的绘制提供数据基础[1]。这种测绘方式的数据采集效率相对较低,且无法实现对地下供水管线数据的实时更新,因此需要积极应用现代化测绘技术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并加强对数据库信息的动态更新。

1.2 传统测绘技术普查地下供水管线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2.1 难以准确测定地下供水管线数据

目前尚有很多城市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工作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测绘技术和设备,不仅测绘技术方法落后,而且测绘设备也较为陈旧,在测绘精度和效率方面均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的实际需要,难以在复杂环境下实现对多种地下供水管线的有效勘测,严重影响了地下供水管线普查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无法为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1.2.2 难以对地下供水管线数据及时更新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有大量新的地下供水管线设施项目开工或者竣工,而一些城市由于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以及更新工作中仍采用传统的测绘技术,不仅测绘效率较低,影响了测绘数据的时效性,而且在完成了初始数据库的构建后由于数据维护以及更新难度较大,难以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完善,导致地下供水管线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信息存在严重的脱离地下供水管线建设现实情况的现象,无法为城市的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客观的数据依据。

2 地下供水管线普查更新工作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合理应用分析

2.1 现代测绘技术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测绘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其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地下供水管线普查需要科学估算管线设施总量,科学开展外业数据采集以及内业数据分析工作,对测绘数据的精度以及时效性均有很高的要求。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地下供水管线测绘需要投入大量测绘人员通过实地测绘方式进行勘测的作业方式,往往仅需要少量工作人员携带简单测绘仪器就能够完成复杂环境下的测绘任务。特别是地质雷达技术以及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传统测绘技术难以准确测定或者数据采集效率较低的特殊管线点进行高效准确的测绘,并可以借助卫星定位等遥测技术开展测绘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测绘技术的适应性。同时,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工作中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后,测绘人员还可以直接在计算机系统中录入各项测绘数据,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展模拟检测以及三维效果图的构建,从而准确判断地下供水管线的风险因素,并自动完成数据分析和图纸绘制,为相关部门全面准确的掌握地下供水管线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2 地下供水管线普查工作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分析

2.2.1 RTK与CORS测绘技术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更新中的综合应用

随着我国GNSS等现代定位技术的发展,以CORS系统为基础的RTK等现代测绘技术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和更新工作中逐渐被广泛应用。在应用CORS技术采集地下供水管线的各项数据信息时,测绘人员可以根据测绘需要设置永久性测站,并通过GNSS测站的连续、长期运行实现对卫星定位数据的动态采集以及实时传输,而数据中心在接收到相关数据后则可以通过统一处理建模方式实现对系统观测误差的有效消除,从而获得实时、精确的测点三维地理空间数据。RTK以及CORS等现代测绘技术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以及更新工作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测绘的精度和时效性,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完成对管线点平面定位测量等测绘任务,与传统的全站仪等测绘技术相比,其测量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对应用全站仪测绘技术与应用CORS及RTK技术所获得的测绘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CORS技术与RTK技术相配合的现代测绘技术的测量数据能够将地下供水管线部件的高差校差控制在3cm以内,而其平面点校差则能够控制在2cm以内,达到了相关工程测量规范对校差允许范围的要求[2]。同时采用RTK以及CORS等现代测绘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测绘数据的粗差度,提高测绘数据的统一性,且其数据采集效率明显提升,同时其还能够便捷的对数据库信息进行更新,为相关部门的规划以及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2.2.2 金属管线探测、惯性制导定位(陀螺仪原理)

惯性制导定位技术也是地下供水管线普查工作中常用的现代测绘技术之一,其主要是利用惯性陀螺仪进行管内定位测量。该技术不仅能够适应多种材质管道测量要求,而且受地形以及磁场等因素的影响也相对较小,能够独立实现对不同埋深地下管道的有效测定。同时在应用该技术时还可以结合其专业软件自动完成对测量数据的计算分析以及重复验证,有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中还可以应用金属管线探测技术,通过发射电磁波地地下供水管线进行探测,而地下供水管线在接触到电磁波后所形成的感应电流在传播过程中会向电磁波向地面毒蛇,因此利用接收装置就能够获取电磁信号,根据对信号波形变化的分析就能够对地下供水管线走向以及埋深等进行准确的判断。

2.2.3 地质雷达技术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更新中的应用

所谓地质雷达技术也就是通过高频电磁波对地下介质分布进行探测的测绘技术。在应用地质雷达技术开展地下供水管线普查工作时,主要是利用发射机以及发生发射天线发射电磁脉冲信号,其信号脉冲宽度一般为0.1ms,其中心频率则在12.5M到1200M之间。电磁脉冲信号在地下空间传播时如遇到不同介质会产生不同的反射新高,而接收设备在接收到反射信号后可以将其放大,并在示波器中显示。这样测绘人员就可以根据反射信号的波形变化、反射波速等进行计算分析,以准确测点地下供水管线的位置走向等信息。与传统的管线探测仪等测绘技术相比,地质雷达技术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地下供水管线普查需要,且能够实现无损探测,因此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更新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2.4 GIS技术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更新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GIS)是现代测绘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新兴技术,其根据地理空间等多学科领域理论构建地理空间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动态地理空间信息的采集和更新,能够自动对现场勘测数据、数据库信息以及电子表格文件信息等进行图形转换,并能够为数据信息的查询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3]。由于GIS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地下供水管线的物理特征以及空间属性等各项测绘数据进行有效管理,而且能够动态监测对地下供水管线的变化情况,并自动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数据库的更新,因此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地下供水管线信息的更新工作中。

3 结语

通过在地下供水管线普查工作中应用现代测绘技术,不仅能够更加精确、全面的测定地下供水管线的各项指标参数,帮助城市管理部门准确掌握地下供水管线的布局结构、走向、埋深、管道规格材质以及相关的权属信息等数据,而且能够为数据信息的存储、整理分析以及查询应用等提供平台基础,并且应用现代测绘技术还可以为地下供水管线数据的及时更新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市政管理部门以及测绘部门等应加强对现代测绘技术的研究,并结合地下供水管线特点合理应用各项先进的测绘技术方法,全面提高测绘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普查供水管线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工艺探索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城市地下管线探查技术及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