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领域合作视角下中国体医融合的路径

2021-11-23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付常喜

办公室业务 2021年24期
关键词:体医二者资质

文/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 付常喜

《健康中国》中提倡,开展全民健身、通过非医疗健康促进体育和医疗的融合、将被动性的医疗健康更多转变为主动型的体育健康,最终通过体育和医疗的融合实现全民健康。

一、体医融合的可行性

(一)运动促进身体健康。我们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明显增强人体对能量的需求,促进新陈代谢,使人体不易疲劳、不易生病。现代大量医学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人的各个组织系统都可通过体育锻炼得到改善,相较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及经常吸烟、饮酒和肥胖的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患病率低,尤其是可有效预防一些慢性疾病,比如心脏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更能降低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危险性。因此,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寿命也可因此得到延长。

(二)体育锻炼可促进临床康复。在临床康复中,运动疗法是核心内容之一,以下述几种疾病和外伤为例:第一,肌肉骨骼的损伤。当意外导致肌肉骨骼遭受严重损伤,除了需要通过医疗手段进行修复外,同时还需要配合运动来恢复肌肉骨骼的功能,这是因为医疗修复只能恢复基本功能,仍然需要通过运动来进一步提升肌肉骨骼的功能性,进而促进人体恢复。第二,脑中风。过去在医疗界不建议脑中风患者参与运动,直到20世纪中期,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明,脑中风患者经过治疗后再进行合理的恢复性运动,可以更快恢复受中风影响的肢体功能。第三,癌症等重症疾病。一般患有重症疾病的患者,除了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外,其心理也会承受很大压力,如果在后期的康复阶段适量运动,不仅可以更快恢复健康,同时还能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医融合现状

(一)体制壁垒较为明显。体育和医疗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而且应用的都是垂直管理模式,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极其明显的壁垒,对二者的融合产生了严重阻碍。另外,在信息时代,体育和医疗的融合需要信息支持,也就是说二者应达成信息上的有效沟通和共享。由于壁垒的存在,无法真正实现信息共享,导致目前的融合还不是特别充分。很多地区针对体医融合做了大量实践,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笔者觉得,在真正开展体医融合之前,首先必须解决体制壁垒的问题。

(二)信息难以有效整合。导致信息难以有效整合的原因,除了体育和医疗之间存在体制壁垒外,同时还因为体育和医疗使用的是不同信息处理系统,二者之间的网络分别独自运行,而且体医融合势必会产生大量信息,但系统和网络组织独自的情况使二者不能建立整合数据库,信息的管理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另外,体医融合需要同种信息二者共用,但因为信息无法有效整合情况的存在,目前共用信息还未真正实现。

(三)互相认同仍需进一步推进。我们都知道,运动可以换来健康,但需要长时间保持合适强度的运动,这就决定了很难通过运动产生的各种数据为人体健康提供支持。医疗领域认为,人体不存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即为健康状态,而这一点并没有将运动所产生的因素考虑在内;体育领域认为,医疗只是治疗疾病的手段,若想真正健康还需要长时间锻炼。这也就导致二者之间严重缺乏互相认同,彼此的理论难以适用于对方。如果想实现体医融合,无论作为体育专业人员还是医疗人员,必须同时认可运动和医疗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且要具备合理运动指导能力以及一定医疗水平,并能够在此基础上为不同人群的健康提供支持。

综上,在实现体医融合之前,首先必须正视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积极找寻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在体医融合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三、跨领域合作视角下的中国体医融合路径

