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探究

2021-11-23贾宛航

就业与保障 2021年6期
关键词:适应力适应能力大学生

文/贾宛航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关系到其个体的能力发展与价值实现;另一方面,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建设事业的繁荣。就业问题无小事,更何况是一批批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才。然而,与大学生的心理预期相比,骨感的现实就业状况明显让他们产生很大落差。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大学生还需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论述

所谓适应社会,是要求大学生能够从内心层面真切地认识并认可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所经历的生活状态、所遵从的秩序准则,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对自身做出行动上的调整,使自己融入社会,进而再去“改变”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校之于大学生依然是一座象牙塔,与真正的社会有一定距离。而大学生以毕业为始真实地踏入社会,必然需要经历蜕变。同时,每个时期,社会的就业形态都在变化[1]。没有哪所学校能够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完全符合当下的就业要求,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做到知识积累的同时,懂得因势而为,灵活调整个人的社会适应力,让自身获得迈入社会后的良性过渡。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

(一)就业竞争激烈

如今,社会经济的整体趋势有下行倾向,让就业市场更加收紧。很多参与社会就业多年的人面临着失业风险大、再就业困难等问题。而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就业可选择余地并不大[2]。

一方面,大学生要与已就业人群竞争。下行的经济态势中,社会中的就业岗位没能大幅度增加,甚至与人才供应量形成不小的落差,注定要形成多人竞聘同一岗位的现象。而经济环境差也会导致很多企业运营困难,出现裁员甚至倒闭现象,不仅没有助力就业,还加剧了就业竞争。也就是说,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要和很多有社会经验的人一起参与就业竞岗;另一方面,大学生要与同级毕业生竞争。与就业吃紧形成对比的是,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在扩招学生,走高等教育普及路线。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直接目的更在于提升整体国民的素质,进而才是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而就业之于各大高校也往往是作为衡量其教育水准的一大因素,并不是它们的义务。因此,高校扩招并不以社会就业率为基准。于是近些年人们也会有“遍地大学生”的感叹。

(二)就业失衡加剧

就业的失衡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失衡、人才流向与城市需要的失衡两点。

1.专业人才与岗位匹配失衡

当下的高考后报专业,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更倾向于让学生报热门专业或者较好就业的专业。这就在无形中导致一些专业招生发生“拥堵”,于是每年向社会输出的人才偏多。相反,一些冷门的专业则招生偏难,恰巧社会还需要这样的专业人才,却苦于招聘不到合适的大学生。

2.人才流向与城市需求失衡

面对就业,大学生虽然初来乍到,但都怀揣着激情奋斗的梦想,渴望在更广阔、更高的平台上展现自我。于是,很多大学生的就业首选便是大城市或者热门城市,出现城市就业“扎堆儿”现象。但实际上,即便大城市发展好、就业岗位多、机遇多,但是在“扎堆儿”的竞聘者面前,依旧有捉襟见肘的时候。而那些少人问津的小地方、小城市,却一定程度上存在就业不足问题,很多岗位空缺而招不到合适人选。

三、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家庭因素

一个人要谈及其社会适应力,首先得保证他进入社会,被社会经历所打磨,逐渐成长,从而获得能量。然而,当下的家庭状况是很多家长插手管理孩子琐事,事无巨细。这就出现了不少大学生已是成年人的年纪,却不会做成年人能做的事,譬如清洗个人衣物、合理理财、处理人际关系等。也就是说,在大学毕业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不够自理的,还是未涉足社会、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孩子”,其就业的适应力可想而知。

可以说,大学生所处的家庭这个因素本身就是他们历练社会经验的桥梁,而作为父母,不应该对孩子做出过度的庇护,应该以家庭小社会帮孩子完成向真实大社会的心理、能力过渡。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最能看透孩子性格、能力本质,并与他们交流最便捷之人,应该利用好亲子互动优势,及时发现、改正孩子的不良心理倾向,多向他们灌输辩证的就业理念,并有意识地把他们“推”向社会开展实践活动。

(二)学校因素

高校虽然仍以教书育人为目标,并不会直接把目的“明晃晃”地落在就业问题上,但也须承认,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提升社会适应力也是其教育的责任所在。学生所接受的大学以前的教育,以书本知识居多,且他们的年龄也与就业问题相隔较远,所以很多人都不会“未雨绸缪”而有意识地参加社会磨炼。但是大学不同,这是学生成长、成熟的过渡阶段,也是其面对实际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所以,高校教育适当“社会化”,有意识地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机会,将对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产生积极作用。

