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引领智慧型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2021-11-23王金霞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1期
关键词:海绵体智慧型海绵

王金霞

赵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河北石家庄 051530

1 海绵城市概念及其建设的重要意义

这里所说的海绵城市是指遵循生态优先原则,采用人工措施和自然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应用自然水体建设湿塘、湿地、雨水湿地、河道、湖泊、蓄水池、调节塘等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海绵体,扩大城市现有水体的水域面积或规划建设新的水体,并对城市湿地(自然净化区域)、城市河道(自然排放通道)、湖泊(调蓄空间)等布局与衔接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城市区域内雨水最大限度地积存、渗透和净化,这样不仅能促进城市雨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还能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除此之外,海绵城市利用城市现有的绿色植被、蓄水池、调节塘等,并利用各种建设材料促进城市保水吸水能力不断增强,还能促进城市的渗漏能力增强,从而能有效预防大量降水给城市带来的洪涝灾害[1]。

2 海绵城市建设的困境

2.1 雨水管理复杂性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挑战来自城市雨水管理自身的复杂性。在气候和城市不断发展变化条件下,城市雨水管理目标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多维和复杂,从传统的缓解水涝逐步扩展到娱乐和美学、水污染控制、水生态保护等雨水管理综合性目标要求上。一方面,城市雨水管理必须满足城市的排水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将雨水管理与城市发展相关的水和环境要求相结合,如恢复或维持自然流域、减少污染、生态系统保护、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等。上述每一项要求都具有挑战性,更不用说综合目标的实现。再者,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与区域空间异质性使雨水管理更加复杂。

2.2 基础理论研究和经验积累不足

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对雨水管理的新尝试。这不仅是技术方面的创新,也是从传统的集中排水系统转向分散式、基于源头治理的雨水管理范式的改变。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广泛的理论,如多尺度水系统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功能、城市雨水产汇流规律、污染物冲刷输送规律、径流总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这些都是非常基础又十分重要的内容。但长期以来,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明显不足。直到近些年,我国才开始关注新型雨水管理方法,如低影响开发和绿色基础设施。但不同区域条件下的雨水管理新技术、新措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经验及知识仍十分有限。

2.3 海绵体资源严重稀缺

海绵体是建设海绵城市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之一,这里所说的海绵体不仅包含了城市的各种河流、湖泊、池塘等水系,同时也包含了城市花园、湿地、绿地和可渗透路面等自然绿色设施,只有具有这些海绵体,才能促进城市雨水下渗、滞蓄、净化、回用,并通过城市排水管网、泵站外排。然而,在实际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少城市为了创造更多的城市效益,不惜以破坏城市自然生态为代价,使得城市生态水源、生态湿地等遭到严重破坏,从而降低了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并导致城市海绵体资源严重稀缺,进而也难以开展海绵城市建设[2]。

3 “互联网+”海绵城市--智慧型海绵城市

3.1 严守生态保护空间

根据相关城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划定城市的生态保护范围,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滞洪区、重要湿地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根据划定的管控区范围来确定发展方向,如一级管控区要采取严禁一切形式开发建设的策略,二级管控区严禁对生态功能有损坏的开发建设活动。具体来说在适度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可在近期保留合法的现状用地,禁止开发建设;中远期通过将现状用地转移、集中,逐步减少现有建筑并转化为生态隔离带。针对城市支流及毛细水网要尊重其自然汇水方式,保留现状水系,不得随意侵占、填埋。在管控基础上注重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识别生态斑块、构建生态廊道、修复水生态环境、建设湿地等,并从城市规划各个层次来明确落实要求[3]。

3.2 强化规划管理

在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强调自然水文条件的保护及修复,应落实低影响开发的具体要求、原则、重点实施区域;在详细规划中应分解和细化落实上位规划提出的目标及要求。并将项目运营和管理结合在一起,将低影响开发的雨水构建贯穿至整个城市系统,做到落实项目、政策,明确目标、措施。

3.3 积极构建海绵体系

2014年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鼓励各地探索建设自然留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首先要构建“海绵体”。因此在保护好现有河流、湖泊、沟渠等“海绵体”的同时也要建设新的“海绵体”,新建林地、河湖,并在修建广场、街道、停车场等公共区域用渗水砖铺设公共区域,因地制宜地建设下沉式绿地、公园、水景设施等。还要融入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弹性城市和垂直园林等设计理念,全面贯彻“构建海绵城市”的号召,以此来指导新型生态型城市的发展建设[4]。

4 结语

智慧型海绵城市的核心是智能管控平台,该平台不但能实现海绵城市建设过程管控及考核评估,还能实现对海绵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增强城市内涝预警预报能力。智慧型海绵城市管控平台综合实现海绵城市智慧化建设管理,为多部门数据共享、协同治理提供可能的工作平台。在今后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智慧型海绵城市必定是大趋势,是探索的方向。

猜你喜欢

海绵体智慧型海绵
基于智慧教室功能建构及其建设思考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
上海“十四五”大力发展智慧型基础教育
做一位智慧型班主任
关于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智慧美少女
阴茎为何会弯曲?
阴茎勃起之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