跨领域合作质量是实现体医融合的根基,若想更好地实现体医融合,还要找到二者之间最有效的融合路径,使两个不同的领域达成基本共识。

(一)完善体医融合标准。完善体系融合标准,可以为体医融合提供一个准确、合理的融合依据,更能推动体医融合的发展,是体育运动被有效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为临床医生帮助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关于体育运动在物理治疗中,一直是治疗师所使用的基本技能,治疗师可以根据责任划分、个人能力、工作经验等自主选择物理治疗方案,但其和临床医疗毕竟有很大不同,临床医生使用的是医学知识、个人经验以及医学技能,虽然临床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但一般不会将体育锻炼和治疗画等号。这是因为在治疗当中,应用体育锻炼不仅需要医生对其产生认可,同时医生还要拥有一个有效的指导标准,也就是说,医生要有依据地为患者提供建议,因此完善体医融合标准十分重要。具体有以下两点:其一,完善体育运动可促进身体健康的标准,并给予数据支持。其二,丰富体育锻炼在临床医疗当中的应用数据,而且数据要覆盖不同疾病类型以及不同年龄的人群,这样才能真正为体育锻炼和医疗的跨领域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完善资质认证。一般来讲,我们无论是从事体育锻炼还是就医,都愿意相信拥有相关资质的人群,因此完善资质认证,使医疗人员同时具备医疗和体育二者的资质认证或者使专业运动人员具备医疗资质,这样才能将体医融合付诸实践。另外,完善资质认证有利于培训相关专业人才,准入机制可因此得以真正建立,最终保障体医融合质量。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培训运动处方医生。这一培训过程应由多方共同参与、共同研究,比如教育、医学、体育三方合作,共同为运动处方医生培训制定标准方案。第二,成立专业的培训机构。医生培训可以专业院校为主力,以此培训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生。可以由专业院校牵头,然后结合医疗组织、体育组织共同开展研究。第三,打通资质认证渠道。在临床医疗中应用体育锻炼,可以由专业的临床医生为患者提供医疗建议,也可以由专业运动人员提供建议,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具备相关资质,因此需要打通体育和医疗二者之间的资质认证通道,使经过相关培训的医生以及运动人员具备职业资格,以此保障体育运动在临床医疗中的顺利应用。

(三)促进体育与医疗的互利以及信息共享。在跨领域合作视角下,利益是保证体医融合长期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需要完善体育和医疗的融合方案,实现资源在二者之间的合理分配,使二者能够互惠互利。另外,还应达成体育和医疗的信息共享,使体育和医疗能够有效交流,关于这一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建立体育和医疗的利益以及信息平台。利用平台掌握体育和医疗对利益以及信息的诉求,同时促进二者的有效交流。第二,明确体医融合主体。无论体育还是医疗,其在融合过程中,其中一方必然会发挥主体作用,但哪一方作为主体还需要进行明确。笔者认为,体医融合主体应从患者角度出发,也就是说在同一条件下,体育运动和医疗哪一方能够发挥更大作用,那么就应将哪一方定为主体,而且非主体一方要积极配合,使二者能够协调运作。第三,完善利益协调。从协议的角度出发,体育和医疗在合作过程中可通过协议达成基本共识,并进行自我约束,因此完善协议对体医融合同样很重要。

(四)体制融合。开展体医融合的根本原因是体育和医疗分属不同体制和系统,这就导致了二者之间无法进行有效联系,只能向人们提供分散的服务。而在跨领域合作视角下,若想更好地开展体医融合,需要将二者各自的体制进行融合,融合范围应涉及二者共同知识及目标,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和利益互补。这就要求体育部门和医疗部门首先应从顶层合作突破传统体制,突破二者在信息沟通上的限制,并赋予二者更好的权限。这一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针对体医融合建立领导小组,通过领导小组对体医融合过程以及相关细节进行监督,并为其合作提供政策支持、设置合作目标、消除领域和利益上的矛盾。另外,在领导小组的推动下,体育和医疗可更好地进行自我约束,避免出现本位主义。第二,完善跨领域合作机制。体育和医疗的跨领域合作应该各自应拥有明确的职责范围,而且在跨领域合作机制下,二者应以怎样的规则、方式进行合作,出现问题时应怎样问责都要包含在跨领域机制内,以此真正做到既能有效合作又能明确界限。第三,完善考核机制。考核机制包含绩效考核、责任考核、参与主体等多方面内容,在体育和医疗的合作过程中,通过这项机制可有效杜绝不合作、消极合作等情况出现,为体医融合的真正落实提供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医融合是新时期体育和医疗新的发展路径,更是促进全民健康的有效手段,因此应对此开展持续性研究,完善体医融合路径,推动体医融合长期发展。

猜你喜欢

体医二者资质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摇曳
2017年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备案申请名单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工程转包给别人出了事故我承担多少责任?
Units 13—14词语辨析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