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方法及理论创新的一点思考
2021-11-23王文华
王文华
沂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临沂 276400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单一要素的土地整治模式已难以解决农村出现的综合问题,以“多规划统筹、多目标定位、多要素整治、多政策运用”为特点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运而生。自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方面也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综合效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1 当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方法
1.1 与现代农业相结合,推进乡村振兴
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农地流转,破解耕地碎片化问题,通过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现代化经营规模。同时,将区域的农业基础和生态本底相结合,大力发展高品质绿色农业,建设以农作物种植为核心、以生态农业体验为特色的现代绿色农业基地,全面提升地区经济和生态效益,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山水林田湖村综合治理,以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为支撑,以乡村旅游产业为核心,将项目区建成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香水白荷”田园综合体,打造了一个新时代农旅结合的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某县大露湖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将大露湖湿地及其周边区域作为整体考虑,注重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保护,并以生态整治后的农田为基础,通过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有机化”改造,及建设有机水稻、有机蔬菜、有机茶园、有机菊萄等产业园近8000亩。
1.2 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对具有较好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底蕴、古村落、古建筑等资源优势的村庄,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建设生态宜居型特色村落,拓展观光农业、生态康养、特色村落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结合现有自然资源优势及疍家水乡文化,以乡村旅游发展为契机,合理开展村庄综合整治,融合传统文化,打造以水乡为主题、疍家风情为特色、水路网为载体,集水上游览、疍家风情体验、湿地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水乡体验目的地;某县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村庄,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保护和恢复“天人合一”的村落形态,要求核心区建房注重建筑布局、高度、风格、色调与村庄传统风格相协调[1]。
1.3 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土地集约利用
通过盘活农村低效、闲置建设用地,复垦工矿废弃地和宅基地,优化乡村用地结构,合理引导产业功能布局,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流动,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用地空间。某市以“宅基地改革”为主线,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开展村庄综合整治,合理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农业物流仓储、农产品初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健康养老、家庭工厂、手工作坊、扶贫车间、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载体,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用地保障;某工业园区通过建设用地减量化,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淘汰低端产能,吸引高端产业入驻,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发展[2]。
1.4 与环境整治相结合,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为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相关省份在采煤塌陷地和工矿废弃地,以土地整治和环境治理为切入点,推进废弃矿山综合利用,实现生态功能修复。某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遵循“因地制宜、综合整治”的原则,以“基本农田再造、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建设”四位一体综合整治新模式,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利用,打造绿水青山,建成“中国最美乡村湿地”。
2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创新
2.1 明确政策指引
国家层面应开展基础研究和顶层设计,形成长效制度体系,这既有利于统一规范管理,也为地方开展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加快研究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导向性文件(如导则或技术标准),从国土空间优化、生态保护修复、耕地保护、产业支撑、群众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和生物多样性发展要求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整治范围、整治条件和整治方法,明确土地综合整治的负面清单,引导地方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有效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二是加快研究制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验收和综合评估等行业标准,明确验收和综合评估的依据、内容、方法、条件、组织、程序以及技术要求等,规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验收及综合评估工作[3]。
2.2 健全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拓展资金渠道
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创造良好的社会资本投资环境,制定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鼓励政策和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建立共治共享的市场化格局,确保投资者权益。充分利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建立健全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机制,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引导土地入市增值收益投入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
2.3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
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要义之一,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建立健全乡镇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机制,促进乡镇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完善。通过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在规范管理和制度约束的基础上,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提供政策平台和业务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凝聚民心,共同参与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编制、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及后期管护等工作中。
3 结语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要依据村庄规划对村镇进行用地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创新,实施阵地在农村。村集体组织作为农村土地的所有者,是行使土地相关权能的主体。村集体组织也是与农户联系最为紧密的组织,在协调和规范农户行为时发挥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