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强度间歇训练:科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2021-11-23上海体育学院黎涌明

体育科研 2021年6期
关键词:间歇高强度训练方法

上海体育学院 黎涌明

训练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表现提升过程中的最小单元。训练方法可按照强度简单分为低强度、中强度和高强度训练,按照持续性可简单分为持续训练、间歇训练和重复训练。运动项目会根据项目特征在训练期以不同比例运用多种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其中低强度持续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是最常采用的2种训练方法。在过去的20世纪,竞技体育领域对训练方法的青睐犹如一个“钟摆”在低强度持续训练和HIIT之间来回摆了几次。进入21世纪,这个“钟摆”再次摆向了HIIT。从速度/爆发力类项目到格斗类项目,再到集体球类项目,甚至到耐力类项目,HIIT成为风靡全球的训练方法。然而,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竞技体育对HIIT的认识不能再像20世纪前叶那样止步于对成功运动员的追随和效仿,而是需要更多科学层面的剖析和应用。

《高强度间歇训练的科学与应用:训练安排的解决方案》(Science and Application of High Intensity of Interval Training:Solutions to the Programming Puzzle)一书的出版恰逢其时。2位主编(Paul Lausern和Martin Buchheit)基于自身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对HIIT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解析。更为重要的是,2位主编将看似纷繁复杂、错乱无章的HIIT进行了逻辑架构,为不同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提供了一本HIIT的“百科辞典”和“百宝箱”。横跨科学研究和训练实践的两栖背景让Laursen和Buchheit在编写此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证据支撑的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和“应用导向的科学(application-oriented science)”的双向贯通,非常注重训练科学与训练实践的深度融合。

为了让国内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以及高校的学生和教师更为便捷地领略此书的精彩,我们(李海鹏和黎涌明)在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支持下翻译了此书,中文版即将于2021年年底出版。我们也有幸邀请到了Laursen和Buchheit分别撰写了一篇有关HIIT的综述。其中,Laursen主笔撰写的综述主要对HIIT的核心概念和应用情境进行了介绍,Buchheit主笔撰写的综述主要介绍了高速跑动和力学性负荷在足球项目中的重要意义。

HIIT没有现有认知那么简单,它涵盖了从无氧阈到>180%最大摄氧量速度/功率的强度区间,涉及12个操作变量、6种目标类型和5种形式,它的有效应用需要考虑项目特征、运动员特征、训练阶段、与其他训练内容的兼容等应用情境。HIIT也没有现有想象那么复杂,遵循情境→目标类型→形式→操作变量的应用逻辑能够让我们从“百宝箱”中找到适合特定运动项目、特定运动员和特定训练阶段的HIIT方法。

任何训练方法都存在收益(benifit)与风险(risk),HIIT同样如此。希望这2篇综述能够让读者最大程度规避HIIT的风险,最大程度获得HIIT的收益。

猜你喜欢

间歇高强度训练方法
基于“板块训练理论”对高校乒乓球队教学训练方法的再思考*
高强度间歇运动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实效性探究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肥胖男大学生减脂效果的影响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方法多元化的研究
间歇训练法在提高青少年耐力素质方面的应用
短时高强度运动可比长时中等强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