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恶性卡他热的鉴别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2021-11-23张小强
张小强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辛店兽医站甘肃定西 730502)
牛恶性卡他热是一种急性、热性、致死性的传染病,其主要病原是恶性卡他病毒,该病常在春季或冬季发生,患病牛的死亡率很高,且治疗上没有疗效十分显著的特效药物。又因其流行方式为散发,故疫苗接种意义不大,而且目前尚没有商品化的疫苗可供选择。该病在美洲、欧洲、非洲以及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
1 病原学
牛恶性卡他热的病原为恶性卡他病毒,这是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丙亚科的成员之一[1],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冷冻处理或腐败均能杀灭该病毒,干燥环境中该病毒也不易存活,因此在采集样品时,含毒血液通常保存在5℃的环境下。该病毒在侵入动物机体后,通过血流进入组织器官,在皮肤、黏膜、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血管中发生变性、坏死和单核细胞浸润,从而引发疾病。
2 流行病学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绵羊,绵羊既是宿主也是传播媒介,妊娠母羊分娩时最容易传播该病。牛接触到被污染的环境或直接接触带菌动物后发病,任何品种、任何性别、任何年龄阶段的牛均可发病,其中以1~4 岁的牛最为易感,12 月龄以内的牛发病率较低。
3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状况下,牛恶性卡他热的的潜伏期在21~56d,也有的会更长一些,人工感染的患病牛潜伏期为22h 左右。患病牛主要表现为口腔内有糜烂性疮,胃肠炎、上呼吸道糜烂、角膜-结膜炎、皮肤上出现红疹,淋巴结有肿大,严重时淋巴结的肿大肉眼可见,无需触诊。患病牛多数站立困难,蹄壳和角壳脱落,出现跛行。泌乳奶牛泌乳活动停止,体温在41~43℃[2]。眼睑水肿,巩膜高度充血,流泪,角膜周围为白色浑浊样病变。该病主要侵袭黏膜,鼻腔内充满浓稠的鼻液,导致患病动物呼吸困难。
剖检患病牛,血管多呈坏死性血管炎,全身各部位的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等出现炎症,血管内皮肿胀、增生,血管内有纤维素性血栓,血管壁上有嗜伊红物质附着,小血管充血,管周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脾脏呈坏死性血管炎,红髓出血、充血,有含铁血黄素沉着。心脏、肝脏、肾脏有坏死灶,管周的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肺脏充血、出血,肺泡壁增厚,肺泡气肿。
4 鉴别诊断
该病根据临床症状诊断时,容易与牛瘟、牛病毒型腹泻-黏膜病、牛传染性角结膜炎相混淆,在诊断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进行鉴别诊断,牛瘟和牛病毒型腹泻-黏膜病通常没有眼部变化,但恶性卡他热的患病牛会有虹膜睫状体炎和角膜炎。牛瘟和牛病毒型腹泻-黏膜病的患病牛没有淋巴结肿大的症状,但患有恶性卡他热的牛可以肉眼看到突出的淋巴结。牛瘟病主要呈大规模流行,发病的潜伏期多为3~9d,而牛恶性卡他热则为散发,且潜伏期长短不定。传染性角结膜炎主要在夏秋季节发生,而牛恶性卡他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该病的诊断也可以借助实验室诊断方法,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以及病毒综合试验。
5 综合防治措施
预防牛恶性卡他热首先应当加强饲养管理,给牛只创造较为洁净的生活环境,提供充足的营养,使牛只有较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还要保证牛舍的通风,保证牛处于干燥的环境中[3]。由于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绵羊,牛羊混养的养殖场更容易造成本病的发生,所以应当牛羊分群饲养。当养殖场中有患病的牛后,按照相关规定应当严格控制、隔离扑杀、防止扩散,患病动物污染的环境、用具应当严格消毒,避免因环境的接触使健康动物患病。
该病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且没有商品化的疫苗可供养殖户选择。治疗该疾病可以使用磺胺类药物,如注射磺胺二甲嘧啶等,也有学者探究了中草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龙胆泻肝散对牛恶性卡他热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另外,对结膜-角膜病变严重的牛,可以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以缓解症状。如果患病牛出现排便困难,也可以用通肠泻热的通肠散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