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组培苗全光照喷雾苔藓育苗技术
2021-11-23王兴东
王 升,王兴东,刘 成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 熊岳 115009)
2018年9月—2020年12月,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小浆果技术团队为适应蓝莓产业需求,保证苗木品种和质量,在所内新建育苗连栋温室进行蓝莓组培苗试管外生根、苔藓苗驯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经过一系列栽培试验和批量生产验证,苔藓苗成活率95%以上,壮苗率85%以上。现将该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1 基础设施条件及工作准备
1.1 基础设施条件
温室具备降温排风设备,如水帘、排风扇及天窗、自动遮荫设施,冬季保温、取暖设施,可移动育苗床、可移动喷灌车或自动喷灌设备,以及供水系统等。
1.2 育苗准备工作
苔藓,育苗床处理;栽苗备品,即栽苗签、镊子、剪刀、标尺(宽2 cm,尺上标记为间隔2 cm)等;蓝莓生根剂,即试验优选含海藻素的生根剂;育苗药剂,防治蓝莓病害根腐病的恶霉灵等,防治灰霉病的异菌脲、嘧霉胺等,防治枯枝病的叶枯唑、中生菌素、四霉素等,防治炭疽病的咪鲜胺、醚菌酯类等,防治蓟马的阿维菌素、啶虫脒、苏云金杆菌等,以及烟熏剂腐霉利、异丙威等。
1.3 基质选择及处理
通过试验和生产证明,蓝莓苔藓苗生根驯化及生长最佳基质是苔藓。苔藓为酸性,是活性基质,含有有益菌类,非常适合蓝莓组培苗根系生长,表现为生根快、长势强,成活率高达90%以上。
操作标准:将压缩苔藓打成小块,放在较大的容器内,放入苔藓体积为容器的一半左右,留出膨胀空间,加水浸泡24~48 h,使苔藓充分吸水膨胀。浸泡达标后,捞出,沥水,并适当挤压,铺放在准备好的育苗床上,平整,压实,厚度5 cm。整床铺完后直接扦插(或备用)。
2 组培苗处理
预处理 将要驯化的瓶苗放于驯化温室内一二天,以适应环境。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温度25 ℃以下。
取苗 用镊子将瓶内苗取出,去掉培养基,放于容器(一般采用泡沫箱)内,注意保湿。
截取茎段 剪掉组培苗基部的愈伤组织,将组培苗分剪二三个茎段,每段长2~3 cm。操作时,将组培苗的茎尖段与其他茎段分开,扦插时也要分别扦插(不能混合扦插)。
生根处理 将剪好的茎段放入蓝莓生根剂100 倍液中浸泡3~5 min,捞出,沥干,保湿,扦插,定植。生根剂连续使用三四次后再重新配制。
3 定植及其后管理
按标尺标记(株行距2 cm×2 cm)扦插定植,即用镊子夹住苗中下部,插入苔藓深度1.0~1.5 cm。为提高成活率,要注意如下几点:(1)苗木不能倒插,注意保湿,少拿勤栽;(2)每栽完1 行后适时适当压实,保证苔藓与苗紧密接触;(3)定植一定数量苗后及时喷水;(4)每床定植完毕,统一浇1 次透水,并喷施定植药剂,如防治灰霉病和根腐病的药剂。
整个育苗阶段水肥采取全光照喷雾模式,即在保证蓝莓生育基质水分需求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有规律喷雾。低温季节2 d 1 次,高温季节每天一二次。根据植株需求调整供应频度。生根前只喷水,生根后采用水肥一体化。经过四五个月生产管理,完成苔藓驯化育苗栽培。
3.1 生根驯化
定植至根系发生,生育期20~30 d。此阶段是育苗的关键时期,决定育苗的成败。生产目标是促进组培苗根系生成。
