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11-23李伟
李伟
宝鸡市建筑行业劳动保险基金统筹管理中心 陕西宝鸡 721000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1.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工期的关系
项目建设的周期一般要提前规划,但是如果不按照计划施工就会造成造价的变动,例如,项目的工期因为不明原因得到缩短,这样必然会导致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的出现,无疑增加了人力造价以及设备折损,还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其次,如果工期并没有达到合约约定的期限而无限延长,这样会导致项目使用的商业贷款利息增加,使项目不能够按时地投入使用,务工以及潜在的经济效益损失都会给建设单位带来损失,这无疑加大了建筑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的难度,使建筑工程建设造价与工期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1]。
1.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质量的关系
建筑工程建设的造价和建筑工程的质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能够对建筑工程建设的造价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造价的控制,而且也能够使项目工程的质量得到提升。由于建筑工程的很多项目部门仅仅是做好了质量管理工作,而忽视了对项目建设造价的控制,但如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建筑工程建设的造价,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的效率和经济效应,这无疑是实现了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2 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不重视造价管理
我国建筑业的管理体系发展较晚,其管理受旧观念影响,导致很多人对于工程造价没有一个很深入的认识,很多人都认为工程造价对建筑工程而言并不重要,而现如今,市场与国家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求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要高,还要看企业能否合理利用资金。若工程建筑企业轻视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将会使造价信息不准确,使往后的工程造价工作受到阻碍。工程造价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若其工作人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低,会影响其管理设计的质量,再者,工程造价是一项较难的工作,若设计人员不重视,便会使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偏低。
2.2 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建筑施工时,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人员往往重视施工环节,而减少了对决策和设计等其他环节的关注,导致建筑工程资源配置不合理,工程造价管理不够科学。此外,我国一些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导致其对工程造价管理较为陌生,阻碍企业经济发展,并且在管理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为谋私利,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损,对建筑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2]。
2.3 造价管理体系落后
工程造价的管理是对整个施工工程的管理,建筑工程的资金投入是根据周期和数量而定的,并不是一次完成的,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节省资金,使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很大程度影响其管理的质量,在很多时候,工作人员往往重视对工期和工程质量等方面的控制,却忽视了造价管理体系的调整与完善,最终虽然使建筑的质量得到了保证,但造价管理体系却落后了,二者无法相互适应。当造价管理体系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的变化时,就很难实现工程造价自身的价值。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策
3.1 设计阶段的完善策略
第一,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沟通机制,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会贯穿到建筑工程的多个环节,不同的环节是由不同的项目人员进行负责的,因此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能够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串联起来,形成可持续性的影响,能够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整体把控。
第二,注重对设计质量的考核,大多数的建筑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因此在过去设计阶段的考核内容主要参考经济收益,这种考核方式很容易造成设计质量的不足。因此,在制定设计考核绩效时,还需要注重对设计质量的考核,能够对工程造价进行更好的控制,使得建筑项目的收益达到最大化。
第三,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长期收益,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年限比较久,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未来几十年的使用情况,避免因为短期利益造成长期收益的损失。为此,工程设计主体需要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开展工程设计,从而避免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略工程成本管理的长期利益[3]。
3.2 招标阶段的完善策略
第一,对招标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因此需要与需求方进行深入探讨,最终确定设计需求,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建筑企业需要在招标阶段利用工程造价的知识,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估,从技术方案、经济收益、施工周期等给出可行性方案。
第二,选择适合建筑企业的项目,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管理工作的实施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将人力物力资源集中到某个项目上,所以对项目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挑选适合的项目,避免经济利益驱动下的盲目竞标行为。
3.3 施工阶段的完善策略
第一,确保工程造价贯穿整个施工流程,建筑项目的施工周期比较长,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的反复修改,这时就需要工程造价人员的介入,确保施工过程的连续性。与此同时,对于出现的各类变更问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接头审核,并对变更的必要性进行论证,从而避免出现随意变更而影响工程造价控制成效。
第二,对外包合同进行严格把控,建筑企业将部分施工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是一种普遍的并行施工方式,但是需要对外包企业进行严格监督,将其责任和义务完整地写入外包合同中,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外包企业能够严格按照合同完成整个施工环节。
第三,在施工阶段的尾声,需要对施工项目的质量进行严格验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上报。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存在工程造价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积累足够的经验,避免后续建筑项目出现类似的问题。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当中一定要革新造价管理和管理方式,并且要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严密的操作程序,做到责任机制明确化,并且各部门监督机制要不断完善,从而有效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以及提升建筑工程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