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特征与路径研究

2021-11-23马宝壮陈言行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娱乐运动发展

马宝壮,陈言行

(广州航海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2020年中央提出的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预示着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我国大部分产业应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做补充。这对处于迷茫中的运动休闲产业无疑是一个明确的方向指导,中国的运动休闲市场远没有被充分开发,我们应当积极对未来我国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作全新的规划,在双循环经济模式的框架内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运动休闲产业发展路径。

1 中国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特征

1.1 运动休闲产业的主产业不明确

在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体育产业仍然是一个在摸索中逐渐发展的新兴产业,运动休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分支,我们对它的产业链构建和产业边界的划分还不明确,这使得无论是投资界还是运动休闲产业的管理部门,对于运动休闲产业发展都一时难有可操作的动作和举措,从而使运动休闲产业还停留在一种时尚和理论层面,产业经营则处于碎片化的状态。有学者认为,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运动休闲产业在我国从理论定位到产业规划都处在摸索前行的阶段,西方现代运动休闲的理念与中国传统休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和矛盾,这使得运动休闲产业的主产业脉络不清,消费市场难以成熟起来[1]。运动成为一种休闲的方式,这在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中是不可思议的事,建构在农业文明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以恬静、安闲视为休闲,如何能理解运动休闲?西方的运动休闲以户外休闲运动为主要方式,以融入自然、体验自然的力量为运动休闲的核心价值。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进程使一部分人希望能在闲暇时逃离城市,回归大自然,这正好与西方运动休闲理念相吻合,因而促使西方运动休闲的理念、价值观、休闲运动项目乃至运动休闲产品迅速传入中国。由于自然条件和运动休闲场所、设施所限,运动休闲传入中国之后很快便成为一种时尚或者生活理想,实现它的主要方式就是运动休闲服装和用品消费,人们通过购买运动休闲服装和用品来寄托他们对户外休闲运动的热爱,偶尔对户外运动的体验便增加了他们作为运动休闲爱好者的身份认同,仅此而已。真正能把运动休闲融入生活,使之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的人少之又少,关键的限制因素还是外在环境条件,因为人们很难找到从事休闲运动的场所,比如登山、皮划艇、帆板甚至徒步。这种状况使得我国的运动休闲产业集中在运动休闲服装和用品的生产、销售方面,而作为运动休闲的核心本体部分,即:休闲运动项目的场所建设、经营、管理,以及休闲运动专业器械,比如帆船、皮划艇、攀岩设备等,在运动休闲产业总产值中显得微不足道。

1.2 运动休闲产业突出了健康促进的特征而忽视了娱乐的本质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似乎是中国体育事业的分水岭,此届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人们的期望达到了顶点,实现了对竞技体育腾飞的梦想,转而开始思考金牌到底意味着什么的问题,进而大众普遍开始反思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利与弊。过去几十年间,金牌吸引了人们几乎全部的目光而使得体育的其他功能被严重忽视了,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开始重视体育促进健康的问题,似乎体育的真谛归根结底在于健康促进,体育的健康功能霎时间受到普遍关注。休闲向来被认为是健康保障必不可少的内容,而运动休闲兼有锻炼和休闲的两重属性,因而更加具有健康促进的功能。当运动休闲以一种时尚的形态传入中国的时候,其作为体育运动的健康促进功能成了大众主要的关注点,甚至运动休闲产业被纳入健康产业的大框架内,其结果是,运动休闲相关的许多事物都被与健康促进联系起来。比如近年来兴起的运动休闲小镇建设,有学者对运动休闲小镇的理解是,运动休闲小镇并不是某个特立的城镇,也不是只属于哪个行政机关或地区,而是针对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向往所打造的,为人们健康生活创造有利条件的新形式小镇[2]。从这个角度理解,运动休闲小镇乃至运动休闲更趋向于社会公益或者社会构建,而不是产业构建。