环境调控 白天温度22~25 ℃,最高27 ℃,夜间温度7~13 ℃。基质温度不低于10 ℃。启动温控设备,全光照。夏季启动水帘、风扇、遮荫设施,冬季注意保温和加温,营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保证植株生长。
水分管理 此阶段实行全光照喷雾,加强水分供应,确保植株不失水。前1 周,每天需要喷雾,随植株吸水力加强,合理调整喷雾频度。
病虫害防治 建立病虫害防治机制,从定植药剂开始,每10 d 1次。注意喷水后枝条干时进行。可结合喷施叶面肥。可以进行烟熏剂熏蒸一二次,间隔7~10 d。
叶面肥 定植后1 周开始,每隔7~10 d 喷施1 次含海藻素类生根剂和叶面肥,连喷二三次。促进生根和新梢生长。
完成标准 此阶段完成时植株长势良好,生长点萌生或新梢抽生,70%以上植株抽生二三条小根系,无病害。
3.2 新梢第1 次生长
生根后(前阶段完成)至新梢生长、黑尖和基生枝生成,生育期1.5~2.0 个月。此阶段工作重点是进行水肥一体化,促进根系和新梢生长。
环境调控 白天温度23~27 ℃,湿度50%~70%。夏季高温季节加强降温排湿,全光照,注意遮荫。
水肥一体化 通过喷雾设备进行喷施营养液,间隔二三天,水肥交替进行,满足植株生长需求,促进根系和新梢生长。肥料为三要素含量均为15%的复合肥和硫酸铵按1∶1 配备,可适当加入海藻肥或黄腐酸钾,按已确定的肥料配方进行配制,EC 值1.8~2.2 ms/cm。喷施频度随植株的生长和需求量可做相应调整。
病虫害防治 每2 周喷施1 次预防药剂,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可结合叶面肥进行。
喷施叶面肥 植株生根后,喷施芸苔素内酯+海藻素或氨基酸类肥料,促进新梢和根系生长。7~10 d 1 次,连喷2 次。
完成标准 植株株高4~6 cm,一次新梢木质化、黑尖,基生枝生成,根系大批形成。此标准苗可进行穴盘移栽或精细化营养钵育苗管理。
3.3 新梢第2 次生长及基生枝生长
继续前一阶段管理,生育期1.5~2.0 个月。生产目标,加强水肥一体化管理,促进新梢及基生枝生长,达到苔藓苗出圃标准。
环境调控 温度、湿度管理同前期。此阶段提高光照,光照强度2~3 万lx。育苗后期全光照处理,促进木质化。
水肥一体化 技术标准同前期,因植株新梢生长量加大,需加强养分供应,配方同前,EC值2.0~2.5 ms/cm。出圃前15~20d 控制水分,停止营养液,进行炼苗。
病虫害防治 每2 周喷施1 次预防药剂。植株密度增大,加强病害预防,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叶面肥 植株生长后期,出圃前20 d,喷施磷酸二氢钾+海藻肥二三次,促进植株木质化。
完成标准(出圃) 植株长势良好,株高8~10 cm,生成一二个基生枝,新梢黑尖,根群充满基质,根系长度达2~3 cm,无病虫害。此苗下阶段进行营养钵栽培。
3.4 出圃,包装
出圃前一天适当浇水,不宜过大,目的保证植株水分需求和分苗操作。起苗时将苔藓苗连片起出,掰开,分出单株苗,留住护根苔藓;根据植株高度,分A级(10cm以上)和B 级(5~8cm)2 个级别摆放、包装。A 级50 株1捆,B 级100 株1 捆,用薄膜包住植株根部及中下部,扎紧。运输可用泡沫箱或用编织袋盛装。
4 蓝莓组培苗喷雾苔藓育苗周年生产安排
定植时间为12月中旬至翌年2月的,育苗周期4.5~5.0 个月,产品供应期为4月至6月中旬,须加强保温;定植时间为3—6月的,育苗周期3.5~4.0 个月,产品供应期为7月至10月上旬,注意夏季降温和病害防控;定植时间为7月至10月上旬的,育苗周期4.0~4.5个月,产品供应期为11月至翌年3月,需要20~30 d 休眠,12月升温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