如今,很多高校都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倍加重视,既会主动开办活动,也会给予学生充分的外联活动的空间。这些都是其校园“社会化”教育的体现,对学生的组织力、执行力、交际力都有锻炼。而与就业相关的校园就业服务体系也在各高校有计划地形成中,将对大学生毕业前的就业心理、就业目标带来积极影响,也是帮助他们提升社会适应力的举措。可以说,大学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最后准备阶段,哪怕对一些时间偏少的学生而言是“临阵磨枪”,也能帮他们更好地“披挂上阵”。

(三)自身因素

1.对书本知识的实践转化

大学生想适应社会,肯定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更深刻的认知。写在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对客观经验的总结,与现实的就业环境、工作环境都难免有出入,甚至可能根本“不是一回事”。这就需要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实践转化,尤其是在具体的工作流程中对知识进行再认识、再积累。因此,这种转化知识的能力会影响到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对压力调节的自我掌控

面对完全不同于学业压力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调节力会影响到其对社会的适应水平。一个开朗阳光、不惧挑战的大学生,明显会比一个一遇挫折就退缩、脆弱敏感、无法控制情绪的人更能适应社会。因此,大学生学会有效地调控心理负能量是非常关键的。

3.对真实能力的客观认知

拥有自知之明,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就业对大学生来说也很重要,直接影响了他们很多应聘岗位时的选择。而当下很多学生还未能做到看清自我,高估了个人水平,不肯屈就于“眼前的苟且”。实际上,这样很不成熟,也阻碍了他们的上岗之路,白白丢失很多良机。

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压力的提升对策

(一)强化自身学习能力

大学生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就势必要让自己站在水平更高、能力更强的视域下,从而获得企业对“突出优势”的青睐。因此,大学生必须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理论知识方面,大学生要摆脱“通关”“不挂科”这些以单纯地获得文凭为目的的思想,真正从能力积累的角度去学习。如,学习一门专业课,不要耽于背概念、会做题这类基础操作,而应该着力于锻炼自己的思维、拓宽眼界、深化思想认知等;实践锻炼方面,大学生要学会珍惜和创造活动机会,广泛参与各类型学生会活动,不求担任“一官半职”,但求积累经验、参与活动落实,真正身体力行地触碰实践,不再让“工作”一词停留在幻想中;同时,实践与课本理论本就是联结紧密的两个主体,学生可在两手抓的过程中让二者互为促进因素,帮助自己成为未来就业中的“明白人”。

(二)认清自身存在缺点

要适应社会、顺利就业,大学生就必须改正自己的不自知。从想象中的自我走向真实自我,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勇气和决心,更是锻炼其脚踏实地的过程。

一方面,大学生应做到客观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适时反思自我,让自己多在实践中获得与相关评价的对照。成熟的人应该珍惜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懂得以评价为鉴,认清自我、修正缺点,以变成更优秀的人。这需要大学生在心态上更具包容性,懂得站在他人立场看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职业,客观看待职业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懂得劳动之光荣不以职业区分。大学生要摒弃用有色眼镜看人、看职业的习惯,从心底萌生对劳动的敬意,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摆正自我。

(三)及时掌握就业信息

大学生做到对社会经济形势、就业局势充分把握才能在迈向就业时胸有成竹,顺利找准社会适应点。因此,在校期间,大学生应该利用好自身所受的高等教育优势,把所能了解的社会、经济信息有效扩展,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多听、多看相关报道,而不是把更多精力放在手机、游戏等无益于未来发展的事情上。

大学生可以依靠个人的信息浏览习惯和经验,甄选出一批就业信息渠道;同时也可以多关注本校历届就业情况,时常查看校园就业网站信息,时刻对就业抱有心理预备。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顺利与否和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关系甚密,应该在看到这两者关系的同时,适时引导大学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以寻找最适合他们的职业为努力方向。这既要求学生学习能力强、自我认知深刻、信息掌握多元,也要求他们始终保有一颗与时俱进的心,从而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猜你喜欢

适应力适应能力大学生
Moderate stress is actually good for you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综议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积极影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