健康产业也是一个产业,但若把运动休闲归为健康产业,那么运动休闲就变得过于功能化了,从事运动休闲的目的显得更像一种任务或目标,也就是促进健康。事实上,运动休闲最吸引人的恰恰是它的娱乐本质,这与人的本性相一致,娱乐注重过程,是人们发自自然本性的追求,当然其过程同样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娱乐是人的本性,一个产业如果能抓住人的本质需求展开市场拓展,那么这个产业的发展可想而知。运动休闲产业就具有这样的特征,因此,把休闲、娱乐的要素放在发展运动休闲产业的核心地位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1.3 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业密切联系、相互促进但又相互制约

当今中国的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业联系紧密,给人的感觉是,运动休闲产业只有依托旅游业才能发展下去。其实,运动休闲产业中的核心部分,即休闲运动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部分,许多休闲运动项目基地必须建在自然山、水之间,这使得它很容易被当成旅游景点,供游客在旅游观光的过程中体验一下休闲运动的乐趣。这对休闲运动的宣传普及具有促进作用,但运动休闲产业如果遵循这种模式发展的话,其前景不容乐观。休闲运动项目必须吸引休闲运动爱好者前来,也就是休闲运动产业的目标人群必须专门化,而不是吸引那些旅游者顺带前来,只有这样,休闲运动基地才能成为运动休闲产业的核心引擎,也才能使得一个地方因为休闲运动基地而拉动了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就像瑞士、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许多滑雪胜地、自行车运动圣地、帆船运动圣地、登山运动圣地等一样,是一个小镇或小城市因休闲运动而著名,吸引全世界的休闲运动爱好者,从而使当地的住宿、餐饮、交通等等行业因此而火爆。其实近年来在我国也有这种思路的尝试,只是休闲运动基地建设没能很好地融入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无论如何这种尝试是积极的,是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有学者对山地运动特色小镇进行过研究,并认为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缺少主题建设、产业融合度不强等因素制约了特色小镇的产业开发[3]。

2 新时代运动休闲产业发展路径

2.1 以市场为导向紧抓运动休闲产业的本体板块

运动休闲产业的本体板块就是市场化的休闲运动项目,也就是把休闲运动项目运作成商业活动,形成产业。其他运动休闲产业的相关产业都是为其本体板块服务的,或者说其他相关产业,诸如运动休闲服装、运动休闲用品等等都是依托本体板块而生存与发展的。运动休闲服装尚且可以当作时装来穿,追求时尚的消费者可以成为运动休闲服装市场定位的部分目标人群,但其他运动休闲用品、器具、培训机构等等,如果没有休闲运动项目做支撑,它们是没办法生存的,也就更谈不上发展。没有可划皮划艇的湖,皮划艇就卖不掉;没有可以从事休闲运动的项目基地,运动休闲爱好者也就慢慢偃旗息鼓了,运动休闲产业就慢慢失去了市场,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我国目前的运动休闲产业却恰恰没有抓住休闲运动项目这部分,使得运动休闲产业迟迟发展不起来,反而运动休闲产业的相关产业呼声高却难以实质性地形成真正的产业。

归根到底是喜爱休闲运动的人们决定着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程度。休闲运动项目基地建设要在研究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展开,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们的喜好是休闲运动项目设定和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靠山的地区发展登山,靠近森林的地区发展森林徒步、野营、定向越野等项目;靠近湖、海的地区则发展帆板、帆船、皮划艇等项目。熟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山区的人们喜欢登山,海边的人们喜欢水上运动,这似乎也是自然形成的,迎合当地的人和地理条件发展休闲运动并不难,关键在于如何有意识地根据这些自然、人文条件进行产业规划,也就是如何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业构建。有案例研究揭示了青岛田横体育小镇建设的问题所在并指出,准确把握小镇定位,将市场需求贯穿于规划和落实的全过程是小镇建设的首要工作[4]。回顾我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既成功也存在问题,主要问题在于我国经济结构失衡、过度依赖出口、国内消费不足等。今年,中央提出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兼顾,内、外循环协调发展之路。其实强调内循环就是要拉动内需,要靠国内需求来消化过剩的产能,拉动停滞不前的产业发展。对于运动休闲产业而言,只有加强休闲运动项目产业化经营才能真正激发和吸引大众对于休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才能为运动休闲产业拉动内需市场。毫无疑问,内循环思路是当前我国运动休闲产业发展应当遵循的发展之路。

