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教育价值引领下的高校“双创”教育
2021-11-23张沁
文/张沁
2020年3月,自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以来,劳动教育的广泛推行,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了学子们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在经历初等、中等教育的理念厚植和基本技能培养后,高等教育阶段学校的任务,已经不局限于通过教育让学子们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劳动中。《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
在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期,高校培养重心在于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打好学生就业、择业、创业的前哨战,创新创业教育无疑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广现状
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室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早已经深深扎根于高等教育体系之中。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通称“大挑”)、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通称“小挑”)、“互联网+”、省市区校各级“双创”赛事为主体的成熟竞赛模式已经得到各大高校广泛的认可与参与。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才和优秀的项目涌现。赛制的完善从制度上保障师生创新实践的长期推行,也保持了高校长期的创新创业氛围。
在课程设置上,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逐年来更广泛地体现在高校培养计划之中,更多具有实践性质的课程开设。教师也越来越关注在课堂内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锻炼机会,除了学期末的考试与考查之外,一般还会安排过程性大作业项目式学习,以团队为单位开展,确保课程中有思考、讨论、总结的过程,不再提倡传统意义上的“单打独斗”[1]。理论与实践的双线并行,多样的培养方式为学生成为科研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在第二课堂中,各培养单位也往往会按一定比例配备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定期开展讲座、参观、竞赛等实践活动。根据学科优势,二级分院以基地班、工作坊为基础,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由专业教师指导,培养优秀的社会实践项目、科技创新项目,以兴趣为指引,培育学生,将课业知识引申到实践创新能力[2]。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磅力量。
二、推进“双创”教育深化面临的挑战
创新创业教育无疑是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阵地,然而在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过程中,还有许多面临的挑战。
(一)平台搭建欠完善
“双创”教育除却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深层次的培育大多数依托于基地班、工作坊等组织开展,而这些机构的遴选往往以学业成绩为评判标准,只能覆盖到一部分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专业社团、兴趣社团等组织机构虽然涉及面更广,但活动相对比较轻松,能够对引导学生兴趣产生一定作用,却依旧不能很好地达到培养目标。
在团队组建的过程中,往往方式比较单一。为方便管理,团队一般以同年级、同专业为标准组建,这就容易导致两个问题:团队存在时间短,在同一年级的团队成员毕业之后,之前的项目失去传承,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团队技能单一,成员出身同样的专业背景固然能够挖掘项目专业深度,但缺乏多方面的人才,容易产生明显的短板,且没有专业人士可以提供建议。跨学科、跨年级组建“双创”团队在实用意义上很有必要,而在实际管理中还需规划、探索。
“双创”虽然已经在第二课堂占据比较显要的位置,但依然是以培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更由于创业是一条鲜有人走的路,高校不会将自主创业作为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因而在“双创”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两者发展并不均衡,经常会偏重创新而忽略创业。
(二)学生自主意识薄弱
“双创”项目往往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发起项目,再寻找合适的人选。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教师的意志和想法也对整个团队的走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只能就操作过程中的收获提出疑问和建议。在刚结束中等教育的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还在培养中,能力也还需培养,无法完全独立地进行实践项目是可以想而知的,但一味由导师主导的“双创”教育,其效果与期望南辕北辙。
学生团队发展的节奏受制于“大挑”“小挑”“互联网+”等“双创”赛事的培育期,项目推进周期随之进行调整。比赛存在竞争,就一定具有功利性,比赛初衷是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真正在开展的时候,学生又会被赛事的价值取向所引导,与初衷产生一定的偏离。不乏有一些赛事中有非常精彩的理念,但在实际操作和未来向社会的延伸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与就业、创业的对接比较弱,有效性和实用性不足。
大学生劳动教育并不简单是授人以鱼的结果,而是授人以渔的过程。培育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自我意识,真正以兴趣为导向开拓实践领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三)教师指导能力局限
21世纪以来,在高校培养计划中越来越注重开设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课程,并配备相应的实习实践。然而,教师的指导能力良莠不齐,学校一般不专门配备专职教师,课程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课,导致授课教师的工作重心往往在其本职工作,而不在就业创业指导上。
在第二课堂中,创业导师也通常由其他岗位的教师兼任,或是由校企合作的企业单位负责人担任。创业导师受精力所限,忙于本职工作,对第二课堂疲于应付,学生很难从快餐式的讲座、活动中获得正向指引,更难以将所学真正投入进就业、择业实践。
创新创业课程存在教材陈旧、数据过时等问题,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并且长期处于校园工作背景之下,对社会现实需求认识不明,视野不够宽广,讲授的内容未能与时俱进,课程往往流于形式,学生难以将所学在现实生活中实际运用。
加上考查机制、激励机制缺失,评价制度单一,往往以竞赛得奖、论文发表为单一考评。长此以往,“双创”指导教师容易产生应付情绪。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激励和培养,也关乎教师的发展成长,形成成熟的管理办法和制度,营造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才是创新创业教育将要走向的未来。
三、劳动教育背景下“双创”发展的应对措施
《意见》发布以来,高校“双创”教育肩负了全新的使命,也面对全新的挑战。现阶段,“双创”发展还需更多努力。
(一)加强课程教学与“双创”实践的联动
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类课程类重心前移,令高校学生在低年段就树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不致在临近毕业的时候茫然失措。
课程发展逐步脱离教材中心模式,加快政策、数据、实例更新,课程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进行研讨,适当延长实习实践课时。开设更多种类的创新创业课程,推行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社会实践,细化创新创业技能培养,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帮助他们提前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逐步引进专业人士进课堂,令创业导师的身影不再局限于第二课堂。
“双创”团队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选拔制度需要从多方面考查,不再把成绩优秀作为唯一的取向,而以兴趣和能力为主导,扩大专业性培养的覆盖面。鼓励学生自主组建团队,再以专业相关度,配备相应导师作为指导。
(二)深化校企合作关系
一般来说,高校的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象牙塔中,或许具备培养高级科研人才的能力,然而企业更具有企业目光、社会视野,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一定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双方都具有其长处和短板。高校能输送专业人才,利用高校本身的创新技术与专利等科研资源,通过与企业加强联系,引进企业实际项目,由企业提供设备与场所,实现人才就业能力培养和校企合作双向共赢局面,逐步形成新的教育模式。
强化社会项目合作,建设实践基地,面向社会进行专业互助学习、培训、技术援助和咨询等活动,高校也可以引进企业工作室入驻,为高校学生提供锻炼和继续学习的机会,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也向企业输送专门型人才,为企业实现培养自己的人才。
校企合作关系的深化必将是未来“双创”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创新创业项目品牌化而不具体化
为了让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传统,高校应根据本校特色、专业长处、学生兴趣培养特色化、品牌化的项目,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为了“双创”项目的全面发展,应鼓励各二级学院跨专业组建团队,应注重团队的传承性,组建有年领梯度的团队,实现朋辈间的互相学习。
为防止以项目、竞赛为中心的发展趋势,在组建团队的时候,在保持品牌精神传承的前提下,应在实践开展过程中,不预设过度功利性的目标,以现有成员的特性、兴趣和志向为主导,以成员未来的发展和选择为指向,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特征。
总之,高等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与引导中已经卓有成效,在劳动教育不断深化的新浪潮之下,高等学校要持续破除课程高度理论化的积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做好连接校园和社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