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乐菌素生产工艺分析

2021-11-23张凯袁辉毛义强

商品与质量 2021年19期
关键词:菌素基因工程生产工艺

张凯 袁辉 毛义强

山东鲁抗生物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3517

泰乐菌素作为养殖业内常用抗生素,为保证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对泰乐菌素的生产工艺进行规范化管理,争取通过研究分析,不断的来提升其生产质量和效益。在针对泰乐菌素生产工艺分析时,重点在于育种方法、工艺流程以及提取工艺三个部分,通过对各个流程的有效管理,来消除泰乐菌素生产中存在的缺陷。

1 泰乐菌素特点分析

泰乐菌素又称为泰乐霉素或太乐霉素,白色至浅黄色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甲醇,是养殖业内最为常用的一种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畜禽支原体疾病,能够有效预防畜禽呼吸道与消化道感染。同时,在鸡、猪、牛等饲养中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能够有效促进其生产发育,缩短饲养周期。在生产实践中,酒石酸泰乐菌素与硫酸泰乐菌素应用最为广泛,前者多用于饮水剂使用,后者则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使用[1]。随着泰乐菌素的广泛应用,企业需要面临更大的生产压力,这就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生产工艺的分析,争取通过把握好每一个重点,保证达到更高效益的生产效果。

2 泰乐菌素生产工艺

2.1 育种方法

2.1.1 物理诱变

对泰乐菌素菌株进行物理诱变,所应用的方法多是紫外线、激光辐射等手段,以此来提高菌株产量。同时,物理诱变还可以提高菌株质量,改善抗生素能力。目前对于泰乐菌素菌株的物理诱变,已经成为了微生物空间育诱种的重要项目,通过太空诱变来得到更高质量的菌株。

2.1.2 化学诱变

使用化学物质来对泰乐菌素菌株进行处理,通过诱导来确保菌株产生基因突变。比较常见的化学物质如亚硝基胍、氯化钾等。诱导菌株发生碱基突变,能够使得菌株的生产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5-6倍,尤其是在孢子阶段,菌株对化学诱变产生的反应效果最佳,可以有效提高菌素产量,一般情况下可以多分离60%的菌株。

2.1.3 基因工程

相比其他育种方法,选择基因工程进行泰乐菌素的育种具有更强的目的性,通过倾向基因诱导方法,来得到高性能且表现稳定的菌株。并且,基因工程还可以针对泰乐菌素中的次级菌株进行改造,应用生物合成的方法,改良次级菌株并重新应用到泰乐菌素的生产中[2]。基因工程方法的实现,推动了泰乐菌素生产工艺的商业化,可以更大程度上增多泰乐菌素的菌株,同时还能够增加菌株功能表达的基因,引入外源蛋白质,对该功能的基因进行克隆,保证泰乐菌素育种的优质性。

2.2 生产工艺

2.2.1 原料选择

泰乐菌素生产所应用的原料包括:可溶性淀粉、酵母浸出粉、低温黄豆饼粉、消泡剂、K2HPO4、α-淀粉酶、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棉籽饼粉、鱼肉浸出膏、酵母粉、KOH、KH2PO4、甘油、柠檬酸、口服葡萄糖、珍珠岩助滤剂、硅藻土助滤剂、酒石酸、NaOH(40%)。另外,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消耗一部分的动力材料,包括:蒸汽、饮用水、坑洞水、电以及低压空气等。

2.2.2 工艺流程

泰乐菌素的生产必须要严格按照流程来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工序,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

(1)培养摇瓶种子。在深冷冻存管内,生产温度调节为30℃,持续培养48h,待培养达标后便可转移到能够进行生产的摇瓶内。

(2)培养一级种子。适当的增加温度,针对生产摇瓶内的种子进行培养,一般温度调节到33℃,然后持续培养35-42h,处理后便可得到一级种子液。

(3)发酵培养。将生产温度调节到32℃,发酵培养保持在220h,同时注意控制发酵罐内压强在0.05MPa,气比控制在1:0.5-1:0.8范围内,待发酵220h后将种子的发酵液取出。

(4)板框过滤。将适量的硫酸加入到得到的发酵液内,确定发酵液pH值达到3.7-3.9左右后进行过滤操作。

(5)一次沉淀、过滤。应用液碱来对滤液pH值进行调节,确认pH=5.0,同时调节工艺温度为65℃。二次调节pH值到7.4-7.8范围内,便可进行过滤操作,一次沉淀后得到的沉淀物,悬浮在65℃的温水内。

(6)二次沉淀、过滤。向溶液内添加适量的柠檬酸,对生产溶液进行第二次的沉淀与过滤操作。将pH值调节为4.5,同时降低工艺温度到12℃,会有部分材料溶解到溶液内。继续向其中添加液碱,将pH值调节为6.6,温度升高到65℃,进行过滤操作,得到二次沉淀后的沉淀物,同样悬浮在65℃的温水内。

(7)脱色过滤。通过二次沉淀后的溶液来得到脱色液,温度调节为12℃,应用酒石酸来对溶液进行酸化处理,pH达到3.6,待沉淀物溶解后向其中加入0.5的活性炭,进行30min脱色处理。过滤完成后进行喷雾干燥,便可得到最终的泰乐菌素原粉。

2.3 提取工艺

针对泰乐菌素提取工艺的研究,关键在于提高生产工艺的过滤水平,并且在提取泰乐菌素后,还可以对工艺沉淀的丁酯进行回收,避免资源浪费。在工艺操作中为避免影响到提取质量,需要注意过滤过程中的副反应,即[Al(OH)nCl6-n]m→[Al2(OH)3(OH)3],务必要做好每个细节的控制,注意工艺状态的变化,以免产生异常。

3 结语

生产工艺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泰乐菌素的生产效益,企业加强对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分析,是提高工艺实践价值的必然要求,必须要提高对此的重视。

猜你喜欢

菌素基因工程生产工艺
多黏菌素B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某超细长导轨的生产工艺研究
“自然科学—人文探讨”在基因工程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黄连素对耐多黏菌素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逆转和mcr-1基因消减作用
基于环境影响评价浅谈热镀锌生产工艺及其污染控制
红钢50t转炉降低出钢温度生产工艺优化与实践
基因工程菌有什么本领?
国内首个0.6%伊维菌素预混剂(伊力佳)上市
微生物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印度用超强抗生素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