2.2 突出运动休闲的休闲娱乐功能以赢得市场

其实体育运动就是起源于人类的娱乐和游戏活动,各个运动项目的本质都是竞技娱乐,只是现代体育竞赛被过度政治化、商业化了,而体育运动的娱乐性被很大程度上抹杀殆尽。休闲运动之所以受到大众青睐是因为,它没有了现代竞技运动的功利而突出了体育运动本身的休闲娱乐,同时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主流价值。人们参与运动的目的不是为了竞争,而是为了体验运动中的乐趣,体验亲近自然的感觉。有学者认为,当人们不再为竞技体育和奥运金牌狂热的时候,体育运动的休闲、娱乐、健康功能便成为人们从事体育运动的基本动机。随着西方运动休闲理念的传入并普及,追求自然的、非功利的运动休闲成为新的运动休闲价值取向,表现为运动休闲娱乐与健康价值取向的再融合[5]。

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突出强调要把人民生活幸福和人民健康作为未来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种氛围当中,运动休闲可以作为人民生活健康、幸福的标志性活动,大力发展运动休闲产业应当成为兼具社会构建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双重意义。如何让大众积极参与休闲运动,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宣传休闲运动的休闲功能和娱乐性质,在休闲运动项目基地建设中,要兼顾运动的冒险性、挑战性和娱乐性,使运动场地选定和建设要分难度级别以适应不同能力人群,使风险可控而又具有适当的挑战性。休闲运动的娱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运动过程融入自然的深度,在人迹罕至的自然之地便是深度融入自然,相反,如果是在旅游区建了一个攀岩岩壁,那融入自然的程度显然不足。二是运动要具有挑战性,当人们完整地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时,那种快乐与满足感便是最好的娱乐。当然,在不同地区设定休闲运动项目时还要考虑当地文化特色,这种文化特色增加了当地人对于休闲运动的文化认同,也成为吸引外地人多元文化元素。研究运动休闲文化的学者提出,运动休闲、娱乐在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由于它所具有的娱乐性、游戏性、健康性的特点,使得运动休闲方式乃至运动休闲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频繁和广阔。这期间,文化认同是运动休闲娱乐跨文化传播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6]。

2.3 加强运动休闲专门人才的培养

在我国,不仅运动休闲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运动休闲教育乃至运动休闲专业人才培养等也都是新课题,运动休闲产业发展需要运动休闲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现行高等体育院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显然不能满足这类人才的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它限制了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虽然近年来陆续有体育院校成立运动休闲系、休闲体育系甚至有院校成立了运动休闲学院,但似乎他们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还不十分具有针对性,想必不能很好地解决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其原因有三:第一,运动休闲和休闲体育的概念还不十分清晰,因为我国目前的运动休闲产业还不成熟,所以运动休闲人才市场的需求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和针对性,因此高校也很难准确定位针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培养方案;第二,运动休闲人才培养不能勾画出清晰的运动休闲产业构架,而是与旅游业融合在一起,使专业发展失去应有的方向。比如,成都体育学院运动休闲学院的专业设置就是把运动休闲与旅游紧密联系在一起,难舍难分;第三,基于休闲运动项目的技术与管理的课程太少,这使得运动休闲人才培养方向很容易与社会体育专业混为一谈,把所有非竞技体育的内容都归为休闲运动,其结果是现代户外休闲运动的理念、技术和管理的人才缺乏,运动休闲产业缺少核心板块的人才支撑。

在运动休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教育部应当给体育院校在运动休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以更多的自主权,众多的体育院校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特点设定多样的运动休闲专业培养方向。

3 结语

新时代意味着我们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同时要指向新的、更高的发展目标,这是我国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总体发展方向,各行各业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趋势并积极探索各行业自身的新发展模式。运动休闲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过去几十年都是在模式中寻求发展,当下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经济贸易环境都促使我国产业经济进行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重新洗牌,这对于许多传统产业是一种挑战,而对运动休闲产业来说则是实打实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娱乐运动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不正经运动范
娱乐眼
教师发展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