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中融入体能训练的原则及对策
2021-11-23李丹
文/李丹
为适应当前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综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全方位发展性人才,必须对现有体能训练进行优化创新。通过创新,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有效提升。当前,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不难发现,指导教师思想观念颇为陈旧、缺乏创新理念、教学手段单一,继而导致学生的体能训练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因此体能训练创新已经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必须完成的重要举措。
一、高校体能训练的创新意义
(一)促进高校体育训练与外部环境相融合
外部环境对于高校学生体能训练的创新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高校体育训练过程中,必须要借用外部环境的力量,进而促进高校体育训练的有序进行。因此,要充分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发展,以便在高校体育训练创新中实现有效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同时,对高校体育训练的改革创新要能满足外部环境需要,要对创新的相关内容做到充分分析,权衡利弊,从而设计出更为科学、高效、合理、完善的体育训练创新策略。在此进程中,必然会导致高校体育训练创新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融合。
(二)改善当下高校体育训练现状
现阶段,对于高校体育训练教学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大部分高校体育训练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训练仍然停留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指导教师思想陈旧、缺乏明确的体育训练目标、体育训练内容不够充实等诸多问题,这些都会影响高校体育训练的水平与质量[1]。但是,对体育训练进行创新,就能充分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大量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对体育训练内容进行补充,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终实现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体能训练现状的目的。
二、高校人才培养中体能训练的创新原则
(一)要坚持系统性原则
在高校的体育训练过程中,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系统性原则,不能以偏概全,要对高校体育训练与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充分分析,站在宏观角度来对高校体育进行系统性考量,要做到内外兼顾,从而可以更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思考高校体育训练创新问题。人才培养中体能训练创新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诸多的内容与环节,某一部分发生变动都会对创新的结果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在高校体能训练创新过程中,高校要细致、系统地分析各个环节以及内容,从而确保创新的过程系统完善,使系统新过程遵循系统性原则,保证创新水准的高水平提升[2]。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在高校体育训练创新过程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所谓以人为本,是指在体育训练创新中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学生开展体能训练创新活动,进而保障体能训练的创新可以全面推动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随着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体能训练创新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也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体育训练创新也应该践行此原则,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
(三)要坚持动态性原则
高校体能训练与外部环境相融合,而外部环境每时每刻都处于变化与发展中,从而可以说明高校体能训练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体能训练需要遵守动态性原则,需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体能训练创新离不开相关外部环境的支持,其中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对体能训练创新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将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能训练也发生变化,要根据其变化做出相应科学合理的调整,尤其是对创新策略、创新内容以及创新手段进行合理改变,最终达到完美的创新效果。
(四)要坚持科学性原则
在高校体能训练创新各个环节以及过程中,高校要坚持科学性原则,使其符合人才培养的发展潮流,让体能训练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在创新过程中坚持科学性原则,有助于创新有效发展,确保体育训练创新的准确性,从而彰显出体育训练创新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体能训练效果得以有效提升。若在体能训练过程中不坚持科学性原则,就会造成学生的训练效果减弱。
三、人才培养中完善体育育人体系
学校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以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为重点,以增进学生体育技能和体质达标为抓手,加强校园内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积极推进“一校一品”建设。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以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和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为重点,组织开展体育训练活动。支持学校通过创建高校体育俱乐部、与各级各类体校联办运动队、组建校园项目联盟等形式,创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共同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体育传统项目在促进校园体育普及、推动学校运动队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示范作用,通过完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创建命名和动态评估工作,强化品牌建设,逐步优化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项目结构和赛事布局,以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龙头、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骨干、市级和县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基础,稳步提升体育后备人才输送数量和质量。
四、高校体能训练创新策略
(一)科学设置培训方案,开展体育创新活动
大学体育教学要创新,就必须科学地设计训练方案,积极地开展创新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创新体能训练中提高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积极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大学体育教学取得长足的发展。例如,高校积极的举办各种体育竞赛,鼓励学生勇于参与,进而可以挖掘学生体育特长,加深学生间的关系,建设一个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树立体育创新思想,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目前高校体能训练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育思想陈旧、训练手段单一等,因此,高校体能训练创新必须具备创新的理念和思想,只有思想上得到提升,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师与学生对创新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默契。高校要加强对师生创新理念的培养和重视,将创新全面落实发展,从而确保教师的授课以及体能训练的开展是在创新思维指导下进行的。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现状树立适合自身的创新理念,因地制宜考虑创新方案策略,进而保障高校体能训练创新过程的有效开展。除此之外,高校还要积极地做好宣传工作。高效体能训练创新是一项辛苦且漫长的工作,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而且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因此,在创新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途径加大体能训练创新的宣传力度,从而提高全体师生的创新意识,使师生自觉主动配合体育训练创新。
(三)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相关投入
现阶段,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高校学生的体能训练创新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教师思想方面,教师思想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思维。因此,高校体能训练要想有效创新,需要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提高教师创新性思维,确保教师可以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回答学生各种疑问,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培养,使学生体育技能得以提升,从而提高高校体能训练的实际效果。例如,学校可以引进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培训,既可以提高对于体能训练的兴趣,又可以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除此之外,高校必须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加大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资金投入力度,从而确保高校体能训练有完备的创新条件。
(四)创新管理机制,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
为强化高校体能训练创新活动,高校需根据自身的状况建设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及一个良好的培训计划,在高校体能训练创新过程中加强组织协调能力,高校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进而促进学校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在培训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创新。在对学生体育能力进行考核时,必须保持评价的公正、合理、全面、科学以及高效,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点评,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升,进而确保高校体能训练创新得以有效推进。
五、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也受到社会极大关注。高校学生体能训练可以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身体素质提升,对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应该科学地设置培训方案,开展体育创新活动,树立体育创新思想,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相关投入,创新管理机制,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等措施来推动高校体能训练创新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